证券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时间:2022-08-05 03:14:19

证券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截至2008年9月3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A股总市值是147231.02亿元,A股流通市值是49089.08亿元。去年三季度市场延续了二季度的跌势,396只公募基金中有304只基金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76%。

在去年上半年整体下挫48%的基础上,沪深300指数在去年三季度跌幅达到19.63%,其间最大跌幅甚至达到过35%。2008年前九个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记账式国债4734.3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券7098.8亿元、非政策性金融债券782亿元、短期融资券2923.9亿元、资产支持证券165.4亿元、中期票据735亿元。去年9月份全国期货市场运行平稳,当月共成交期货合约106526280手,成交金额为59799.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4.70%和55.67%,环比分别下降了14.48% 和10.47%,白糖、大豆、豆粕等品种成交相对活跃。

一、市场走势

去年经历了上半年暴跌之后,投资者最盼望的是三季度的“奥运行情”。但自从去年上半年跌破3000点大关后,整个第三季度上证指数就没有碰过3000 点,去年7月份最高上摸2952.04 点。经过7 月份的箱体整理,去年8月8日,就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大盘却突然破位。当天,上证指数跌至2605.72 点,跌幅为4.47%,此后跌势延续到中秋节。“奥运行情”并未如期而至。

去年9月份,在中秋节沪深股市休市的时候,大洋彼岸的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正在升腾。由于美国政府拒绝为收购行动提供担保,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收购雷曼兄弟公司的谈判宣告失败,具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国银行转而宣布收购美林证券,这样,加上之前贝尔斯登被收购,华尔街五大投行只剩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这一消息使得华尔街风声鹤唳,震动全球,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进一步升级。

美国股市暴跌,进而引发欧洲、拉美股市暴跌。去年9月16日,亚洲股市暴跌, 沪深股市未能幸免,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大关,当天报收1986.64点,跌幅为4.47%。全球开始救市,但是,美国政府宣布救助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的消息,还是没有改变华尔街的恐慌,美国股市连续暴跌。9月18日,受到拖累的沪深股市继续下跌,上证指数最低跌至1802.33点,市场极度恐惧。幸好下午多方反击,暂时阻止了进一步下滑的势头。

去年9月18日晚上,面对复杂的形势,管理层宣布证券交易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汇金公司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当日,沪深股市大幅跳空高开,上证指数直接收复2000点大关,并且上证指数以最高点2075.09点报收,大涨9.46%,为7年来最大单日涨幅,也是实施涨跌停板制度之后首次所有股票涨停。9月20日,上证指数报收2236.41点,再涨7.77%。此后几天虽有震荡,但市场总体稳定下来,上证指数三季度报收于2293.78点。

从整体来看,在去年上半年整体下挫48%的基础上,沪深300指数在三季度跌幅达到19.63%,其间最大跌幅甚至达到过35%。截至2008年9月3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A股总市值是147231.02亿元,A股流通市值是49089.08亿元。 各种原因共同作用促成此轮股市大跌。一是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全球股市剧烈动荡,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中国股市也难独善其身。二是对经济增长前景的忧虑。外部需求减弱,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等,诸多因素叠加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同时,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并波及全球,加重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担心。三是“大小非”的减持压力造成投资者心理恐慌。据了解,2008年第四季度限售流通股将解禁485亿股,市值为2911亿元。其中,去年9月、10月、11 月分别有101亿股、163亿股、221亿股的限售流通股解禁。而2009年、2010年限售股解禁规模为3.3万亿元、3.5万亿元(以目前股价计算)。四是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的预期下滑。

二、技术分析

(一)月K线

上证指数去年9月收出去年第7根阴线,月K线最大的特征是振幅很大,跌幅不大。上证指数9月振幅为24.12%,是去年第二大振幅(仅次于3月25.64%的振幅),但是月收盘的跌幅并不大。上证指数去年9月跌幅为4.32%,仅大于去年2月0.8%的跌幅,为去年跌幅第二小的月份。就是说,9月股市上下震荡幅度非常大,尽管空方一度十分猖狂,但多方绝地反击,最终收复了大部分失地。至此,去年上证指数月K 线已经是7根阴线,只有2根阳线。一年12根月K线,到底是阴线多还是阳线多?看看历史的数据很有意思。历史上,月K线阳线总体多于阴线,特别是2006年和2007年,每年的阳线多达10根,阴线只有2根。大部分年份里,月K 线阳线和阴线基本平衡,阴线最多的年份为一年里有8根阴线。去年最后3个月,究竟是重复历史,还是创造新的纪录,让我们拭目以待。很多数据显示,目前的市场处于一个历史低位。比如,去年9月沪市成交金额只有8368亿元,和8月份一样,是2006年12月以来最低成交量。考虑目前市场规模扩大,市值增加的情况,目前股市的换手率实际上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市场似乎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前两年的大牛市创出一连串历史新纪录,而去年的暴跌也打破了很多历史纪录。比如,2006年至2007 年两年里上证指数上涨6倍,创十多年历史纪录;而前年10月上证指数最高点6124.04点到去年9月最低点1802.33点,跌幅高达70%,创下十多年来最短时间的最大跌幅。再比如,前年上证指数6124点的时候,年线只在3473点,指数向上偏离年线70%以上,是上涨偏离幅度最大的一次;而9月上证指数跌至1802点这天,年线在4014 点,向下偏离一半以上,是下跌偏离幅度最大的一次。

(二)季度K线

从季度看,上证指数去年第三季度K线收阴,报收2293.78点,季度跌幅为16.17%;深证成指报收7559.27点,跌幅为19.33%。季度的情况和9月情况十分相似,是去年跌幅最小的季度,又是振幅最大的季度。至此,沪深两市季度K 线已经是4连阴,也就是说,从前年第四季度开始整整跌了一年。从上证指数季度K线看,4连阴的情况并不多见,只有1993年三季度至1994年二季度有个4连阴,随后就是2004年二季度到2005年二季度的5连阴。但是,历史上两次季度K线4连阴和5连阴跌幅远比这次要小。

1993年的4连阴,上证指数从1007.05点跌至469.29点,总跌幅为53.4%;2004年的5连阴,上证指数从1741.62 点跌至1080.94点,总跌幅为37.93%;而从上年第四季度至今的4连阴,上证指数从5552.3点跌至2293.78点,总跌幅为58.69%。显然是本轮跌幅最大。而且,历史上从来没有连续两个季度跌幅超过20%的情况,但去年第一季度上证指数下跌34%,二季度下跌21.21%,创了历史纪录。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前两次季度K线4连阴后,都出现历史大底。比如,第一次4连阴结束是1994年6月,当时上证指数的季度收盘为469.29点,随后的第三季度出现报复性反弹;尽管当年第三季度的最低点跌至325.89点,但收盘为791.15点,较第二季度上涨68.58%,最高上涨到1052.94点。4连阴后的325.89点,从此成为上海股市的第一个历史大底,从此没有见到过,底部形成的一个巨大跳空缺口,从此没有补掉过,相信也不会补了。不要说325.89点,就是二季度的469.29点,收盘指数此后再也没见过。第二次是2004年二季度开始的5连阴,到2005年二季度,上证指数创出998.23点。这同样是个千点历史大底,尽管此后的2005年三季度涨幅不大,上证指数微涨6.91%,但998.23点的底部至今再也没见到。而且,5连阴后,季度K线竟然破天荒地上涨9个季度,上证指数上涨了6倍。这次季度K线的4连阴后,市场如何变化,仍很难预测。

三、个股股价波动

(一)上涨股票

盘点去年1月至9月底的个股涨跌情况,的确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去年没有几只上涨的股票。现在股票数量多,沪深两市有1600只股票挂牌。2001年至2005年的调整中,尽管股市总体在下跌,但每年总有一批股票是上涨的,有的涨幅还很大。但去年前三季度的情况有所不同,上海股市只有8只股票上涨,深市只有15只股票上涨。但是,其中,云天化、盐湖钾肥等股票早就停牌了,很难说复牌后还能保持上涨,扣除这样因素,那么,去年前三季度真正上涨的股票只有15只。真正涨幅较好的股票也就隆平高科、中国中期、登海种业、界龙实业几只股票,涨幅在50%以上。

(二)下跌股票

跌幅50%,就是股价腰斩,跌50%需要涨100%还能恢复到原位,因此,跌幅50%是与涨幅100%相对应的。前两年沪深股市是一波罕见的大牛市,最大的特征是涨幅翻倍的股票大量增加,如2006年沪深A股涨幅翻倍的股票近500只,占A股总量大约为35%。到2007年这一比例更是大幅扩大,沪深股市的A 股中涨幅翻倍的股票超过1100只,比2006年多了一倍,涨幅翻倍的股票占比为77%。

去年前三季度,跌幅超过50%的股票是1000只,和上年涨幅翻倍股票数量基本相当,就是说,大部分股票打回原形,终点回到起点。再看股价结构,目前平均股价在7元左右。去年最疯狂的时候,5元以下股票绝迹,10元以下股票也很少,大多数股票成为中高价股,百元股也有十几只;现在贵州茅台是唯一的百元股,除此之外,50元之上的超高价股只有2只。20元至50元的高价股,沪市不足30只,而10元至20元的中价股也不过130只,近700只股票是10元以下的低价股,就是说,超过80%的股票进入了低价股的行列。深市的情况也差不多,其中,大约一半的股票价格低于5元,还有部分低于2元。

(三)板块结构

由于绝大部分股票跌幅都很大,因此,板块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无论大盘股还是小盘股,都难以幸免,石化、金融股去年前三季度的跌幅都超过50%。相比之下,跌幅最大的还是有色金属和房地产这两大板块,其中很多股票前三季度跌幅超过70%,如宏达股份跌幅为81.72%,中体产业跌幅为83.54%,跌幅超过80%的A股两市有15只,这种打两折股票与上年涨10倍股票形成鲜明反差。很多高价股受到重创,如上年股价到过300元的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去年最低跌至40元,前三季度跌幅达到77.9%。有色金属股票上年不少是百元股,现在除了黄金股超过30元,其他股票不到20元,尽管有除权的因素,但跌幅非常大。房地产股票同样如此,现在股价最高不到15元,很多股票价格是“腰斩”之后再“腰斩”。煤炭股前年都超过60元,现在也只有10元多。相比之下,医药股、消费类股是去年前三季度跌幅较小的股票。

四、IPO状况

从去年以来,A 股市场IPO速度明显放缓。据统计,去年前三季度IPO融资1034.38亿元,同比骤降65.33%。前三季度有103家公司实施增发,再融资1773.97亿元,远低于前年同期水平。

统计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沪深股市共发行上市76只A股,募集资金1034.38亿元。其中,沪市有紫金矿业、金钼股份、中国铁建、中煤能源、中国南车5只新股上市,融资736.01亿元;深市上市71只新股,且都是中小盘股,累计融资298.37亿元。 自去年9月16日华昌化工发行以来,沪深两市已无新股首发,新股发行暂时进入真空期。由于股市低迷,一些IPO 新股及增发股票相继跌破发行价。统计显示,1月份有16只新股首发,融资311.66 亿元;6月份则有10只,融资47.77亿元;9月份只有4只新股首发,融资12.35亿元。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大盘股发行速度明显降低。如中国建筑、光大证券等大盘股已过会多时,但目前仍未启动发行。去年A股融资无疑将重陷低潮,全年融资额将大幅下降。

五、上市公司去年三季报

统计显示,去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仍保持增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与此同时,有可比数据的1604家公司第三季度单季盈利能力同比下降9.03%,环比下降19.11%,全年业绩增速趋缓已成定局。

除S*ST 圣方以外,沪深两市1624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2008年三季报。其中,前三季度实现盈利的公司有1382 家,亏损的有242家,亏损比例14.90%。第三季度盈利的有1257家,亏损的367家,亏损比例达22.60%。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去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主业衰退。统计显示,1624 家公司去年1至9月,共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5961.54亿元,主业收入总额相当于前三季度我国GDP总量的42.63%;总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820.20亿元,有可比数据公司利润同比增长7.11%。剔除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后,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为17.65%,其中银行类上市公司利润增长速度达52.35%,成为A 股业绩增长的“发动机”;而两家石化公司利润同比下降32.11%,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这些公司去年1至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35.81亿元,可比样本同比下降46.56%。去年第三季度只有采掘业、建筑业、其他制造业和综合类四个行业实现了净利润环比增长,其他所有行业全面下降。按加权平均法计算,上市公司去年前三季摊薄每股收益0.3257 元,可比样本同比增2.9348%;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19%,可比样本同比下降4.986%。但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平均值为0.4222元,可比样本同比大幅下降55.23%。去年1至9月,沪深两市每股收益超过1.00元的上市公司有70家,其中超过2元的有10家。新安股份因每股盈利达5.21元成为去年前三季两市每股收益最高的公司;中国船舶以4.759元的每股收益紧跟其后。

由于上市公司在第三季度长期借款增速减缓、短期借款增速加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市公司面对目前的经济形势不愿实施长期项目投资,同时尽一切努力扩大手中的流动资金。而短期借款的快速扩张也使得财务费用迅速飙升,在其他费用增长放缓的第三季度,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0.9%,环比增长16.4%。虽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仍然呈现平稳增长,但由于宏观经济衰退带来的需求减弱以及股市大盘持续震荡导致的投资收益巨幅缩水,使得业绩环比出现下滑。1624家公司去年7 至9月,实现净利润总额2291.23亿元,可比样本同比下降9.03%。

六、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状况

统计显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去年三季度市值损失375.11亿元。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报统计,沪深两市共有508家公司持有624家其它上市公司股票。截至去年6月30日,剔除没有公布具体持股数量的公司,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市值合计为2429.74亿元。假设这些上市公司持股比例未发生变化,按去年9月26日的收盘价计算,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市值降至2054.63亿元,市值损失375.11亿元,缩水幅度为15%。

按去年9月26日的收盘价计算,有43家公司持股市值损失过亿元,其中,非金融类上市公司31家。包括中集集团、西水股份、华菱钢铁等上市公司,持股市值损失均超过5亿元。中集集团持有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兴业银行3家银行合计1.83亿股股份,中期期末账面价值为37.39亿元,到三季度持股市值下降至28.25亿元,缩水24%。而受益于三季度末券商股强势反弹,像南京高科、雅戈尔、两面针和中国人寿等手中持有大量中信证券股票的上市公司,肯定让其它上市公司羡慕不已。由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手中持有的金融类股票比重很大,去年三季度以来金融类股票的大幅调整,不仅看到了这些大盘蓝筹股对大盘走势的影响,同时也显示出了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巨大风险。

统计显示,去年上半年381家公司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了共244.95亿元。而去年三季度仅A股市场交叉持股损失就达到了375.11亿元。对一些上市公司来说,持股市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公司业绩,有的甚至因为所持股票市值缩水而直接导致公司当期业绩亏损。200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5%左右:主要有两点理由:1)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和目前宏观经济情况来看,2008年第四季度环比负增长趋势已定,由于2007年第四季度的基数非常高,这将拉低2008年全年同比增速;2)预计全年税收红利将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贡献8%左右,价值变动的拖累作用会有所减轻,即使经营性收益为零增长或者负增长,三项合计,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将在5%左右。 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可能出现负增长。国外需求放缓严重影响出口,房地产市场疲软制约了投资增长,财富的大幅缩水和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压抑了消费,三驾马车纷纷放缓脚步,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也随着经济增长的回落而降低。根据去年三季度的数据来看,盈利增长环比已进入下降趋势,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负增长将难以避免。

上一篇:中国金融行业发展报告(4季度) 下一篇:保增长与“练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