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命题反观教学

时间:2022-10-28 12:58:17

由命题反观教学

【关键词】语文学习;备考;命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60-02

【作者简介】卢军,江苏省金湖县教师发展中心(江苏金湖,211600)教研室副主任,高级教师。

江苏省这两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全部采用客观性强的选择题,而且把语音、病句等这些需耗费大量时间死记硬背、生搬硬造的题目统统剔除,突出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增加民俗、传统节日等内容,我以为这是高考命题改革走上正确方向的一步;特别是2016年高考江苏卷第3、4、5题都遵循了语言能力的考查必须在具体语境中鲜活应用这个常识,使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失灵,突出了文化味、生活化、实用性、客观性原则,让语文学习和备考走向了多读书、善读书。

不可否认,近些年高考语文命题改革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繁琐死板、套路深重的题目却一直未见绝迹,围绕这些题目进行铺天盖地的应试训练仍在徒然消耗着青年学子和语文同仁的时间精力、智慧心血。欲观它山之石,请看我国台湾地区近年大学学科能力测试国文科的一些试题,或可“攻”我们语文高考试题命制之“玉”。(题中黑字体为正确选项)

例1.古人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或相关,如孟轲字子舆;或相反,如韩愈字退之。依此推论,则班固、许慎、王弼、朱熹四人的字依序应是:( )

(A)孟坚/叔重/辅嗣/元晦

(B)元晦/辅嗣/叔重/孟坚

(C)叔重/辅嗣/孟坚/元晦

(D)叔重/元晦/辅嗣/孟坚

这是2011年台湾地区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国文科的“文化常识”题。我们对此类题的考查,通常不是着眼于考查学生能力,而是强调对脱离具体语境知识点的记忆。而本题首先设置了一个友善的告知情境,对传统文化知识作了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诲,不仅让学生在考场上重新触摸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恒久温度,更考查了学生利用已有信息推断新知的实际应用能力,无需死记硬背、连蒙带猜,题目出得真是人文性、生本性兼具。

启发意义不仅限于此。我想到,应将语文知识与学生丰富的语文探索求知、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语文知识需要记忆,但更应该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让学生依靠理解、分析、应用等不同认知活动的整体支撑形成创造能力。复习备考也要突出这种认知的“综合性”,比如,复习名句续写,就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就题论题地一味要求“默写背诵”,而应将其与文化背景阐释、写作素材发掘、写作过程中的恰当引用相结合;复习成语,也不能仅仅围绕成语用法这个“考点”打转,而要把成语与传统文化、文言文知识、语法知识、表达情境和效果等结合。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即使到了高三也会充满求知创新的灵动气息。再看2014年的“古诗鉴赏题”:

例2.桃花因颜色鲜艳美丽,故诗人常借以比喻美丽的女子。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此喻义的选项是:( )

(A)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B)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此题情境性强、指向明确,阅读量大、意涵丰富。考意象、考修辞、考类比、考辨析、考判断、考鉴赏……内容要素包罗万象。会与不会,真懂假懂,界线分明,对错立判。反观我们,古诗鉴赏基本是围绕诗歌情感主旨和表现手法出2、3条主观表述题,命题答题容易陷入固定程式。不仅读懂多少在得分上难有显著区分,而且极易形成投机取巧的“骗分”套路。举一个常见例子:比喻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应试训练会反复强调此术语和相关答题技巧,于是此类题目中只要一出现比喻,甚至只是要求理解某个诗句的比喻义时,许多学生也会“本能”地答非所问,莫名其妙地写上“生动形象”。有应试“专家”甚至指出,只要按照他们研究出的答题秘籍,文章读不懂都不要紧,至多可能只会影响到其中一道与文章主旨有关的题目解答,其他的都有办法至少可“骗”一个“平均分”。语文被糟蹋成这样,岂止是学科的悲哀?

3.(2011年)以下为同一系列的三首小诗(录自林焕彰作品):

《椅子和我》

椅子,独自坐着/我站在它旁边/时间慢慢走过

《芦苇》

沉思/芦花/在秋风中/越摇越白

《我想到的》

熄了灯,我才开始发亮;/因为我想到的每一个字/都成了寒夜里的星星

这一系列组诗,最适合作为共同诗题的选项是:( )

(A)偶然的遭遇 (B)凄凉的晚景

(C)孤独的时刻 (D)虚掷的光阴

按照我们的所谓考点看,此题考查拟订标题?概括文意?提取信息?似乎都是,但又确乎都不是。我们总有强烈的“考点意识”。哪怕是对极富个性、强调体验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备考,也是搜索枯肠,罗列所谓考点来穷追猛打、肢解文本,生生要了语文的命!

这道题,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审美性和多义性,既考查单首小诗的多元理解,也考查对组诗系列的整体意会,片刻的感悟,微妙的差异,稍纵即逝的灵感,极其精准的瞬间把握……无不体现在选项特别是干扰项的巧妙精微的设计中。而我们,现代诗歌竟然成为不能触碰的考试“”。

例4.(2015年)阅读下文,关于宝钗的回答,最可能是希望:( )

王夫人:原是前儿他(金钏儿)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

宝钗: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A)追查金钏儿真正的死因

(B)勇于认错以免良心不安

(C)不要将金钏儿的死放在心上

(D)不必为金钏儿的意外而生气

这道题目形式活泼地考查文学鉴赏的最高能力――评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阅读想象之美,更能从文学中领略到人性的复杂,提升学生对文学形象的分析力和判断力,让真正多读书、善读书的学生顺利得分。反观我们的一些文学名著考查,似乎总是乐于纠缠鲁侍萍到底是“二十七年后”还是“三十年后”来到周公馆;葛朗台的三笔遗产到底来自岳母、外婆、外公还是岳母、外婆、妻子的外公这种琐碎而毫无意义的细节上(2012年、2013年江苏高考附加卷选择题选项)。请问:这种反文学的考试,除了硬逼学生远离语文之外还能得到什么?

台湾的国文题型,让我想到了命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问题。我认为,我们的语文主观表述题对知识能力考查的覆盖面和效益并不高,且随意性较大,其命制门槛也较低(许多学生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地仿套路编制)。

在高考阅卷体制、条件以及阅卷教师素质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增加客观试题比例,提高选择题命制的科学性和区分度,应该成为语文命题改革的重要方向。台湾国文科考试选择题命制既能体现语言语感准确精微的特性,又让答案妥帖无争议,值得我们特别借鉴。

上一篇:说“姣”与“娇” 下一篇:学生参与表现性评价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