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教育应注重实践

时间:2022-08-04 08:59:18

浅谈声乐教育应注重实践

摘要:文章从高师声乐教学现状重课堂教学不注重艺术实践、重理论不注重演唱实践来阐述声乐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求发展的教改尝试。

关键词:社会实践;教学相长;声乐艺术平民化

中图分类号:J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26-01

一、高师的声乐教学现状

(一)生源问题与条件基础

高师的生源结构相对复杂:有的来自东部有的来自西部;有的来自城镇有的来自乡村;有的来自普高的音乐班也有的来自中等艺术学校。这样的差异非常客观地导致了学生声乐基础的不同。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又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即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进行扩招,发挥办学潜力,提高办学效益,促进高校的发展亦是无可厚非。但在无形中,降低专业和文化考试的录取线,致使相当数量的新生素质偏低,基础悬殊相差更大。

(二)课堂现状

由于学生的基础问题,加上教学所需的软硬件建设尚处滞后状态,也给老师在教学中带来一定的难度。培养高师学生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平等地看待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以传播、传承本土的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并用自己正确的音乐观念去影响成百上千的学生。这是笔者“以人为本”的声乐教学宗旨。

相对而言,声乐教学较为轻松一点。一般都是采取小组课的形式。根据学生的本身条件,挑选曲目和讲解内容。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的声乐教学都是采取室内教学,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也只有每学期的两次考试,期中期末各一次。有些师范类高校的音乐系是每学期期末一次。声乐考试时,上台以独唱的形式,按照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指导教师要求,演唱独唱歌曲,再由声乐教师统一打分。

二、在实践中求发展的教改尝试

作为一名学习音乐的高师学生,必须要具备“唱、弹”等基本功。笔者在教学中就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方法上给他们启发,并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同时让部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教自学,由教促学、由学促教,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社会实践——“踏歌行”系列活动

活动源自一个学生的毕业个人声乐专场。在筹办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个人能力尽量创造条件,包括舞台策划、服装处理、灯光音响,而且演出反响极好。无论是观者还是表演者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自后,便衍生策划了“踏歌行”系列演出计划。我们走进社区,走进福利院,走进部队。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因为要有演出机会,课堂学习非常认真仔细,不需要老师要求,自行加大训练强度和练习时间。

(二)即席演唱

在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预习,熟练掌握歌曲,再进行诠释、辅导。主要原因是生源扩招的不稳定因素和为了节约课时资源。笔者在教学中,从低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把预习的部分拿到课堂上来讲。对程度浅的学生加快学习进度。很多教师的理念是多唱,笔者认为多唱不如精唱。把发声练习都作为歌曲来唱,低年级多唱古典作品,便于理解和感受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高年级要求完成作业的同时尝试即席演唱现代、当代作品,摆脱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感。这样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对节奏、速度、音准、视唱能力、诠释作品的能力明显高过其他学生,自学能力大大增强。

三、声乐实践教学的优点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上说,“自己找到的路比别人领导走的路更为记忆深刻”。以高师声乐课的教学而言,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比单纯地听老师讲解、指导,对方法的掌握要更透彻,记忆也更为深刻。让学生在互动、实践的过程中尽其所能地了解歌曲的深度,学得更仔细。因为要上台表演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大量的练习、反复的推敲、作品的理解)。采取观摩形式的“交流讨论法”。相互启发、思维碰撞,不断激发出新方案,通过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更好地从实质上持久扎实地把握学习方法。

(二)锻炼了学生的技能

笔者通过“艺术实践”这种新思路的教学,初步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分析作品与表达作品的技能和课堂讲解的教学能力。使学生在提高自身声乐水平的同时又具备了讲授、提问、练习等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基础音乐教学或是成为专业演员构筑了坚实的平台。

四、结语

通过这一类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相长活动,学生对学习声乐、学好声乐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信心,声乐水平更是有了极大的提高。通过各种锻炼,不仅为一名师范生的课堂讲授能力奠定了基础,更为其踏上音乐学习新道路架起了桥梁,增强了个人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晋玮,李晋瑗编写.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

上一篇:浅谈俄罗斯钢琴教育者在中国的教学特点 下一篇: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之间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