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Y一代”:自主性不断丰满

时间:2022-08-04 03:38:37

中国“Y一代”:自主性不断丰满

对于翰纳仕中国“Y一代”的调查结果,特别是把个人财富作为首要追求,以及如何总体看待中国“Y一代”,《望东方周刊》对话了青年研究专家、复旦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

《望东方周刊》:你如何看待中国“Y一代”报告中个人财富是最高追求的调查结论?觉得合理吗?健康吗?

郑长忠:中国“Y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成长起来的,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首先会按照经济的逻辑运转,也即利益导向。不只是“Y一代”,职场中的其他人群也不可能脱离收入和财富去空谈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因此翰纳仕的报告中把追求个人财富作为中国“Y一代”职场上的首要考虑,是十分正常的。

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人性中世俗性的一面,这种追求财富的动机正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动力。同时,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领域都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行秩序,这在客观上也为个人财富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望东方周刊》:如何看待中国“Y一代”喜欢创业这个调查结论?

郑长忠:“Y一代”创业积极性的提高反映的是他们自主性的增长,这一方面是一种好现象,说明他们有志于摆脱社会意志的驱使,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为此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对他们的个人能力也是一种挑战。

坚持自主的目标,说明中国“Y一代”敢于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也预示着自主性的不断丰满。

但另一方面,这个社会既需要创业精神,也需要对原有职业的坚守,总不能人人都当老板,领导者和管理者毕竟只是少数,更多人还是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

《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日渐“丰满”的“Y一代”,还有哪些追求个人财富以外的性格特征?

郑长忠:刚入职的“Y一代”可能很难摆脱功利目的的主导,但经济需求逐渐满足之后,他们会体现出更多的社交兴趣和取向。

比如,“Y一代”会更多地参与到兴趣类和志愿服务类的社会组织中,在这些组织中,“Y一代”可以找到志同道合者,感受到归属感,并在利他性的志愿服务中满足他们对自我实现的需求。

我们发现,现在快速成长起来的社会组织很多都是由年轻白领主导的。

第二个可供“Y一代”满足多维需求的空间就是社交网站,而且他们会熟练选择不同的社交网站满足不同的社交需求。比如微博上讨论公共性的话题,在微信上讨论一些相对隐私性的话题和进行情感交流。

现代社会在其构建的过程中不断把社会成员塑造成原子化的个体,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之前的依附关系,而是基于自主性的契约。这种契约得以建立的基础之一,就是每个个体要懂得为社会负责。这种责任感不仅意味着对法律和制度的尊重,更有对道德准则的恪守。

只有当这种社会契约得到普遍认同,人的自主性才能“立起来”,才能超越利己主义。“Y一代”正走在这条路上。

《望东方周刊》:总的来说,你如何评价中国“Y一代”?

郑长忠:今天的“Y一代”生活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他们身上承载的使命也更重。从总体上讲,我认为当前“Y一代”的职场观是正常而合理的,其对个人财富的追求不应受到太多的诟病。

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正面引导,帮助年轻人在转型阶段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同时,家庭教育也应作出更大的努力。“Y一代”有些已经为人父母,不少人很快也要为人父母,他们的素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的未来。

上一篇:浅析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 下一篇:浅谈梁君璧性格的多变性和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