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人怎样安度盛夏

时间:2022-08-04 03:57:48

【摘要】3.采取措施,防暑避湿。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外界环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针对夏季暑热湿盛的环境,老年心血管病人的居室应通风凉爽、安静清洁,室温常保持在20℃~25℃之间,...

心血管病人怎样安度盛夏

6月21日夏至,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域进入盛夏季节。此时,昼长夜短,暑气灼人,心脑血管病人,尤其是患此病的老年人,由于脏器“老化”,机能衰退,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差,耐受力弱,稍不注意,便会引起高血压病情恶化,冠心病诱发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脑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心血管病人必须顺应时令,重视保健,防患于未然。

1.防躁戒怒,静心养神。

心理学研究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恶化均与人的心理、情绪、精神息息相关。盛夏酷暑,火气旺盛,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现情绪烦躁,思维紊乱,心境焦虑,行为异常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情感障碍”,对健康极为不利。因此,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心理、精神、情绪等方面应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以保持心境恬静,神志收敛,使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状态,常有冰泉在心之感。切不可紧张焦虑、烦躁激动、恐惧抑郁。因这些不良因素的刺激,能使心火内生,辄气热脑。在日常生活中,要防躁戒怒,清静养神,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养成心平气和的性格习惯。实践证明,这是保持高血压病情稳定,避免冠心病诱发心绞痛,防止热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生活规律,起居有常。

这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对增强体质、祛病保健、延年益寿大有裨益。因此,盛夏季节,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一定要有规律,做到“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晨起后,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跳舞、唱歌等,强度因人而异,以舒适为宜,这样有利于提高体温的调节功能,增强人体对高温的适应性和耐受力,对防治心脑血管病十分有益。午饭后,应适当午睡,以养精蓄锐,还可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养花、种草、钓鱼、练书法、习绘画等,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晚上,切不可贪凉而卧,睡于露天、走廊、窗前、屋檐下等处或卧冷石地。更不可迎风而卧或久吹电风扇或久开空调,因阳气在外,毛孔开疏,外邪易于侵入人体,引起脑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甚至威胁生命。

3.采取措施,防暑避湿。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外界环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针对夏季暑热湿盛的环境,老年心血管病人的居室应通风凉爽、安静清洁,室温常保持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居民区的环境噪音控制在白天45分贝、夜间40分贝以内。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要努力创造舒适、安静、和谐,使身心完全放松的入睡环境。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除保持半小时的午睡外,睡眠时间不少于7~8个小时,以养志除疲。研究认为,良好的睡眠能增强人体抗衰防病能力,提高对热的耐受力,这是夏季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盛夏“骄阳似火”,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确需外出时,要打晴雨伞或戴草帽、太阳镜等,以遮挡阳光直接照射。出汗多时,湿衣汗衫要勤洗勤换,以防暑湿并袭。为预防中暑,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身边和家中应备有一定的清热解暑药,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麝香正气水等。

4.调节饮食,科学合理。

盛夏,气温高,出汗多,消耗大,食欲差。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饮食应有规律,定时定量,每餐以七八成饱为宜。饮食以清淡、新鲜、易消化、富营养为主,适当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及鱼虾、瘦肉、豆制品等。烹调时力求色、香、味俱全,以增进食欲。少吃油条、烤饼、肥肉等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以防生痰、生热、生湿。还可常食些清热祛暑的药粥,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赤豆粥、苡仁粥等。常饮白开水、矿泉水,还可喝点清凉的汤、茶,如酸梅汤、绿豆汤、茶、山楂茶等。尤其要忌食生冷食物,如冷饮、凉粉、冷茶等,以防损伤脾胃。此外,盛夏气温高、湿度大,苍蝇易繁殖,食物易腐烂,是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因此,要搞好饮食和饮水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5、坚持用药,禁烟忌酒。

临床资料显示,盛夏是脑中风、心肌梗死的高发期,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度、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等是引起脑中风、心肌梗死的元凶和根源,尤其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而家族中有上述病史者,更具有危险性。据美国医学界报道:重视高血压病的防治,可使脑中风的发病率降低80%以上。因此,对患有上述疾病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使用降压药、降脂药、降糖药及软化血管药,切不可擅自停药。另外,据医学知识揭示:酒精对心血管具有较强的刺激性,而烟中的尼古丁对心脏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两者双管齐下,对心血管病极为不利,因烟酒过量而致死人命的悲剧屡见不鲜。因此,心脑血管病人应禁烟忌酒。

上一篇:老来观棋趣 下一篇:端午临中夏 时清日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