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有效策略的研究

时间:2022-08-04 01:48:43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有效策略的研究

【摘要】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第一线工作者应该具备与学生进行有效谈话的能力。文章解释了谈话的内涵,分析了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当前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存在缺少情感关怀、控制话语权、脱离生活实际、忽视学生长远发展的问题。提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有效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谈话方法,加强谈话技能等方面。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谈话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84-02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作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第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和运用谈话来表达感情、沟通思想。谈话成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桥梁,也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一、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1.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内涵

谈话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指交往双方以语言为中介所进行的交流或会谈。具体来说是指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就已经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关于学习的或有关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优点或缺点等某一方面问题所进行的专门的对话。谈话方式多种多样依据问题和目的之间的关系而定。从教育的角度看,谈话是交往双方基于理解的融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关系和意识。“没有了谈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谈话已完全超越了原初的语言学范围 ,进而具有了解释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意义。

2.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重要意义

辅导员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谈话工作的重要地位。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要与大学生全方位、全过程接触交流,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2]

辅导员做好谈话工作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的新特点。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做好谈话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1.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方式缺少情感关怀

现实的谈话过程中,多数辅导员常常充当“权威”的角色,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常常自觉或不自觉采用家长式的自我心态,对学生耳提面命,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谈话是平等真诚并带有情感的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交流。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等情感注入到谈话之中才能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感受到愉悦和欢快。这种少了情感注入的谈话致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形成一堵厚厚的墙,互不信任,关系紧张,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困难重重。[3]

2.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过程控制话语权

大多数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总是把持着话语权,学生只能被动的听和接受。辅导员坐在一边高谈阔论、掏心掏肺;一旁的学生低头不语、心不在焉。辅导员在谈话中处于优势和自主地位,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反而处于被控制和被支配的地位。谈话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态度、情感的互动交流和分享,并藉以达成思想的默契、意义的秉承。然而这种被辅导员的独白所取代的机械式灌输教育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根本不能彰显谈话的特性,更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效果只能使学生对辅导员所传递的思想停留在表面,造成学生知行脱节,还往往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3.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目前一些辅导员与学生进行谈话教育时,直接将书本上的政治理论灌输给学生,内容生硬抽象,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诸如集体生活、交往生活、情感生活、家庭生活和网络生活等方面关注不够。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与学生的谈话难以真正走近学生的内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内化为学生的政治信念与道德信念,外化为学生的政治觉悟与道德行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牛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因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谈话应与生活融为一体。

4.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目的忽视长远发展

多数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时只顾解决眼前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就事论事的表面现象。没出事,不谈话,出了事才针对问题本身进行谈话。没有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作详细的调查了解,常常出现没有确定谈话对象、谈话目的、谈话步骤就盲目开始谈话,这种随心所欲毫无准备的谈话导致了辅导员与学生的谈话收效甚微,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没有达到应有的影响力。谈话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三、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有效策略

1.辅导员要选择合适的谈话方法

注入情感,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教师要有体察学生情感反应的能力,使自己在情感上和理智上都能处于学生的地位,多为学生着想这种方法好比是师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可将教师和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联结起来,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日常的工作中。

积极倾听,建立互相信任的平台。谈话是一种双向交流,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单向的,比如,当学生在内心冲突较大、心理负担沉重,或受意外打击的情况下,他所需要的是心理能量的释放和情泄。这时候辅导员在谈话时更多的是做―个好的听众,要耐心听取对方的倾诉,在这种情况下,当―个好的听众是最重要的。[4]

引起共鸣,加深谈话中的理解。这种方法是指辅导员在谈话中要注意寻找与学生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可以是共同的看法、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爱好等。比如: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讲一些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上大学时对某件事的感受、自己喜欢的一些事物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讲述,激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共鸣,产生共同的人生感受,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取得良好的谈话效果。

适当留白,引起学生的深刻反思。这种方法是指谈话双方要注重对方观点的消化与吸收。学生对任何一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理解,以至最终内化为自身思想和行为都需要一个反复比较、鉴别的过程。因此,辅导员在与学生的谈话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要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不要急于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充分认识人的思想观念转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多给学生思考、比较、鉴别的时间和空间。

树立榜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在谈话时可选择好的榜样来激励鼓舞学生,使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使榜样的优良品质转化为自身品质。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榜样时要注意,榜样的优点既要胜过学生的优点,但又是可以学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榜样应该是公认的,具有权威性, 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榜样要有针对性,要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2.辅导员要加强谈话技能

谈话准备要充分。谈话前要了解此阶段大学生所具有的年龄特征。大学生大多处于18―24周岁,在智力方面,智能发展达到高峰,思维活跃、敏感,观察力显著提高。在情感方面,富有激情,充满热情。心理日趋成熟,生理以及自主自立意识逐渐确立,强调个体独立性。此阶段大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学业的好坏、他人的评价、与他人的关系、社会要求与自身情况的差距敏感。

谈话目的要明确。谈话前辅导员应该确定谈话对象,明确谈话目的,提前弄清谈话的时间、方向等问题。在谈话过程中,让谈话对象明白谈话目的勿兜圈子。有意识地引导谈话对象朝这个主题交谈,切勿让谈话变成聊天。否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嗦,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谈话方式要恰当。谈话方式要依题而定,对个别同学的问题要进行单独谈话,尤其涉及被谈话人隐私方面的问题或被谈话人不愿公开的问题则应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于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宜采用集体谈话的方法。

谈话言语要适当。辅导员的语言表达直接反映其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在谈话的语言运用上应因人而异,对性格粗鲁暴躁者,要采用心平气和,以柔克刚的语言;对有自卑倾向者,要采用热情和蔼的语言,以鼓励为主;对情绪执拗者,应采用严肃尖锐的语言,以批评为主。

谈话时机要准确。对学生中出现的有规律可循的问题,要把握好谈话时机,在可能发生问题前进行谈话。在一般情况下,当学生知错认错试图改变需要帮助时;当犯了错误已经自责需要谅解时;当骤遭不幸悲痛万分需要安慰时;当内心抑郁愁绪满怀需要排遣时;当取得成绩满心喜欢需要认同时;均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理想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谈话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也在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座心灵之桥,使教师更加关爱学生,使学生切身理解教师。谈话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辅导员在平日里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辅导员要善于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套经验,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42.

[2] 曲建武,吴云志.着力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J].高校理论战线,2006(9):39- 42.

[3] 王鲲.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方法运用及其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227.

[4] 于泳.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原则和方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5):132.

作者简介:

唐艳婷(1984-),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助教。

上一篇: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下一篇: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