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05 02:32:47

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中D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当前环境背景下,全国各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改革,体育教学如何结合创新教育指导性文件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创新改革,成为了相关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就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实践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与分析,并根据创新视阈下中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有效途径,以资参考。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 中学体育 教学方法

体育作为一门深受中学生喜爱的基础学科,其能锻炼学生的体魄,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普及教育中,更具有其不可替代性。但是,结合我国普通中学实际,由于历史的诸多因素,现有的体育创新教育导向性不强,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学状况不容乐观。面对这种情况,普通中学纷纷转变思路,对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以探寻教育的突破口,满足创新教育发展形势的要求。

一、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把创新教育理解为对受教育者进行创新型教育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创新性理念、创新性策略以及创新性方法。创新教育强调人才观念的灌输,并提出人才的创造力不仅要具备普遍性,还能够进一步开发。为此,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在如下几方面的基本条件中形成突破:

第一,坚持教学理念的革新。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单位,他们是学习活动中的核心,体育教师应根据创新教育发展指导性文件的要求,脱离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以生为主体、以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第二,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艰巨性。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漫长的,需要经过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目标优化等诸多方面的艰辛努力。这就要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反思、不断试验、不断探索,以构筑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教学模式。

二、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有效教学的方法途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情感

由于受到学生自身条件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性格、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同时也导致他们在进行体育学习方面的能力有所不同。面对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难题,教师有责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必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给予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以平等的体育发展机会,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在体育学习中获益。例如,教师可以时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体育项目的比赛,并设置丰厚的奖励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将体育锻炼形式情境化,使学生在体验故事情节中得到锻炼。耐力跑学生普遍害怕,我经常将耐力跑游戏化、情趣化,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徜徉在充满童趣的故事情节中,完成教学,达到目标。

(二)教学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单一发展的,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处于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单纯地充当客体的角色。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学生的一切行为和活动进行操控,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丧失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对于体育运动项目来说,练习方式过于单调、重复,学生往往会产生疲惫、厌倦情绪,教学质量也逐步下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穿插一些以基本技术为素材的体育游戏,以调整学生情绪,提高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运动技能。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参与游戏的同时,练习技术动作,其练习效果也会立竿见影。尤其是在田径类运动教学中,倘若教师能够应用体育游戏,利用游戏把教学内容简化,并确保游戏教学的目标和田径体育的教学内容相一致,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强对田径运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继而促进田径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引进多元教学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兴趣

这就要求学校要实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向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转型,在评价学生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表现,让各类学生都能够在参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以“耐久跑”为例进行分析,倘若教师只是以能够完成任务为唯一标准进行评价,那么身体素质薄弱的学生就会因此而对体育产生抗逆心理。反之,倘若教师能够从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合作参与意识、参与积极性以及参与过程中是否注意安全等几个层面进行评价。对学生表现突出的地方予以肯定和表扬,对学生不足之处,委婉提出,督促改进,那么相信学生们的内在参与积极性也会达到激发,更有利于他们日后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实现中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增强体育教学实效性,以提升体育教育质量,是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必然行为。为此,相关教学工作者,应在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以学生综合能力发展需求为基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构筑新的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聚力发展和培养具有体育素养的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宗权.浅谈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J].成功(教育).2010(01).

上一篇:快乐体育与语言艺术 下一篇:电能计量表计及终端可靠性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