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分层教学初探

时间:2022-08-04 06:45:04

农村小学科学分层教学初探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如何教好这门学科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农村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在某种程度上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了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平台。下面谈谈自己在分层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不同层次,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相应的学生使用。如:把教学目标确定为“达纲目标、提高目标、高水平目标”。其中“达纲目标”是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是全部学生必须达到的,在教学中可以供成绩相对较差学生使用。“提高目标”重点供一般学生使用。“高水平目标”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重点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训练其严密的思维能力。例如,未来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电》的第二课《点亮小灯泡》,我设计如下的分层教学目标:

达纲目标: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提高目标:1.连接简单电路。2.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高水平目标: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二、备课分层

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反复阅读教材、熟悉教材、研究教材,备课做到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到实验的准备、实验的分组操作,都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相适应。

三、课堂教学分层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不同,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操作过程。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分层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知识的结构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验操作分层

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怎样使实验教学跟探究性学习融合起来,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发展成更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是摆在每个小学科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我认为实验操作分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在实验中,根据不同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操作能力进行分层实验,可以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

例如:在《点亮小灯泡》这一课的实验中,我在学生进行简单连接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发现男孩子对实验的兴趣、操作能力比女孩子强,所以,在点亮更多的灯泡的实验中,我将胆大、心细、动手操作能力强的男孩子分成A层,胆大、心细、动手操作能力强女孩子和剩余的男孩子分成B层,剩余的女孩子分成C层,进行点亮更多的小灯泡的实验。实验交流汇报的顺序是:C层、B层、A层,在汇报实验探究过程中,层层递进。C层的同学听了B层、A层同学的汇报,找出了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

五、实施实践活动分层

在科学课程学习中,我非常重视将课堂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组织学生自由地组成课外学习小组,把生活中的小问题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合作探究。如在四年级科学《溶解》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布置的课外实践活动是:A层学生在家中做食用油,在水中的溶解实验;B层学生在家中做醋、食用碱、在水中的溶解实验;C层学生在家中做红糖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学生在家中认真的做了实验,在汇报中B层、C层学生、对A层学生汇报的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提出异议,他们认为把食用油放入水中,不会出现沉淀物,没有沉淀物,就应该是溶解了。A层学生的学生说,他们在做食用油在水中的溶解实验时,发现食用油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怎么搅拌都不能与水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他们还发现同样重的水和食用油装在同样大的容器中,食用油的液面比水的液面高,根据这种现象,得出食用油比水轻,所以食用油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这个实验表明判断某种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不光要看有没有沉淀物,还要看有没有漂浮物。通过实验、交流、激发了B层、C层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回家进行了A层学生做的做食用油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到校后高兴的告诉我,老师食用油真的漂浮在水面上。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17

上一篇:给学生留点儿空间 下一篇:让高中政治在“无意注意”的作用下翱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