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责任

时间:2022-08-04 04:36:28

浅析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责任

摘要:公司的成立和存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公司资本,而形成公司资本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是股东出资。但在我国,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情形屡见不鲜,严重侵害了其他股东、公司和公司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由此引发的诉讼也层出不穷。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动因来入手,分析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对公司本身、公司其他股东和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的性质与承担形式,并结合最高院出台的《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中关于股东违反出资义务方面的规定进行理解和剖析。

关键词:出资义务;民事责任;瑕疵出资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121-03

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股东出资构成的公司资本,是公司正常经营的保障。股东能否确保出资义务的履行,对公司本身、公司其他股东以及公司债权人都十分重要。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公司法》对旧的《公司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完善了原有的资本制度,提高了股东出资义务履行的自由度,鼓励用社会资源来创造财富。然而放宽了股东出资义务履行的同时,使得股东违反出资义务更具有了可乘之机,由于滞后的法律法规,加之新《公司法》对股东违反出资义务规定的过于简单和概括,导致实践中出现了日趋普遍且形式多样化的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行为。特别在这几年,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案件更是迅速增多,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结合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颁布了《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为《公司法》解释(三)),明确了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民事责任及相关救济方式,本文就结合《公司法》解释(三)浅谈自己关于股东违反出资义务方面的看法和意见。

一、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动因

观察学习国外的公司法的一些规定,关于出资的问题大多涉及得不多,但是我国公司法,特别是这一次的《公司法》解释(三),很多内容都是关于出资义务的规定。而司法解释在某种程度上是带有经验和实践理性色彩的,所以可以得知,在现实中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情况是十分严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这就要分析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动因了。

笔者认为是我们所特有的背景(或者说是国情),导致实际上对于公司的设立一直比较严,从老公司法一直到新公司法关于公司的条件是苛刻的。那么因此它对于商业需求的满足上来说存在一个问题,因此实践当中总有一种冲动怎么样去突破法律上规定的过于苛刻的这种实体性条件而实现自己成立公司,利用公司从事营业的目的。这是一个原因,而且中国社会里面盛行着一个大资本的观念,比如政府招标采购的过程当中经常提到若要企业名单列入到政府招标采购的名单里面,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必须达到足够的规模。可是对于这个企业运营来说呢,它可能用不到这样的规模。因此无论是从公司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我们现代的社会氛围来看,都有一个大资本的需求。那么这种情况之下就有一个叫作违反出资义务的冲动,这种冲动就表现为通过少出资的方式或是抽逃出资的方式来逃避对公司的出资义务。

二、违反出资义务股东的责任性质分析

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确保公司资本的充实,法律规定了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其中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是违反出资义务股东对国家承担的责任,对受害人并没有直接的帮助,所以在公司法层面上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其民事责任。

股东违反出资义务会对公司、其他股东、债权人等造成不同性质的责任,所以下面在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责任性质和责任承担进行分析时会根据受害主体的不同来讨论。

(一)违反出资义务股东对公司承担责任的性质

公司的资本由股东的出资构成,这是公司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保障,出资义务是股东最基本的义务。因此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就应该首先对公司承担责任,关于此种责任的性质,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有违约责任说、违约与侵权责任共存说。

违约责任观点的出发点是公司契约说[1],发起人共同出资成立公司,股东的出资义务作为重要条款载于发起人协议,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就是对约定义务的违反,应对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违约与侵权责任共存说是以公司成立时间为标准来划分股东违反出资义务责任性质的,股东在公司设立阶段违反出资义务并一直持续到公司成立后,那这种行为一方面是对契约的违反,另一方面也侵害了公司的财产,是一种违约责任和侵权的竞合。公司成立后,股东的有效出资已经成为公司的独立财产,股东抽逃出资是对公司财产权的侵害,此时的责任性质为侵权责任。

上述两种学说都是从民法角度来进行分析的,虽然民商事法律之间具有共性,但《公司法》毕竟是调整公司领域的特别法,因此,笔者认为这种责任性质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法责任。

(二)违反出资义务股东对其他股东承担责任的性质

公司设立是共同行为,是发起人基于意思表示一致而产生的,发起人协议或者基于发起人意思而拟定的公司章程是意思表示一致的证据。而这种因意思自治和彼此间的信赖利益而拟定的协议或公司章程是具有契约性的。公司章程是股东在设立公司时必须签订的文件,其中必须记载的事项就包括股东的出资方式及出资额。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即是对事先发起股东约定的违反,是对其他股东信赖的背弃。因此,笔者认为违反出资义务股东对其他股东所承担的责任性质应该是违约责任。

(三)违反出资义务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的性质

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法律制度的两大基石[2]。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股东对公司外的第三人并不承担任何责任,但是股东有限责任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股东如实缴纳了其所认缴的出资,一旦股东违反出资义务,而公司的自有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便会跳出有限责任的范围去承担对债权人的责任。而对于该责任的性质,学者之间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赞同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即违反出资义务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的性质应为侵权责任。但即便是认定为侵权责任,仍有争议。

三、违反出资义务股东的责任承担

(一)违反出资义务股东对公司承担责任的形式

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应对公司承担多方面的责任,例如实际履行、补缴差额、交付替代物、赔偿利息、赔偿损害等,另外还有对股东权利的限制和除权等特殊的责任承担形式。在股东根本未履行出资义务时,其对公司的责任形式主要是补缴责任、损害赔偿和股东权利的失权。股东出资不实对公司应承担未出资补缴责任。而出资不实的情况只可能发生在现物出资场合,在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以实物出资,向公司履行出资补缴责任时,出资的实物价值发生贬值,那贬值部分股东是否还要补缴?若股东违反出资义务主观上是故意或重大过失,则股东应当承担相应的风险,即补缴贬值部分。而相反,如果出资实物增值,股东仍应当将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给公司,增值部分归公司所有[3]。

(二)违反出资义务股东对其他股东承担责任的形式

根据上文违约股东对其他股东承担的责任属于违约责任的论述,在确定责任形式时就应当首先参照合同法的规定,但是违反出资义务的违约责任毕竟是在公司制度实践中发生的责任,具有商法上的特殊性,因此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责任形式包括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从目前实践中观察,在发生违反出资义务时,守约股东很难举证因为违约股东违约出资而导致的损失,明智的做法是在发起人协议中约定违约金条款,在发生违约出资时依协议适用。总之,在公司成立后,若违反出资义务股东给其他足额出资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害。

(三)公司债权人的救济途径

我国合同法相关司法解释明确债权人提起代位诉讼的条件,公司债权人完全可以基于代位权追究股东责任。债权人另外一条救济途径,是提起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诉。其适用场合包括公司资本明显不足、利用公司回避合同义务、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以及公司人格形骸化[4],但是公司法人格否认之诉的适用条件十分严格,如果没有造成第三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失,没有严重影响利益的平衡,则不能适用,在运用时应采取谨慎的态度。

我国《公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规定:“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由此可见,为了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5],我国已经明确规定公司债权人可以要求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四、其他责任主体的民事责任

(一)董事责任

现代公司制度实行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对公司享有实际控制权的事实上是公司董事。董事在公司成立时有义务监督股东及时足额地缴纳出资,来确保公司资本的充实,将承担资本充实责任的主体扩大到公司成立时的董事已经成为公司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体现之一。

(二)瑕疵股权受让股东的责任

瑕疵股权受让股东是指在股东违反出资义务时转让股权时的受让人。通常引发瑕疵股权转让纠纷的重要原因是瑕疵出资相关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也就是其是否应当承担转让股东的足额资本责任、对公司债权人在出资范围内的责任或其他损害赔偿责任的问题。关于违反出资义务股东股权转让情形下的责任承担,公司立法和司法解释均未做明确规定,学界和实务界亦未达成共识。围绕瑕疵股权转让后瑕疵出资相关责任的承担问题,主要存在四种观点:出让股东完全承担责任说、受让股东完全承担责任说、出让股东和受让股东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说、根据受让股东善意与否确定瑕疵出资责任的承担主体说。

(三)代垫资金第三人在代垫资金范围内的补充赔偿责任

在实务中已经出现了第三人替股东代垫资金以求通过验资的案例,这次的司法解释将有力打击实务中出现的代垫资金非法行为。但是仍然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例如实践中大多出现借款验资后又抽逃出资予以归还的情形。如果出借人不知实情,则不能认定为是代垫资金的形式;如果是在借据或者票据上写明了用途为验资,则这时候应认定为约定以代垫资金形式协助。

五、对《公司法》解释(三)有关出资义务法条的理解与评析

为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对违反出资义务股东的责任追究问题,《公司法》解释(三)从第6条到21条,对股东出资及出资责任做了大量的规定,其内容涉及了对是否适当履行出资义务的认定(如第7条、第8条、第9条、第10条等)、对违反出资义务股东的责任追究(如第12条、第13条、第14条等)、对违反出资义务股东的权利限制以及失权(第17条、第18条)、违反出资义务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第20条)。可以说,自《公司法》颁布以来《公司法》解释(三)是对股东出资制度规定得最为充分的,但是也会存在一些让人思考的地方。

(一)明晰了股东与公司的关系,改正了1993年公司法以来的一个错误

1993年的公司法第25条第2款当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规定:股东不按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该法条事实上在出资的问题上并没有构造出一个股东和公司之间的关系,而是构造了一个股东和股东之间的关系。2005年公司法对此做了一个微调,新公司法当中在第28条第2款当中做了一个补救性的安排,对原来第25条第2款做了一个延伸。法条中表述股东不按前款规定缴纳出资额的除应向公司足额缴纳以外还应当向以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这实际上是两个法律关系下的责任,一个是对公司承担的责任,另一个是对另外的股东承担责任。在《公司法》解释(三)的第22条当中,在欠缴出资的纠纷案件当中,原告是公司,被告是欠缴公司的股东,其他的股东为第三人。这样基本结构就清楚了,实际上真正的欠缴出资这个事实的受害者是公司,欠缴出资的股东是被告,其他的足额缴纳出资的人是第三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把旧法中存在的不当和错误进行清理,实际上是一个法律进步或者是法律观念转变的一个非常大的过程。

(二)关于合同相对性的理解与把握

合同法的基本精神与原则所在是合同的相对性,当代各国构建其合同法律制度体系不以此为基调。尽管如此,合同法中仍然有突破合同相对性的例外规定,例如代位权制度、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撤销权制度等。但在公司法之中,合同的相对性的程度应当怎样去把握?在《公司法》解释(三)之中,公司债权人可以未出资股东、股权受让人需要对转让人的出资对外承担连带负责、公司高管要与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这些都突破了合同的相对性,而合同相对性在公司法中是否应当得到遵循,或者应当在多大程度上被遵循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对债权人的过度保护

《公司法》解释(三)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意图非常明显。其中第13条规定了公司债权人请求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本息范围内对不能清偿的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问题;第14条第2款规定了公司债权人有权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范围内承担责任;第15条规定了第三人代垫资金的相关问题;第20条规定了股东在违反出资义务的情况下不得以诉讼时效为由对抗未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人。由以上的司法解释可以看出,这里给债权人提供了无限保护的一个环境,其中部分司法解释条文为了保护公司债权人,突破了现有的公司法和合同法的理论体系。但是在正常的商业活动中债权本身就是风险的一种,是否可以为了保护债权人而忽视市场的本质,突破其他的规定?所以对债权人提供保护的程度大小是值得思考的。

(四)强制性规定增多

在本次《公司法》解释(三)中,虽然并未对新公司法进行彻底修正,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显示出了《公司法》在司法实践中,对加强公司资本管理的实际需求。

这种管理的强制性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例如强制规定股东的出资必须完整,不得有瑕疵,而且股东不得有抽逃出资的行为。规定在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情况下可以要求瑕疵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股东补足资本,与此同时可以限制上述股东的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权利(第17条)甚至经决议对其除名(第18条)。《公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14条、第19条、第20条以及第27条都明确提出了债权人可以要求该股东承担出资不实或抽逃出资的责任。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公司法》解释(三)加强了对公司的强制性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还不能确认这种强制性措施是否切实有效,但至少实践经验表明了对强制性规定的需求。

六、结语

本文既有对原《公司法》规定中出现的立法的反思、又有对《公司法》解释(三)对完善立法精神的赞许,同时从个人视角出发对其合理性及完善性提出了质疑。笔者见解可能有些简单和片面,亦希望能对公司法的立法完善起到些微作用。《公司法》解释(三)是公司法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公司法现代化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左传卫.股东出资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2]刘俊海.公司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朱黎霞.试论违反出资义务民事责任之承担――兼评最高院关于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征求意见稿)之第三部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4]张伟.我国股东出资瑕疵的法律规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5]宋晓明,张勇健,杜军.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11,(5).

上一篇: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下一篇:土地革命时期文艺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