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有效衔接

时间:2022-08-03 10:41:13

夯实基础 有效衔接

【关键词】有效衔接;习惯;学法指导;难度适中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64-01

许多初中英语学习感觉良好的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有很多不适应,自信心也受到了打击。我认为,高一起始年级的教学一定要放低目标,降低要求,从基本抓起,夯实基础。

1.习惯培养从头抓起。

高中阶段,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助力学生的稳步发展,因而从入校时就要开始“定规矩”。例如,记笔记的习惯。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记笔记,记笔记可以深化学习内容,理清思路,增进记忆。尖子生往往善于记笔记,总是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很多学生在记笔记和听课之间不能平衡,总是顾此失彼。与之相适应的是整理笔记和错题的习惯。可以利用每节课的最后五分钟对重点词汇、例句、典型题目、好句子、错题等进行整理。其他如书写规范、大声朗读、定期复习等习惯也要尽早养成。

2.学法指导常抓不懈。

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自觉地接受、熟悉、进而掌握英语,使他们即使离开教师也能高效地学习英语,这就是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在注意指导“学”的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教”的方法,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例如,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策略,从语篇的角度出发做完型、阅读和任务型阅读。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课堂阅读,充分利用书本作为载体来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理解、识记、选择、猜词、分析、归纳、推论、评价、鉴赏等阅读能力,不能因为时间紧,课时少等原因而忽略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对语篇的理解。

当然,英语学习方法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进行有意识的学法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才会逐步形成。

3.知识点教学循序渐进。

很多教师会出现考前“赶进度,赶课时”的现象,常常抱怨“内容太多,课时不够”。他们的误区是:一,教材中的内容无一不处理。由于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不但不敢对教材进行删减,甚至课堂补充很多超纲内容,从而造成课时紧张、内容讲不透的后果。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大纲要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二,知识点讲解无一疏漏。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往往会把与某个单词相关的重要词组及用法从字典里一股脑儿地搬给W生,这种“字典式”罗列的讲解方式不但费时且效率不高。词汇教学应将重点放在高频词汇的处理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拓展,而不是让学生主次混淆,重点不分。三,语法教学过早归纳总结。例如,定语从句的讲解贯穿了整个模块一的三个单元的语法内容,第一单元Introduction to attributive clauses中的Relative pronouns有that,which,who,whom and whose;第二单元Relative adverbs有when,where and why;第三单元Non-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如果我们为了让学生树立高考意识,从高一就做“链接高考”题,那么不少学生会因为解题错误率高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另外,平常测试应该和学生学习内容紧密结合,紧扣教材,难度适中,而不能盲目模仿高考的题型及难度。只有让高一新生感觉学有所得,才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

上一篇:加速溶剂萃取法与索氏提取法对废线路板中二f英... 下一篇:老师,我能克隆一个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