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建构

时间:2022-08-03 06:11:04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建构

【摘要】本文认为:小儿穿刺的实施,有“五因”、“四法”;“一针见血”是穿刺成功的关键所在;护患协同,是成功穿刺的心理延展。

【关键词】小儿静脉穿刺;原因分析;策略建构;“一针见血”

【中图分类号】R6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1-0080-01

小儿静脉穿刺术是小儿治疗和急救复苏的基本操作技术,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基本技能。临床上常见的穿刺失败,不但致患儿疼痛、害怕,甚至直接影响到小儿治疗及急救复苏的成功。现将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

1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原因

1.1 操作者的心理素质 。从业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根本保障。当代中国,独生子女多,患儿一旦患病,家长对孩子呵护程度不言而喻。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家长对护理人员不信任、要求必须一次穿刺成功的现象司空见惯,甚至以不文明语言加诸护理人员,导致护理人员自信心降低;护理人员生活与其它工作干扰不能及时有效地排解与搁置,情绪调节失控,操作难专心,降低“一针”成功率;患儿哭闹不配合,客观上造成穿刺实施护理人员慌乱与急躁。

1.2 多次穿刺血管受损。患儿在住院或门诊输液期间,每日进行输液治疗,血管受损未能及时修复,在原针孔多次反复事实穿刺造成硬结阻滞或血液外渗,导致穿刺失败。

1.3 药物刺激损伤血管。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20%甘露醇等,造成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容易导致穿刺实施时针头局部区域血管药液外渗,血管与周围组织一经粘连,静脉便难以清晰寻找,穿刺难度增加。

1.4 血管充盈度不足。呕吐、腹泻的患儿机体内的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易出现血容量不足、血管充盈度差,穿刺时常无回血,在被误认为是穿刺未成功而拔出针头时导致穿刺失败。

1.5 患儿条件反射不合作。患儿虽小,但基于对患病治疗扎针治病的生理与心理体验已然形成有规律的条件反射,对穿刺多表现为过分恐惧与哭闹,致使穿刺难进、进后针头易脱出移位,造成局部渗出、肿胀。

2 小儿静脉穿刺有效实施策略

2.1 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观上,一名合格的护士须培养自信稳定、积极进取的心态,善于控制情绪,以镇定果断的态度完成每次操作;客观上,做好家长与患儿的心理护理,减少患儿恐惧感,获得患者及其家属配合后在患儿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有效、顺利地实施穿刺。

2.2 穿刺部位的选择。新生儿至2岁的患儿因恐惧而易动不配合,宜选择头皮静脉;对顺性穿刺有阻力者,可采取逆行穿刺;3岁以上的小儿,可选择手背或足背静脉;对难度大的肥胖儿,应按解剖位置推断血管走向,选择粗大易摸的静脉;对脱水严重、需尽快输液或急救复苏的患儿,选择肘静脉或大隐静脉。

2.3 穿刺程序的保障。

2.3.1 针头选择,契合静脉。选择与静脉粗细相适应的针头,避免生硬用针。

2.3.2穿刺诊断,“一看二摸” 。“一看”,是仔细观察血管是否明显。对于较隐匿的静脉要尽量寻找静脉迹象,如果血管显露不清,可用热敷法促进血管扩张;“二摸”,是凭手感摸清血管走向。静脉穿刺尽量避免在凹凸不平的部位进针,也不应直接对着血管进针,针头入皮后应直接穿刺进入血管,否则会加重疼痛。

2.3.3屏气进针,避免手颤。

2.3.4穿刺操作“一针见血”。操作者左手掌固定患儿头部,拇、食指固定血管两端绷紧此处皮肤,两端距离一般为5~6cm,太近会影响操作者的视线,太远则起不到绷紧皮肤和固定血管的作用;手指固定后不要在皮肤上滑动。

进针后无回血,若能看到较清楚的血管走行,表明进针太深;若看不到血管走行,标明进针太浅。当针头穿刺血管后有轻微的落空感或针头阻力突然消失却无回血时,勿急于退针,先排除针头是否阻塞,再调节针头的角度,升高压力,往往会回血。

脱水及危重患儿因血容量不足或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穿刺易回血不良,勿盲目拔出针头,可试滴或试推,以免错过一次穿刺成功的机会。

穿刺成功后,滴入无刺激性药物时如患儿仍哭闹,表明针头刺激血管壁造成了疼痛,此时应改变针尖的位置,减缓针尖的刺激。

患儿静脉穿刺“一针见血”非一日之功,需多实践,多体会。

2.4 穿刺护理,医患协同。患儿缺乏自控,做好穿刺后的护理必不缺少。

穿刺成功后,拔针时要做到动作轻柔,针头拔出后以无菌药棉轻压3~5min;实施点滴,固定针头要稳妥(如四肢浅静脉,可用小夹板或小纸板固定),松紧适度;加强巡视,征请家长协护,对已懂事的患儿进行心理诱导,争取患儿主动配合治疗。

作者单位:250022 济南市儿童医院

上一篇:三年制护理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中晚期肾结核3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