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国古典园林

时间:2022-08-04 01:02:02

品味中国古典园林

摘 要:中国古典园林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其独到的设计手法赢得了世人的青睐。然而要真正的体会出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需如品茶一般,细细体会、慢慢回味,才能品出其妙不可言的味道。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品味;意境;文化

提到中国古典园林,我们常常会想到翘角的小亭,绿树屏风,悠然湖面,荷塘月色,曲折回廊……我们都会有同一种感受,就是“美”“有意境…有韵味…有味道”。那么到底它美在哪里?它的味道在哪里?如何体会它的味道呢?

1.中国古典园林的美是一种综合的效果,即整体的营造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思想不仅在于个体景物的美,而在于整体的布局与规划,以及不同景物的形态、材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桥上有亭,亭中有棋亭下有水,水中有鱼,池边有柳,柳旁植桃,墙边有竹,竹中有梅”是对中国古典园林整体造景手法的完美写照,景与景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整体联系。

2.它的美还在于意境的创造,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好的景观不但要视觉好看,更要能打动人。中国古典园林在“意境”方面的打造可谓把园林设计推到了极致。“境”指环境,可以造出来的物体或场面,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这里有两次意思,一是把环境当成安身之所。二是把环境当成抒情立意之所。而“意”则是指的是精神层面。指精神的,可以回味的一种感悟。可以指对园林景观的感情、态度以及对这一地区的文化理解注入到环境当中去;也可以指在特定的环境基础上园林给人的无限遐想,总之是“由景生情”是人思想层面的境界。

3.中国古典园林的美也在于“互借的关系”

郑板桥的“十芴茅庐,一方天井,修竹数杆,石笋数尺,其它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我独爱竹石,竹石亦爱我也。”其中有很多“互借”的关系,也正是由于这种互借关系由景生情,使人遐想联翩。另外,计成在《园冶》里也讲到“借景”。通过互借的借景手法可以营造氛围,使情景结合,使景更加“鲜活”。古人在这方面的处理一直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古人在建造园林的时候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注意整体的规划,除了园林本身以外还注意园林周边关系的处理。这一点也是我们后人所不能及的,例如“大唐芙蓉园”的建造,周围的借景居然是一幢幢高楼林立的大厦,虽然这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可长期这样下去是否会丧失我们西安的本土特色?

另外,古人的借景,讲究园林各个要素之间形成呼应关系。才能使欣赏者在风、雨、日、月之中为之所感染,形成“有伴”的忘我境界。

人们常说,好茶需要慢慢来品味,在我看来我好景也是要慢慢品味的,好的园林亦是如酒如茶让人陶醉,需要慢慢品味,细细体会,才能沉醉于园林意境当中,才能品到园林的真正味道。中国古典园林独特味道又该如何体会呢?还要看看郑板桥的那一段话:“十芴茅庐,一方天井,修竹数杆,石笋数尺,其它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我独爱竹石,竹石亦爱我也。”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却让我受益匪浅,顿悟中国古典园林的真谛。

这句话虽然很简短,却把中国古典园林的美提炼到了极致。细细品味我尝出了四种味道,我称之为“园林四味”。

首先,先品到的是“声”,风声、雨声、鸟语花香、天籁之音、地籁之音、潺潺流水、鸟鸣雀唱、田间蟋蟀、树上鸣蝉,总之来自于大自然的一切声音都可以为园林所用。如果你去过苏州园林,你就会知道,欣赏苏州园林的时候如果遇上下雨的话其实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是因为下雨的时候看苏州园林更别有味道。在绵绵细雨下绿色看起来更润,更青翠欲滴,映衬着微微翘起的亭子角,白墙、灰瓦、微波荡漾的湖面、沙沙细雨、雀唱鸟鸣、蟋蟀弹琴、虫儿歌唱……苏州园林在这个时候显得格外精巧典雅,虽然景色尽收眼底,却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祖先在设计园林的时候给我们留下的“声”的味道吧。

其次,品到的就是“影”。这里的“影”不单单指“影子”,这里的“影”可以来自天上、地下、水中的倒影、随风而动的树影、花影、翩翩起舞的蝶影……等等。“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其巧妙直至使中国古典园林在审美上更加让人回味无穷。著名的大理三塔就是运用“影”的美妙,使三塔在湖面不同的角度下可以映出“六塔”效果,至今都是一种奇观吸引着中外的众多游客;另外西子湖畔的“三潭映月”据说也是利用“影”的美妙变化,可使天上的月亮变成32个。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的伟大智慧,仅是一个“影”便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到了极致,甚至到现在,我们设计师还在学习古人“影”的运用,例如,商场门口大型不锈钢柱子的运用,可以反射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潮,就是一个中典型的“影”,它可以使商场街头显的个更加热闹、繁华,我们不得不感谢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大智慧。

再次,通过这段话品出中国园林的另一味就是“情”。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一个重要区别。西方园林讲究“唯理”,道路花坛基本都是几何形状,连树木都修成几何形状,一览无余。而中国园林却是“重情”。谈到中国古典园林,我们想到的都是迂回曲折、步移景异。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古代的文人墨客所到中国古典园林,都为其“情”所感染、所打动,甚至同样的人在不同的特定时期,如细雨绵绵、千里飘雪或者朝阳升起、夕阳西下……在不同的情景中结合游人不同的心情,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感染着游园的文人墨客,置身于好的园林当中能读出“诗情画意”来,用这些为园林所打动的“情”给我们不少古诗词文,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最后一“味”就是“伴”。这里的“伴”不单只具象的“伴”,可以是风、是雨、是日、是月、是影、是诗、是酒……可以是人造出来的“伴”,也可以是人心中所想的“伴”。故李白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经典诗句,意思是说,虽然他行单影只其实他并不觉得寂寞,即使是一个人在喝酒,其实也还有月亮和影子做伴,并不觉得冷清。当然,古人之所以能想象出这样的“伴”,还是因为有好的园林,好的景色,由景生情,真正能打动欣赏者才会给感悟出这么经典的诗句。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民族,这一点在造园上也有体现,并且成就了我们中国园林特有的美。

总之,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温文尔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很多东西,只要我们细细品味,都能耐人寻味,令人回味无穷。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犹如品茶,每个人都能品出不同的味道来,每个人都能体会出不同的感悟。作为一名设计师来说,要懂得去“品”园林的“味”,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风景园林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老子[M]四川:大学音像出版社2006

[3]园枝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4]中国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樊 丽,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

上一篇:浅谈环境壁画新发展 下一篇:浅析茶叶包装设计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