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领域做一点事

时间:2022-08-04 12:37:22

在传统领域做一点事

自1992年毕业留校至今,杨昆已经在教学一线和科研工作的岗位上走过了20多个年头。

在纺织学院的走廊里,学生会很亲切自然地喊着“杨老师好!”,没有学生见到老师时的拘谨,这样的和蔼背后,却是严谨、专业的教学科研态度。

作为天工大纺织学院针织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的杨昆,除了要承担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外,还积极致力于纺织教育与科技工作。在得到纺织学院院长肯定时,杨昆同样获得了纺织行业的认可。代表纺织院校的一线教师,他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2年度纺织之光教师奖。

留学归来的杨昆在天工大的纺织学院,除了教授常规的纺织英语课程外,针对针织原理和针织新技术都采用双语教学。留学经验使杨昆的视野更广,他说,“国际上有很多前沿的纺织科技与理念,我希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让他们的英语不断线,无论是将来继续出国深造还是参加工作后与国际接轨都具备更多的优势。”他希望学生能够在这里学到真本事,以后能有好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团队中,我主要在中间起到衔接的作用,在领导的支持下,带动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其实,杨昆的工作并不像他所说的这样简单。他不仅承担了纺织工程专业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专业建设组织工作和针织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还主持和参加了各级教研教改项目多项,其中主持完成了市级教研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主持纺织协会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加校级教改项目1项。作为针织系主任积极组织参加“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的申报和建设,并做好2011级“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的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组织工作。作为主讲教师,杨昆参加了“针织学”天津市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主讲了经编的部分课程并配合课程负责人承担了部分教学(网络)资源的制作和整理工作;积极参加“针织学(双语)课程”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

在院系建设上,对新的教师团队的培养,成为杨昆一个主要的工作内容。他协助专业带头人在做好“针织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制定培养方案和计划,组织老教师对其进行“传帮带”,并在教学安排上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使他们尽早承担相应的工作。他带领针织与针织服装系全体教师虚心向老教师、专家请教,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

“怎么样在传统的纺织领域还能够做一点儿事?近几年纺织企业都遇到一些困难,科研技术成为对传统行业的重要支撑。”正是这样的想法,使杨昆在科研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任务。由他参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开发工作,已与企业合作成立研发中心1个,参加建设企业研究工作站1个。近年来,由杨昆主持完成了天津市科委项目1项(已鉴定备案),主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研项目1项,天津工业大学“重中之重”科研项目1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多。近几年来,撰写科研论文3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的有1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已与企业签约授权使用,并进行产业化应用,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和泰州市科学技术奖。

上一篇:把纺织机械做出特色 下一篇:解读中国“民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