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骨结核患者的应用体会

时间:2022-08-05 01:06:41

人性化护理在骨结核患者的应用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结核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骨结核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根据是否实施人性化护理将其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5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50例。结果 观察组躯体、心理和生活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骨结核

骨结核又称为骨与关节结核,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之一,其发生原因是由于结核杆菌引起骨和关节等的慢性、进行性和破坏性疾病[1 2]。骨结核是一个缓慢的炎性反应感染,其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我院骨结核患者护理资料进行观察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骨结核患者10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20岁-70岁,平均年龄45.6±15.4岁,骨结核发病部位:四肢10例,胸腰椎30例,胸椎33例,腰椎27例。病程2个月-20年。骨结核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项调查,根据是否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将其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5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5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 采用骨结核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1)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2)加强患者心理疏导;(3)加强护理巡视;(4)做好出院指导。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骨结核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骨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的64个条目,代表15个因子,反映骨结核患者躯体、心理和生活功能3个维度及生活质量总体评价。

1.3.2 观察两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骨结核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的比较(如表1)观察组躯体、心理和生活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1两组骨结核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2.2 两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情况的比较(如表2)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表2两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要求护理工作者为患者创造出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和为护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作环境,从而在骨结核患者中更好的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3]。本研究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1)骨结核患者从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讲解医院病房和治疗的环境,提前为患者整理病房,保证病房内整洁舒适,消除患者对于医院环境的陌生感,介绍病房内的人员配备和仪器设备的功能,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2)加强患者心理疏导:骨结核患者往往对病情过度忧虑,同时加上骨结核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患者往往因对结核治疗过程不了解,出现烦躁、自卑、疑惑等情绪。护理人员通过与骨结核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耐心的讲解骨结核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及化疗方案。并且讲解骨结核传播途径,使患者自觉遵守隔离制度。并且使患者了解即使在正规方案治疗下,也有可能出现耐药菌株和骨结核复发的可能性。(3)通过有效的护理巡视,加强对于骨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的观察,事先向患者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给患者以心理准备。(4)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要告知骨结核患者要坚持遵守医嘱、早期、联合、规律的用药。本研究通过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躯体、心理和生活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躯体功能、不良情绪和生活能力,减少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和差错的发生。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护患纠纷,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计莲娣,陈其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结核合并肝损害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1430-1431.

[2] 计莲娣,骨结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2):2723.

[3] 贾本君,董菊芬,易莎莉,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护理杂志,2007,4(11):122-123.

上一篇: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脊柱结核预防压疮患者的应用... 下一篇:浅论怎样提高急诊护理风险预防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