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加减汤剂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04 02:25:08

中药加减汤剂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加减汤剂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1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青毒素钠盐静滴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药加减汤剂治疗。结果:实验组疼痛消失及体温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关键词:中药加减汤剂;急性乳腺炎;临床分析

急性乳腺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导致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于哺乳期女性[1]。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胀痛、触及硬块,发热、畏寒,局部肿、红、热、痛, 白细胞升高。目前,急性乳腺炎患者通常采用消炎药物进行治疗,若部分患者久治不愈,则需通过手术切开排脓,这对患者的心理及身体均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笔者选择11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对其给予中药加减汤进行治疗,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经产妇15例,初产妇105例;年龄22~39岁,平均28.6±5.6岁;病程2~8d,平均病程4.12±2.5d。临床表现:110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胀痛,触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发热,片块状、条索状结节肿块,流出脓性或黄色分泌物,闭塞,或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将110例患者按照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对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400万U的青毒素钠盐加入1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治疗,2次/d。实验组给予中药加减汤剂,组成:30g金银花,15g夏枯草,10g冬葵子,15g当归,15g连翘,30g生甘草,15g野,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6g穿山甲。口干热甚者加30g生石膏(先煎);恶寒发热者加12g牛蒡子;便秘者加15g全瓜蒌;红肿硬严重者加10g皂角刺;体质虚弱者加60g黄芪。每日给予1剂,水煎分为两次温服。两组1个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疼痛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

1.3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评定。治愈:患者全身症状均消失,疮口愈合,肿块消失散。好转:患者全身症状均消失,疮口愈合或尚未愈合,局部肿痛明显改善。无效:以上疗效均未达到,形成乳漏或反复“传囊”。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x?检验,P

2结果

2.1两组疼痛消失及体温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疼痛消失及体温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疼痛消失及体温恢复情况对比(x±s)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两组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现代医学认为产后不清,抵抗力下降,或细菌俊袭,龟裂,逆行感染而致病。因乳汁丰富,使细菌生长及繁殖加速,乳癖积于,阻塞了乳腺管,败乳蓄积而导致了炎性肿块[3]。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该病的主要致病菌,其次为大肠肝菌及链球菌,其发病时热痛红肿明显。采取西医治疗时,通常是将淤积乳汁吸尽后,全身给予抗生素治疗,但大剂量的抗生素可以引发乳管内炎性结节,从而出现瘢痕结缔组织。此外,近来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得单一用药的效果欠佳,部分患者发展成脓肿而需手术治疗,但术后易弥散增生或反复复发,从而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急性乳腺炎属于“乳痈”的范畴,属胃经,属肝经,该病多由胃热壅滞,肝胃不和,肝气不疏所致。金银花专攻解毒清热,为疮家圣药;当归止痛活血通络;夏枯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连翘消肿散结,清热解毒,治乳痈肿痛;冬葵子下乳消胀;甘草补中益气,解毒清热;为解毒清热之要药。以上诸要合用,具有通、补、清的作用,共奏解毒清热、通络祛瘀之功。现代药理学认为,蒲公英能够有效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连翘能够抑制多种致病菌;夏枯草具有抗菌、消炎、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冬葵子具有催乳通便的功效;当归煎剂具有消炎、抗菌、镇痛的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疼痛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中药加减汤剂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治疗中可作为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 夏军山.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36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7):667-668.

[2] 安凤山,张涛.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121例[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2):53.

[3] 徐崇华,李晶.中药内外合治急性乳腺炎9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5):308-309.

作者简介:

曲荣芳(1971.10—),女,河北沧州人,汉,本科学历,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皮肤与美容专业。

上一篇: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病例分析 下一篇:一例疑难成人气管异物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