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旅游圈横向协作机制研究

时间:2022-08-04 07:43:41

浙中旅游圈横向协作机制研究

【摘要】由于长期形成的散兵作战和单打独斗,浙中旅游发展的联合机制尚未形成,其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有待提高,区域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有关本门有必要重新审视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浙中旅游圈,横向协作,路径选择

一般来讲,区域旅游协作的产生和形成离不开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旅游景区间空间相互作用和资源要素的互补拓展效应和旅游景区间交通联系的便利性和通达性。由于区域内各成员是共同利益实现的推动者,每一方都要求自我利益实现得到有效的保护,共同的利益基础必然要求对现实旅游协作中所发生的矛盾进行调解,这种调解的基础是协作各方之间可以进行有效合作的内在动力。浙中旅游区域内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具有旅游合作的内在需求。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行政割据、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作祟,目前区域横向一体化进程缓慢。单从观光旅游的形态来看,在这一区域内还没有像浙东区域游或者像长三角那样极受欢迎的“三角形旅游”或“周游型旅行”的形态。

一、问题和障碍

1、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行政体系是破坏协作的主要阻力

过去的区域旅游协作大部分是在“诸侯经济”格局下,是捏合或 “拉郎配”形成的结果,缺乏联合的基础与动力源,即缺乏经济利益与市场机制牵引的内在驱动力。各地旅游发展主要着眼于本行政区的范围之内,形成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模式,“行政区旅游经济”现象严重,难以实现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致使人们对区域旅游的整体印象很模糊,各成员首先是“自我利益”的行为执行者。由于每一方都是从“自我利益”的角度从事活动的,利益上的差别和结构上的不平衡必然产生各行为主体间利益上的差别和旅游协作过程中的矛盾。这种矛盾严重削弱了横向协作的积极性,政府间的“划圈运动”,使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跨行政区的旅游合作难度较大;加上合作各利益主体方的博弈,使合作一直没有摆脱“行政区旅游经济”的假象,没有摆脱中国式“政府作秀”和“行政游戏”的一厢情愿,导致整个区域旅游合作的无效率或低效率。尽管政府主导型战略在区域旅游发展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其市场干预力度过大,政策导向性过强,则容易导致企业处于政府的“阴影区”内,从而增强企业的惰性,缺乏市场主动性和竞争力。

2、区域整体旅游形象模糊,缺乏对区域旅游的统领功能

浙中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长久的机制和动力,有关方面不了解地域文化背景、旅游文化内涵、景观审美特征,导致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雷同性强,缺少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多元化的旅游精品,区内外旅游资源共存度低,分工协作体系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旅游的辐射作用低。面对已经开拓的市场,相关的资源实体单位又无法及时跟进,实现旅游产品的现实效益。各地在努力塑造自己旅游形象的同时,忽略了区域整体形象的塑造,缺乏区域旅游促销的系统性和整体联动性,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缺失,从而导致至今没有确立一个能够概括该区域旅游资源整体特色的旅游轮廓,区域旅游的整体功能框架不明确。这些都无助于浙中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的发挥和由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

3、区域内小交通建设明显滞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随着杭金衢、金丽温、甬金等为骨架的高速公路网的开通,浙中的可进人性明显增强,但是区内的小交通还有待改善,区域内景点间的通畅度明显滞后,点线面的串联性还不够,使域内旅游资源的联系不够紧密,旅游资源的广度、深度和空间得不到有效延伸,点到点的线路对接已经迫在眉睫,交通的舒适度的有效改善需要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旅游交通的服务功能不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旅游购物中心建设等还没有形成气候,景区间的咨询投诉网络、旅游交通导示网络、紧急救援网络、旅游厕所建设都有待加强。

二、浙中旅游圈横向协作机制建设路径

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开发、大管理”的要求,浙中旅游区域协作需要从资金纽带、政策扶持、政府引导、资源开发、统筹营销、体制创新等多方入手,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发挥整体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和品牌优势。本区域所处浙江腹地的中心地理位置,根据拥有的旅游资源的数量、特色和品位以及与周边地区的竞合关系,目前已经形成的客源市场特点等,有效地建立旅游区域联合的基本框架,实施区域联动,应该成为浙中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1、立足于现实载体,打造文化旅游精品。要实现旅游形态从目前的“单目的地旅游型”向“多目的地旅游型”转变,就有必要使旅游产品的结构在现有的“团队型”、“骨架型”和“观光型”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发和出新。旅游商品可以策划为主题型,如“养生逍遥游”、“历史探访、文化追寻、古迹揽胜”、“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影视探寻”、“青少年修学游”等,还可以开发“东方列车之旅”、“浪漫爱情之旅”、“神秘仙境之旅” 、“民俗欣赏”、 “木雕、小商品购物游”、 “宗教朝圣”等品种。浙中具备了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深厚物质和社会基础。旅游开发需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精品主题文化旅游产品。网络模式是区域旅游空间开发进入高级阶段的理想模式,选择资源价值高、区位条件好、经济水平高的区域为增长极,交通干线、河流沿线为生长轴,带动辐射其他区域的产品开发。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增长极的成长造成了地区间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差异,于此同时又能够在增长极核的辐射范围内培育次一级的增长极。不同等级的增长极与相互连接形成的发展轴共同构成了区域旅游的网络空间架构,通过网络外延加强联系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形成以交通干线和主要城市为纽带构建“点一轴”旅游发展模式是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在此指导下构筑“七点、四轴”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最终形成“纵向点轴串联,横向两侧辐射”的旅游协作网络。载体的挖掘需要资源的配合,需要凝练和思考,但更需要文化的创意,要注意文化内涵的组合、搭配,通过精心设计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景点和项目要联动发展,增强开放意识,拓展外延,既要开放引进,又要开放输出,增强目的地的文化旅游吸引力和辐射力。通过对物境、情境、意境的创意设计,充分体现旅游业特殊的产业关联力度,最大化地挖掘、提升并实现浙中旅游所蕴涵的本体价值及附加值。

5、跳出区域,眼观四方,形成大格局。要善于把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的要素同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使旅游线路和旅游边界延伸联结到周边地区,形成与周边联动的旅游空间。浙中区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是以金华市本级为内核,以兰溪、东阳、义乌、永康等经济强市和浦江、武义、磐安等经济特色鲜明的县域为支撑,以金丽温、甬金、杭金衢等高速公路为骨架,构建跨区域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并通过高速公路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与向东的新昌――天台――仙居的“新天仙配秀丽江南旅游线”接轨;向南与丽水――温州延伸;向西与龙游一一衢州――建德――淳安链接;向北与绍兴――杭州拓展,构成范围更大的开放性的“浙中旅游网”旅游目的地的延伸和拓展体系。浙中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区内设计“”文化旅游产品的合理线路和精品,同时与外域旅游进行联合,善于借力,使浙中融入到黄金旅游线路之中,重点是要借“长三角”26市联盟平台,开展多方位的旅游合作,积极主动接轨长三角,嫁接沪苏杭大华东线,扩大旅游影响力,做好旅游延伸服务;还可以与周边的黄山景区、婺源景区、三清山、千岛湖、雁荡山等著名景区联动,打造旅游联合体,联合发展。

6、完善信息化平台,保障信息互通。网络时代既使得传统的平面媒体“广告”式的营销局限突显,又为旅游营销提供了更为宽泛的空间载体和更有力的技术支撑,网络营销的即时性、主体性、无限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可以使旅游不再受时空限制,使传统的“团队”式旅游越来越多地被自驾游、体验游等取代,“驴友”、背包族、独行侠、微博主等构成的当代游者不仅是旅游最具活力的力量,同时又是当代旅游的动员者、营销者和组织者,这些来自民间的“草根力量”,比官方营销更具旅游号召力,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善用网络,另一方面要善用“草根力量”,并使之转化为政府力量。信息化已成为旅游行业内部各个环节联系的纽带,积极整合区域旅游城市各大媒体资源,加快区域旅游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使之纳入全省旅游信息中心。充分利用浙江旅游网和金华旅游网,把旅游主管部门、相关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与海内外游客连接起来,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与预订,为实现网上促销、网上统计、网上分析夯实基础,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建设好各个旅游城市旅游网站的基础上,着手建立浙东旅游网,并切实搞好区域内各旅游网站的链接,以区域整体形象做好对外宣传。利用网络营销,推销浙中的文化旅游产品。根据区域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搞好网页设计,利用互联网的图像、声音和动画效果给人以心灵震撼,激发游客来浙中景区旅游的欲望。

目前,旅游自身发生了革命性的裂变,传统的“老三件”已渐渐失势,人们旅游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心情的愉悦、主动的体验、参与和分享,旅游主体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浙中旅游发展过程中更加关注“人文”因素,让游者找到远方的家,让游者心灵栖息停留。浙中旅游的发展必须由重景点景区“点”的建设,向重整体环境配套的旅游目的地“面”的建设并重转变;由各自为战,转到整体作战上来;由重接待人数增长转到依靠产业链延长带动消费增长,从而实现旅游经济收入增长上来;因此,增强浙中旅游目的地内核集聚和辐射功能,必须从发展目标、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建设、环境营造、营销手段创新等方面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实现区域联动战略,寻找旅游转型的突破口,旅游的转型发展,应当主动顺应大众休闲旅游发展的时代趋势,做好“布局谋篇”的文章,坚持休闲导向,注重业态培育,为浙中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本文为2014年度金华市社科联重点课题“浙中旅游圈横向协作机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122)

上一篇:中国女性劳动者劳动权益特别保护研究 下一篇:成都市城乡统筹进程中集中居住对农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