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创新,英日新转型升级

时间:2022-08-05 01:46:08

创意创新,英日新转型升级

国际篇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产业转型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深度不断增强,我国的产业转型也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将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英国:文化创意推动产业转型

1997年,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成立专门任务小组,就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把推广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拯救英国经济困境的有效方法。根据英国政府的官方统计报告,1997至2001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都在6%以上,平均年增长率为8%,而整体经济增长率则为2.8%;1997至2001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平均为5%,而整体经济就业增长率则为1.5%。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有效发展策略。

加强创意产业的基础研究

英国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除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和《英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两份报告之外,英国又相继进行了相关的基础性研究:1998年出版的《出口:我们隐藏的潜力》研究了创意产业的出口政策与做法;1999年的《地区的规模》研究了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2000年,《下一个十年》从教育培训、扶持个人创意及提倡创意生活三方面,研究了如何帮助公民发展及享受创意;2004年,《创意产业经济评估》公布了创意产业产出、出口、就业等统计数据,介绍了产业的发展现状。这些研究为英国政府制订创意产业政策提供了完整的信息支持,从而保证了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连贯性、一致性。

注重数字化对创意产业的影响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创意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积极推动创意产业数字化发展:1998年对下议院特别委员会所提出的“多媒体革命”做出响应,开始积极计划应对数字化潮流;2000年,研究数字化对音乐消费的影响及知识产权保障的重要性;2002年,研究了数字科技对电影生产及销售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数字化发展趋势的电影产业政策。数字化技术不但大大缩短了创意产业的创作过程,降低了创作成本,提高了创意产品的创作质量,而且也促成了创意产品销售渠道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深刻变化。

此外,政府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民众生活,开发多家博物馆并将所有数据档案数字化,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支持民众的创意发展,提供公民与创意接触的机会,使人们享受创意生活。

加强对创意企业的资金扶持

英国创意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往往会面临资金短缺、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政府积极支持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个人或企业,为其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这也是1997年创意产业专责小组成立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英国对创意企业或个人的资金扶持主要采用两种措施:一是提供信息支撑,为企业提供各地创意资金支持的相关机构;二是通过英国科学、技术及艺术基金会为具有创新点子的个人提供发展资金等。

日本:危机下的全面创新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业也曾面临日元升值、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冲击和压力,这些压力不仅与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压力相似,而且其严重程度远超今天的中国。但是,正是在危机中,日本的汽车和机电加工等行业脱颖而出。

调整行业结构

在经历日元升值和石油危机两次冲击之后,日本国内家电、汽车却进一步普及,消费需求向着精致、高端的方向不断发展。这固然缘于日本重点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汽车、机电等加工组装机械行业,逐渐将石油、化工、煤炭等高能耗行业,以及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调整出局。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企业选择了以开拓内需为突破口。

经过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日本民众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国内市场开始呈现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日本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在需求,很多企业借此在制造上同时实现了低能耗、低成本,以及高品质、多品种、小批量、短交货期等目标。这些又帮助日本制造,尤其是汽车和机电行业,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获取竞争力。

调动工人积极性

为人熟知的日本式管理,是日本制造业在战后高速增长期逐渐摸索形成的。具体来看,在大企业内部,基于对未来的共同愿景,工作得到了终身保障(终身雇用制)。职位与薪酬会随着年龄和资历的增加自动升级(年功序列制)。员工不分白领、蓝领,加入企业内部的同一工会(企业内工会)。另一方面,组装加工企业将大量的工序分包出去,与特定的配套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固的交易关系(生产系列)。日本企业能够将两次危机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动力,源于他们很好地继承了这套管理模式,并将其升华。

日本企业非常注重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品质圈活动(QC Circle)。企业鼓励工人们利用下班时间聚集起来,就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质量管理、生产效率等问题交流心得,讨论改进方法。这一做法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在两次危机后,由于企业坚持不裁员,赢得了员工的信任,品质圈迅速普及。从学理的角度看,品质圈活动将潜藏于工人心中的经验、技巧等知识,通过小集团讨论等方式发掘出来,最终上升为自管理层到基层均可共享的标准知识。品质圈被誉为日本制造向世界贡献的独到知识创新方式。

加强企业间的合作

日本加工组装企业与特定配套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也在两次危机后得到升华。配套厂开始参与零部件的研发,他们的意见会在产品中得到充分反映,双方还互派人员常驻对方企业,密切交流。这种独到的“生产系列”,既具备了市场交易所能带来的效率,又有企业内部组织特有的稳定性,极大地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丰田公司及其配套企业,正是在这样有日本特色的企业间关系中成长起来的。

新加坡:十年一次的产业升级

从1960年成立至今的48年里,新加坡实现了十年一次的产业升级:从最初的蚊香、假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制药、造船、化工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目前的晶圆、水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从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到制造业、服务业并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商务中心,新加坡创造着奇迹。

全球化网络中准确的定位

新加坡转型路上最重要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

在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流传着一个故事:头号“推销员”、经发局驻美国首席代表曾振木与通用汽车会谈时,通用汽车很希望在比较大的亚洲市场生产汽车与零件,像是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在谈到新加坡时,通用汽车的主管问他,如果要支持他们在亚洲的生产投资,新加坡可以扮演什么角色?曾振木当时回答,新加坡可以担任通用汽车的管理中心,成为跨国公司分区管理中的一个总部。通用汽车接纳了他的建议。

成功引进通用汽车的背后就是新加坡把自身的发展同亚洲发展密切地关联,以世界的眼光来谋篇布局,从而在联结东西方的世界产业体系中准确定位。随着中国经济和印度经济的起飞,新加坡这个枢纽可以成为东南亚经济的中心,有机会延伸为世界与这两个巨大经济体的桥梁。

前瞻世界新兴产业

新加坡的经验之二就是不断瞄准世界新兴产业,通过引入新兴产业和本地培育,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对每个有前途的新兴产业,新加坡政府总是不遗余力地引进。目前,他们的最新目标是清洁能源,为此,新加坡政府拿出了3.5亿新元(2.28亿美元)的资金,要将新加坡发展成清洁能源枢纽。清洁能源公司可以在这里孕育、发展和创造解决方案――不仅为新加坡,还要出口到全世界。

在新加坡,李显龙除了当总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职位――新加坡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主席。“要将新加坡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经济的国家,我们必须增强实力,加强现有技术能力,并积极探寻有前途的新领域。”李显龙的这句话可以成为新加坡能够每十年实现成功产业升级的一个注解。

精英政府的人才战略

“新加坡什么资源都没有,除了人。”在新加坡,这句话在政商两界都能不断地听到。人才战略被视为新加坡成功的核心。据了解,新加坡推行精英政治。新加坡政府希望把各界精英都吸收到政府担任高级领导人,包括医生、律师、会计、大学教授、企业家、银行家等有能力并且诚实和品德优秀的杰出人物。如果发现合适的人选,政府会劝他们弃职从政。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放弃200万、300万,甚至500万新元的年薪。

而在产业体系上,为了满足高科技产业所需的特定劳动力,新加坡经发局与日本、德国以及法国政府共同建立了技术机构,使培训过的新加坡人能够胜任电子以及工程领域的专门工作。

上一篇:寻找广东腾飞新支点 下一篇:智者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