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词语”与“词语的文化意义”研究

时间:2022-08-03 09:14:07

“文化词语”与“词语的文化意义”研究

摘 要: 依据先辈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文化词语”的不同定义,阐释了词语文化意义,认为:“文化词语”是指产生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只有文化意义,没有一般语言意义的词语。

关键词: 文化词语 词语的文化意义 定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跨文化交际学开始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许国璋先生于1982年在《现代外语》上率先发表了有关语言和文化的论文(胡文仲,1999)。而后随着跨文化研究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化词语”和“文化意义”的论文。在1994—2008年

“黄”,颜色词,但是由于大部分土地是黄色的,在以土地为主要生产原料的封建社会中,“黄色”与人民的生产生活乃至命运紧密相关起来,王族皇室便以此为专用色,以显其权贵,于是“黄色”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至尊至贵”。

“杨柳”本为植物名,同属落叶乔木或灌木。传说隋炀帝在运河两岸种植柳树,并御赐柳树姓杨,遂有“杨柳”之说。而《三辅黄图》有言:“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于是,“杨柳”成为“离别”的象征,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王德春,转引自吴友富,1998)。

类似“黄”、“杨柳”这样先有语言意义,而后又获得文化意义的词语是非常多的,如果把它们都归入文化词语,那么词语的这种分类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非文化词语是如此至少,这样的文化词语又如何进行研究?其实我们所关注的主要是词语的文化意义,而非文化词语。那么,什么样的词语才能算是文化词语呢?我赞同苏宝荣的观点:产生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只有文化意义,没有一般的语言意义,这样的词语可以称之为文化词语。如“华表”、“友于”、“闰”。常敬宇所说的直接反映文化的词语,如“龙”,部分来自文化典籍的词语及来自宗教的词语就可以归属于文化词语,而那些间接反映文化的词语,如“白”、“松”都不能算作文化词语。

由于辨别一个词语是否属于文化词语需要从它的渊源分析,需要训诂学和考据的本领,有时候我们是不太容易作出判断的。在现实的跨文化研究中,我们应该多多加以关注的并不是文化词语本身,而是词语的文化意义。黄金贵教授的《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从名称到实际内容其实分析的就是词语的文化意义,而不仅仅是文化词语的词义;戴卫平、裴文斌所著《英汉文化词语研究》(2008)提供的也是词语的不同文化意义,而非“文化词语研究”。相比之下,杨元刚的《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2008)才算得名实相副。

整理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自序[j].杭州大学学报,1994,(4).

[3]李国正.文化语言学研究的新收获——评黄金贵著《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j].高校社科信息,1996,(1).

[4]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苏宝荣.词的语言意义、文化意义与辞书编撰[j].辞书研究,1996,(4).

[6][英]利奇著.李瑞华等译.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7]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8]姚乃强等.汉英双解新华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0.

[9]王德春主编.汉语国俗词典[z].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

[10]吴友富主编.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上一篇:吉尔诗歌及评论 下一篇:浅议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 农民工 形象及叙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