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部农村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时间:2022-08-04 11:33:40

浅谈西部农村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有其内部的诸要素;另一方面,学校文化又是其外部文化系统――社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内部系统诸要素的整合,还要注重其与外部文化系统诸要素的协调,只有将二者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建设推动学校文化发展的文化系统,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与办学水平的提高。

农村小学,特别是我国西部的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农村,办学规模小,学生不多、师资匮乏、办学条件差。然而,正是这些遍布于广大农村的小学校,传递着文明的火种,点燃了无数农家子弟追求知识、向往文明的希望之光;也正是这些小学校,撑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但农村小学在基础教育中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农村小学是小学校办大教育,建设的也是大文化。我们必须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农村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

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撰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文章主要都是在学校文化建设内部系统诸要素及其整合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策略。本文试着提出了农村小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来建设小学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建设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校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目标定位和规模程度都受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由于规模小、地处偏远,其建设和发展严重受制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与飞速发展的城市相比,农村仍是基础设施较差,农民可支配收入有限,有些地方才刚刚解决温饱,此外,农村教育医疗水平也比较低,文化发展落后。由于经济落后,致使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非常困难。这些现实情况决定了农村小学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所依托的物质文化条件和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学校只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量入为出,就地取材;在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方面也不可以好大喜功、盲目移植嫁接,应该立足当地实际,进行合理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

二、学校文化建设要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

每个社区都有其特有的、社区成员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对社区成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作用。学校作为农村社区结构中的一个组成单位,必然受到社区文化的影响。学校文化只有与社区文化系统中的诸要素有机联系起来,学校文化乃至学校教育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巩固。

首先,农村小学分布地域的不同,决定了其学校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地方性文化特征,其内容设置和形式选择都应当与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和文化诉求相结合。在吸纳先进的现代文明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学生的文化心理,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如果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忽视了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盲目照搬照抄,就有可能只是一厢情愿,学生的漠视、甚至抵触,学校文化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还会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

其次,社区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建设资源,学校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挖掘,使社区中的“潜在文化资源”成为“现实教育资源”。比如,社区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如田园山川、溪流村落、历史遗迹及各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绝佳资源。学校如果能充分合理地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对未成年人进行广泛的人文教育,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就能大大丰富和拓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社区充足的硬件资源为学校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活动场所。农村小学由于受到资金、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活动场所。而坐落在社区内的农家书屋、活动室、小广场、舞台等文化娱乐设施,则正好弥补了学校的这一不足。学校有效地整合这些资源,挖掘并突出、强化其中的教育功能,就能更好地开展学校文化活动。

三、学校文化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这是时展和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创建“乡风文明”的文化村落。“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体现,也是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长期以来,乡村缺少必要的文化组织和文化资源,文化形态相对封闭,村民按照自己固有的生活习俗和行为方式生存,其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不高,文化生活单调乏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先进文化组织的带动,需要现代文化的引领。

农村学校作为农村地区的文化中心,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当代文化的引入、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学校在文化建设进程中应该树立社区意识,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学校要加强与当地农村的文化对话,充分了解乡村社区的文化诉求,并根据国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学校的办学宗旨,制定符合校情社情的文化建设目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从而使学校文化建设符合当地学生的文化心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上一篇:外来词词义演变对汉语词汇意义系统的影响 下一篇:第一次误区扫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