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时间:2022-08-04 10:04:10

村镇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摘 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成立村镇银行,是为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存在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村镇银行的成立对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地区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研究其风险控制机制尤为重要。本文根据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要求,通过对汇通村镇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及行业风险这几类风险的分析,从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考核问责和风险管理文化等制约因素方面,就汇通村镇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功能发挥的提升,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风险;控制机制

截止2011年底,我国村镇银行数量已超过700家,这说明我国村镇银行进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当然,这也意味着随着村镇银行业务的逐步扩张,风险控制问题也将成为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而必须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银监会2009年12月印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3-5年内按照“树立―规划―建设―提高”的路径,分类制定风险控制机制建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逐步完善风险控制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这表明监管当局对加快村镇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换,建立风险控制长效机制的高度重视。因此,对我国村镇银行风险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汇通村镇银行的风险现状进行剖析,针对汇通村镇银行在风险控制机制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进一步发展村镇银行风险控制研究的理论,对中国未来村镇银行风险控制的具体实践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一、汇通村镇银行的基本情况

汇通村镇银行成立于2007年3月16日,由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发起,注册资本金1800万元,其中主发起行占55.5%,3家法人股东占36.1%,10名自然人占比8.3%。汇通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紧密结合泾川当地经济实际,信贷业务在满足农户小额贷款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个体工商户、种养殖业大户、专业户等客户信贷业务,主动开展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营销,改善服务方式,充分发掘和培育客户群体,力争每年有较大的新增贷款用于服务“三农”。截至2010年末,该行吸收存款余额5,047.3万元,发放贷款余额3,750.05万元。汇通村镇银行自成立后,从组织体系、内部控制、考核评价体系、风险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初步建立起风险控制体系。但是,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并且没有可以借鉴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控制机制的健全性和执行的有效性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风险控制上还处于不断的探索完善阶段。

二、汇通村镇银行面临的风险现状

(一) 信用风险

汇通村镇银行以存贷业务为主营业务,信用风险是其要面临的主要风险,其控制信用风险的任务艰巨。汇通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泾川县域内的主导产业――农业,以及靠此行业为生的弱势群体――农民,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又较弱,在我国农业保险体系还普遍不发达的情况下,汇通银行的信贷业务必然面临着严重的风险隐患。并且随着金融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当地农村融资需求的旺盛,面向乡镇企业和信用状况较差农户的贷款也将成为汇通村镇银行的重要业务,因此应该探求对信用风险加以有效控制的风险控制模式。

(二)流动性风险

汇通村镇银行作为首批试点村镇银行,吸收存款难度大,存款来源不足。与有限的存款来源相比,泾川县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地区融资需求旺盛。汇通村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一方面追求经营的可持续性,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贷款和投资活动;另一方面该银行由于存款的有限和负债的不稳定又要求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来应付经营过程中的流动性资金需要。这样就使得汇通村镇银行存在着明显的存贷缺口,加大了流动性风险。此外,汇通村镇银行以农业作为主要服务行业,农业经营周期多为春种秋收,相对应的贷款即为春贷秋还,存贷款时间集中度也较高,汇通村镇银行一般在年初储蓄存款较少,到年底会有很大的增加,一年内短期储蓄存款的变动较大。这样的存贷款需求结构也极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三)操作风险

汇通村镇银行的人员组成是大股东选派行长、前中后台工作人员当地招聘,经短期培训后上岗。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操作风险大。柜台操作人员和信贷人员学历较低,素质不高,对操作风险的涵义缺乏把握,注重表面现象。而且,由于汇通村镇银行业务较新,资金少,网点单一,要沿用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原有的风险控制机制必然存在困难,其所形成的本银行特有的风险控制机制,使得员工缺乏风险控制的整体把握能力,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前台操作人员都难以认清信贷业务操作中风险重点。各类监管部门对村镇银行的监管不够,也容易产生操作风险。

(四)行业风险

汇通村镇银行由于其特殊的服务对象定位,其目标客户重点定位在泾川县辖14个乡镇的广大村民群体和中小乡镇企业,而这一庞大的客户群体,主要以农业、畜牧业、养殖业为生,所以致使汇通银行面临着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的特殊的农业生产风险。泾川县是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县,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近年来,高温干旱、扬沙浮尘、暴雨冰雹、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7年1-5月份遭受60年不遇的持续干旱,7月下旬连续三次遭受特大暴雨洪水灾害,2008年1-2月份又遭受持续降雪降温和冰冻灾害,2010年全县范围内养殖业都发生了大规模的猪、牛等牲畜口蹄疫传染病事件,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变幻无常的气候条件,对粮食增产、动植物养殖带来的重大损失。这些突发事件给银行贷款造成很大的违约风险。

三、汇通村镇银行风险控制机制改进建议

为了不断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加快其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换步伐,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银监会于2009年12月底公布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明确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因此,汇通村镇银行也应按照《指引》要求,考虑自身组织体系、评价考核以及风险管理文化等方面的缺陷,积极改进,力求在汇通银行内部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尤其加强对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防控,以实现汇通村镇银行的可持续经营。

(一)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防范和化解金融机构风险的主体首先应是金融机构自身,其自身良好的股权结构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汇通村镇银行应采取措施完善其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机制,以加强风险监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改善股本设置

从汇通村镇银行的运行现状来看,股权高度集中在主控股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使得该银行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这样一来,其他股东的风险管理意识很难调动起来,严重影响着汇通村镇银行的发展。鉴于汇通村镇银行股权设置过于集中的问题,该银行应在股权相对集中的基础上相对分散,使得股份制优势得以发挥,解决该银行内部监督不足的问题。汇通村镇银行还应吸引当地政府、企业、银行和个人投资者入股,促使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进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分散基础上的相互制衡。

2.建立系统全面的风险管理架构

目前汇通村镇银行按照其《贷款管理办法》实行审批分离、集中决策的贷款管理制度。按照该办法的规定,信贷员完成贷前调查和贷款评审后,提交本行贷审会集体审议决策,贷审会将审议结果报行长审批。汇通村镇银行贷审会进行审贷决策,但由于人才、资源、沟通的不足,贷审会管理效果不佳,缺乏运行支撑,而且作为信贷审批的专门委员会,本应该负责集中和协调各种风险,目前该职能未得到有效发挥(见图1)。

所以该行应尽快建立由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构成的决策体系,风险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构成的执行体系,内外部监管部门、监事会和审计部门构成的监督体系,形成统一管理、分层授权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二)建立绩效考核评级体系和问责制度

汇通村镇银行目前有9名工作人员,人员大多是应届毕业生,从业经验不足,业务技能,专业知识和风险防控能力都还较低。这种人员构成严重影响了该行的风险控制能力。由于这种人员组成结构,造成该行人力资源不足,素质参差不齐,未建立起明确的以风险控制为目标的激励约束和问责制度。此外,汇通村镇银行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考核,看重存贷款数量,致使员工为争夺和留住客户进行违规操作,发放关系型贷款,这种行为已成为一种潜在的行动准则。

所以,鉴于该银行绩效考核机制执行的不足,在目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经营环境复杂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更好的发挥绩效考评的激励约束作用。明确各岗位业绩指标,这应包括关键业绩指标,比如存贷款增长率、利息清缴情况、优质客户数量等。应该对每一位员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绩效考核的量化结果作为依据,实施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培植风险管理文化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该建立以风险为本的企业文化,树立依法合规、稳健审慎、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制定员工行为准则与职业操守,制定企业文化实施方案,在本银行内严格实施。目前,汇通村镇银行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方面还处于初期尝试阶段,风险管理文化作用的发挥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汇通村镇银行应积极宣传其“三农”服务的本色,向社会灌输其合法经营和持续经营的能力,消除人们对其误解,提高吸引力。其次,汇通村镇银行还应通过组织风险管理专业培训、召开风险管理工作座谈会等形式,构建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文化,形成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向全体员工广泛宣讲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知识、规范和标准,使平衡风险和收益等理念成为汇通银行和员工一致的价值观,真正使风险管理文化成为促进银行发展的动力。最后,汇通村镇银行应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和实施绩效考核,将风险管理文化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只有将风险管理的价值理念固化到每一条规章制度中,员工严格遵守,并辅以合规和绩效考核,才可能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忠永,朱乾宇.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问题[J].银行家,2008(11).

[2]刘津慧,唐青生.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J].时代金融,2009(6).

[3]李敏.资金瓶颈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为例[J].农业经济,2011(1).

[4]赵志刚,巴曙松.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J].新金融.2011(1).

[5]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为例[J].货币银行.2011(5).

作者简介:景小娟(1986―),女,甘肃平凉人,兰州大学金融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市场运行与管理。

上一篇:转移利润型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利益影响的博弈... 下一篇: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