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视野中的儿童参与状况调查

时间:2022-08-04 03:59:12

家长视野中的儿童参与状况调查

[摘要]为了探索青少年家长对上海市儿童参与状况的理解,本研究对1083名35―50岁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约一半的家长了解儿童参与权;儿童参与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学校和社区,但是,儿童参与家庭重大决策的机会很少,家长对儿童参与学校活动的期望高于现实,社区活动通常由成人决定;家长认为儿童参与的平均年龄为12―13岁;家长不同程度地支持儿童参与各种相关活动。儿童参与的进展需要宣传和培训、家长支持、成人的责任、参与文化。

[关键词]儿童参与权;儿童参与;家庭参与

一、引言

儿童参与家庭生活是儿童参与权实现的坚实内容。为了确保儿童在家庭中的权利,除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下简称CRC)的相关条款,一些国家的法律条文也做了明确规定。例如,西班牙对儿童的法律保护条款第9条提出,儿童在家庭中享有被聆听的权利。而《欧洲的儿童政策》第4条指出儿童作为有权利的个体,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事务(Ochaita等,1997)。欧洲儿童权利实施公约(2001)要求签约国赋予儿童在家庭程序中的程序权,包括让有充分理解能力的儿童获得相关信息、得到咨询、发表意见、就相关决策可能的结果得到解释的权利等,儿童也有权申请特别的监护人代表他/她自己的意见等。

儿童参与家庭生活是为儿童参与社会生活做好准备(Tomanovic,2000)。如果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决策都很困难,那么在影响儿童生活的重大决策方面以及发生危机时就更加困难了。家庭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社会子系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家庭活动等都会影响到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例如,家务活动的社会化价值有助于儿童责任感的发展,有利于儿童的成长与自主(Cohen,2001)。家长认真聆听儿童的声音,在儿童早期就让儿童合理的选择可以使儿童对自己的意见和人际关系更自信(Faber,1995)。让儿童参与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法(Gordon,1970),实施更民主的家庭决策(McGinnis&McGinnis,1982)会使儿童更有效地准备好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出选择,并支持他人也这样做。儿童不是被动的受影响者,相反是家庭的能动成员,与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影响。儿童参与家庭生活和决策,有利于促进家庭的和谐,也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和社会化。因此,家长除了照顾和保护孩子的主要责任外,也需要注意发展孩子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在家庭及其他社会领域中的角色价值观存在极大的文化差异。讨论儿童参与权时,许多研究表明家长的看法举足轻重,因为家庭中一般由家长来决定儿童权利能否实现(Ruck等,2002),家长是儿童利益在公共领域的全权代表,这种现象在工业化国家非常明显。文化差异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他们强调独立或相互依存方式的程度不同。在一种强调独立行为方式的文化中,儿童的自主和自足是受到重视的。与此相反,在重视相互依存的文化环境中,强调的是合作、顺从、非独断、对群体和家庭的忠诚(Prout,2000)。所以,家长如何看待儿童参与权将决定着家长如何来权衡养育儿童和发展儿童自主意识的关系,也影响到家庭中儿童参与的实现情况。国内近年来开展了关于如何实现儿童参与权的一系列讨论或活动,儿童和公众初步认识了儿童参与权。但是,如何促使儿童参与权的实现,尤其如何提高家庭的功能,为儿童构建良好的参与环境,还需要结合我国社会文化的特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提出具体的、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因此,本研究将对上海市的家长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家长对儿童参与权的看法以及儿童在家庭中的参与情况,推进儿童参与观念在家庭中的树立,提高家长和儿童对儿童参与的认识,确实推动儿童参与权利的落实,促进上海市儿童与上海社会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问卷

课题组在查阅文献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基本信息包括家长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项目信息涉及家长对儿童参与权理念的理解及态度,儿童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个领域的实际参与状况,家长对儿童参的看法和建议。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题,还有少量多项选择题和开放问题。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上海市1083名中学生家长,其中初、高中各三所。共收回问卷1183份。样本基本情况为:父亲占43.5%,母亲占56.5%,性别比率适中。年龄分布情况依次为40-45岁(47.1%)、35-40岁(23.82%),45-50岁(21.5%)。学历以高中或中专最多(36.6%),其余依次为大专(22.1%)、大学本科及以上(21.7%)、初中及以下(19.7%)。职业分布情况依次为职员(如公司职员、售货员、服务员)(30.5%)、专业人士(如教师、医生、律师、工程师、科研人员)(20.8%),企事业管理人员(如公司经理、厂长)(13.8%)、工人(14.1%)和农民(3.2%)。

(三)调查方法

家长问卷由各班主任讲清调查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之后,让学生转交家长填写,次日收回。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长对相关法律和儿童参与的了解状况

1.家长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状况

与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CRC,分别涉及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调查结果显示:家长知道最多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86.9%)和《未成年人保护条例》(73.9%),其次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6.9%),最少是CRC(29.1%)。

我们将家长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分为五级: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不太了解、不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了解程度呈正态分布(见图1),说明大部分家长对这两个法律的了解程度一般,非常了解和不了解的人数都很少;家长对CRC的了解程度呈偏态分布,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家长较多(52.2%)。

家长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途径大致是通过媒体(如读报、读杂志或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等),占75.8%;其次从亲人或其他人那里听说的(13.1%);参加各类培训(8.5%)及其他(2.7%)。另外,家长的学历与其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的程度呈正相关,这说明家长学历越高,对相关法律和理念的了解相对越多。

2.家长对儿童参与的了解状况

调查显示:家长对儿童参与权的了解也呈偏态分布,51.2%的家长听说过或者知道儿童参与权,其中,只有12.7%的家长认为他们了解或非常了解儿童参与权,约38.5%的家长表示了解程度一般,表示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有46.9%(注:1.9%为缺损)。可见,家长对儿童参与权的了

解总体上不够深入。家长了解儿童参与权的途径主要通过媒体(74.9%);其次是从亲人或其他人那里听说(14.4%),与CRC的了解途径相似。

我们将儿童参与方式分成五个等级:(1)由成人决定并指派儿童参与活动;(2)儿童对参与的活动提出意见,但成人没有采纳;(3)儿童对参与的活动提出意见,并得到成人的采纳;(4)儿童提出活动建议,和成人一起做出决定;(5)儿童自行组织活动,并邀请成人参与。从1至5的递增表明儿童参与程度不断增加。对于“什么是儿童参与”,家长选择最多的是“儿童提出活动建议,和成人一起做出决定”(4)(56.7%)接着依次为“儿童对参与的活动提出意见,并得到成人的采纳”(3)(53.2%)、“儿童自行组织活动,并邀请成人参与”(5)(37.6%)、“由成人决定并指派儿童参与活动”(1)(20.4%)和“儿童对参与的活动提出意见,但成人没有采纳”(1)(12.8%)。

(二)不同领域的儿童参与状况

1.家庭领域

调查问卷将与儿童相关的家庭领域分为四种:教育决策(如学校选择)、个人生活决策(如购买与儿童有关的物品)、家庭生活决策(如购买家庭用品、家庭的娱乐活动)以及家庭重大决策(如购房、搬迁)。对于儿童是否可以参与到这些方面,家长看法各不相同,72.7%的家长认为儿童可以参与到教育决策中,79.6%的家长认为儿童可以参与到儿童个人的生活决策,55.8%的家长认为儿童可以对家庭生活的决策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参与进来,而在家庭重大决策上只有28.5%的家长允许儿童参与。

家长对儿童参与家庭领域的看法如下(见图3)儿童在个人生活和教育决策的参与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儿童在家庭生活决策的参与程度呈现正态分布,儿童在家庭重大决策的参与程度呈现逐步递减趋势,50%左右的家长认为儿童可以以第三和第四种方式参与,40%的家长认为儿童可以采取第一种方式参与。

注: 1.由成人决定并指派儿童参与活动;2.儿童对参与的活动提出意见,但成人没有采纳;3.儿童对参与的活动提出意见,并得到成人的采纳;4.儿童提出活动建议,和成人一起做出决定;5.儿童自行组织活动,并邀请成人参与。以下同。

2.学校领域

调查问卷把学校领域中的儿童参与分为四种:课堂学习、班级管理(如班级选举)、学校社团和各类文娱活动(如乐团)以及学校管理(如学生评议、校纪校规的制定)。从家长对儿童参与学校活动的现状和期望比较(见图4)来看,两条趋势线几乎呈现平行,家长对四大学校活动方面的期望值明显高出现实状况,高出9-19%,说明家长对现在学校各种活动中的儿童参与现状与他们期望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家长认为儿童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班级管理与学校社团及各类文娱活动,但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均低于其他活动,现状和期望值都低于其他方面。总体上,大部分家长(约89.1%)表示支持儿童在学校中多参与各种活动。

相对于家庭中参与的情况,儿童在学校中的参与程度相对低一些(见图5)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学校社团和文娱活动中,儿童的参与方式依次为第一、三、四、五、二种方式;班级管理中,儿童的参与方式依次为第五、三、四、一、二种方式。

3.社区领域

调查问卷将社区活动分为公益活动、文娱活动和宣传活动。从家长赞成儿童参与社区活动的比例来看,依次为公益活动(72.2%)、文娱活动(41.5%)、宣传活动(39.7%)。儿童在社区公益活动、文娱活动和宣传活动中的参与方式十分相似(见图6),也就是说社区各种活动中的儿童参与情况基本相同,近70%的社区活动是事先由社区组织者安排好活动计划,再将活动任务分配给儿童(第一种方式)。相对于家庭和学校领域的儿童参与情况,儿童参与社区活动的总体情况不佳,儿童的自和决定权相对很少。

(三)儿童参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比较

从以上分析可见,不同领域和同一领域不同活动中的儿童参与方式不同,于是,我们进一步对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领域中的参与进行比较(如图7)。

图7显示:家庭中儿童参与的程度最高,只有15%是由家长安排活动,其次是学校,有40%有教师安排活动,社区参与程度最低,超过60%的活动由成人安排;另外四种实质性参与形式的分布趋势类似,顺序依次均为第三、四、五、一种。

(四)儿童参与的合适年龄

就儿童从什么年龄开始可以参与到各个领域的决策问题,调查问卷作了开放式提问。结果发现(见表1):家长认为儿童参与各种领域的平均年龄在12-13岁;但多数家长认为儿童在18岁可以参与家庭决策,6岁参与学校决策,16岁参与社区决策。

四、讨论与启示

(一)家长对CRC和儿童参与权的理解有待深入

调查结果显示,约一半的家长通过各种途径(主要是媒体)了解CRC和儿童参与权,表明家长还是比较关心与儿童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权利。近年来,上海在宣传、落实和发展儿童参与权方面已经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上海市妇联及其下属机构多次组织儿童参与权的培训,这些活动让许多从事社区儿童工作的人士了解儿童参与权。但是,有关培训活动较少直接指向家长,所以家长很少能从培训中对《儿童权利公约》和儿童参与权得到深入了解。家长对儿童参与形式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差异。从家长了解儿童参与权相关信息的途径分析来看,家长主要通过媒体(报纸、杂志或电视、广播、网络等)获得儿童参与权的相关知识,其他途径起的作用很小。

为了推动儿童参与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家长对儿童参与权了解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展开工作:第一,继续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更广泛的宣传,从广度上扩大家长对儿童参与权的了解。第二,借助社区资源,针对家长群体,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例如,家庭教育巡回报告、周末家长课堂、编印和分发家长教材、社区亲子活动等。这样,既能扩展家长对儿童参与的了解范围,也能加强家长对儿童参与的了解深度。

(二)家长支持和儿童参与

成人(包括家长)的赞成和支持儿童参与各种领域是儿童参与能否实现的一个关键问题。父母对儿童成熟的要求和家庭的温暖支持能够提高儿童的参与,而父母的控制则会减少儿童的参与(Gauvain&Susan,2000。西班牙的一项调查就显示,儿童在家庭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主要是因为西班牙父母的养育风格变得越来越有参与性,越来越民主(Alberdi,1995)。在我们的调查中,虽然上海的家长对于儿童参与权的认识不够深入,但在问及三大领域中儿童应该参与哪些活动时,大多数家长表示儿童应该参与不同领域的各种活动。有些领域(如学校)中,家长对儿童参与的期望高出现状,这说明家长对儿童参与的现状并不满意。

对于如何促进儿童参与,家长们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1)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多宣传

儿童参与理念;(2)学校、家庭和社区应该组织一些合适、具体、有针对性、多样性的活动,允许儿童尽可能多的参与活动的组织和策划;(3)培养儿童的参与意识以及独立自主的能力。这些都说明,家长已经认识到儿童参与对儿童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也意识到要为儿童参与提供一个更为合适的环境。根据家庭、社区和学校三个领域中儿童参与情况来看,家庭中儿童参与情况最好,进一步说明了家长已经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儿童参与。

我们的调查也证实,要推动儿童参与行动,家长的赞成和支持非常重要。家长的赞成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儿童参与的了解,因此,借助社区和学校对家长进行宣传和培训是必要的。

(三)儿童参与和成人的责任

根据对家庭、学校和社区三大领域中儿童参与情况分析发现:不同领域儿童参与的方式不同,同一领域中的不同方面儿童参与的方式不同,而成人支持儿童参与的程度也不同。目前,家庭中儿童参与情况最好,其次是学校,最后是社区。调查也表明,家长认为儿童参与的现状不够理想,期望儿童参与得更多。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多数家长认为儿童可以参与的实际年龄偏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那些年龄虽小但有主见能力的儿童的参与机会。对参与年龄的高估说明的可能是家长对儿童自主能力的低估,也就导致家长在决策过程中,以保护或代劳等理由,限制了儿童的自主机会。

儿童参与的意识随社会发展逐渐提高。一些研究和实践支持了儿童参与的可能性。Morrow在1998年的调查中显示,儿童意识到家庭中的决策可能是很复杂的一件事,但一些儿童认为自己能在家庭中发表意见,即使很年幼的儿童也能理解并讨论关于“权力”的问题。父母倾向于将个人事务(如发型和衣服的选择)看作是儿童个人的选择而不应有父母决定(Smetana&Asquith,1994),但父母可能在一些重大决策问题上容易忽视或否定儿童参与的能力。1994年和1996年的欧洲议会会议上,儿童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也表达了他们想要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热情(Ochaita,etal.,1997),这说明了儿童参与实现的可能性。2004年,上海市人大在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时,参与讨论的青少年发表意见踊跃。我们注意到,儿童虽然有参与的能力,但需要成人的认同和支持,因此,成人有责任让有主见能力的儿童能参与社会生活。

(四)儿童参与需要参与的文化

儿童参与需要一种共同的参与文化,而影响儿童参与的文化因素很多,包括家庭、社区、学校和儿童自身。首先,家长倾向于支持儿童参与其力所能及的、可以自我调控的活动中,例如个人生活决策、班级管理等,而不太赞成儿童参与诸如家庭重大决策、学校管理等对能力等要求较高的活动。家长与儿童之间缺乏儿童参与方面的交流,家长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儿童该参与的领域和方式,而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去考虑和倾听儿童的心声。儿童参与的家庭文化应该是一种温暖、倾听的氛围。其次,社区和学校在组织活动时或征求儿童意见时,应给儿童更多的自主机会,而非等一切安排妥当再告知儿童。最后,儿童自身发表意见的能力需要培养和提高。

上一篇:城市边缘青少年的犯罪预防 下一篇:大学生犯罪“网开一面”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