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发展学前教育改革意见市

时间:2022-08-03 07:11:12

教育局发展学前教育改革意见市

各行政村、学校(幼儿园):

为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富政函〔20*〕178号)精神,加快*街道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的目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好入园、入好园”的需求,为推进“和谐新城区、魅力新*”建设战略,特提出如下政策意见。

一、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一)确定学前教育发展目标。“20*年—2*7年”*街道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是:继续拓展思维,解放思想,根据街道发展趋势,在原有基础上制定符合街道发展需求的学前教育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把学前教育规划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实现全街道学前教育发展优质化、均衡化、多元化;确保全街道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学前三年教育,并继续开展0-5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培训,受训率达到85%以上,基本形成0-5岁学前教育体系。

(二)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市教育局和上级有关有关部门精神,制定*街道“20*年—2*7年”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明确于2009年撤并和整改现有民办个私幼儿园,新建*中心幼儿园,并创建杭州市农村示范中心幼儿园。同时完成杭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街道)创建目标,切实落实政府责任,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含外来人员子女)均能就近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二、加大财政投入,解决“有钱办事”问题

(三)落实学前教育事业经费。根据上级人民政府文件精神,公办幼儿园的事业经费,由街道财政统筹安排。在街道级教育事业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同时,每年安排足够的配套经费,用于举办和改善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办园条件。

(四)落实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在学前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幼儿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并逐年增长,2009年达到生均200元。

(五)落实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帮扶资金。建立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教育资助券制度,其资助金额不低于同等级公办幼儿园保育费的50%,并统一纳入中小学教育资助券专项资金。

(六)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街道财政每年从教育专项经费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公办幼儿园建设,奖励学前教育先进幼儿园。专项经费通过考核,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全街道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加快幼儿园建设,解决“有房办事”问题

(七)加快幼儿园建设。依据村庄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幼儿园,2009年,完成*中心幼儿园上里分园的整改和创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工作;小荧星分园要优先利用撤并后的驯雉校区的空闲校舍改建幼儿园,并通过规范幼儿园验收,街道财政给予一定补助。2*0年,根据*街道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扩展*中心幼儿园本部招生规模,撤并小荧星分园,将小荧星分园生源分解至富春一幼新桃源分园和中心幼儿园本部。之后,随着新区推进,根据规划,逐步新建*二幼和*三幼,使*学前教育上规模、上等级。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有人办事”问题

(八)落实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和人员。根据公办幼儿园的办学规模和定编标准,积极与市教育局、人事局、编办联系,合理确定幼儿园教师编制,确保公办幼儿园教师逐年配备到位。

(九)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待遇,稳定教职工队伍。街道办事处要安排预算经费,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无拖欠现象;保证非公办教师工资高于*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20%以上,并逐步帮助实现幼儿园专任教师,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当地幼儿园公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60%的目标,且逐年提高,具有教师资格证、正式聘用的幼儿园教师逐步落实人事制,享受事业保险;保证非专任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落实聘用合同和社会保险。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奖和评优等方面,享有中小学教师的同等待遇。

(十)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要把幼儿园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幼儿园教师培训。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幼儿园园长上岗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参加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的幼儿园保健和保育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培训率达到100%。同时,重视名园长和名幼师的培养,鼓励幼儿园教师取得高一级学历。力争到2*0年,全街道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幼儿园教师持证(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

五、改革创新办园模式,解决“城乡均衡”问题

(十一)主动接轨名园,享受集团化办园模式成果。引进富春一幼、富春二幼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组成结对帮扶关系,借枝开花,合作办学,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办园质量。到2*0年,全街道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十二)推行以公办为主体的办园模式。中心幼儿园为全民事业单位,采用财政补助的预算形式,承担本辖区学前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的职能。公办中心幼儿园实行“六统一”(即经费统一管理、教师统一调配、教师工资统一发放、教师工作统一考核、教玩具统一配置、办学质量统一评估)运行模式。

六、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十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街道所属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和创新,严禁举办各种违背学前教育规律的实验班和兴趣班活动,尤其要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符合幼儿园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全街道学前教育质量和办园水平。

(十四)积极构建0—2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体系。建立中心幼儿园为依托的亲子早教中心,定期向0—2岁未入托儿童开放园舍、开展亲子活动、送教上门、咨询讲座等服务;逐步建立并完善以社区为依托的早教服务网络,本着“家庭为主、机构辅助,看护人培训与未入托儿童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使适龄儿童的家长接受科学育儿知识指导,使0—2岁婴幼儿普遍受到科学的养育,全面实施“托幼一体化工程”。

七、继续加强领导,促进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十五)增强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真正把学前教育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全街道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范畴,切实解决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促进学前教育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让幼儿公平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十六)建立学前教育督导激励机制。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教育局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督导要求为依据,街道办事处要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加快辖区内幼儿园建设,规范办园行为,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幼儿园的督学,开展幼儿园发展性评估,指导学前教育科研工作,引导幼儿园上等级、创示范、成名园,全面提升办园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入好园”的需求。

(十七)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街道办事处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科室有维护托幼机构治安、安全和合法权益的责任。同时要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培训;负责落实辖区内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卫生等检查,确保园舍无危房,无不规范的幼儿接送车。同时落实园长安全管理责任制,逐步推进技防设施建设,实行综合治理。

上一篇:经贸局非公有制经济动员会发言 下一篇:建设局加强开发区建设管理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