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培养研究

时间:2022-08-03 03:21:51

中班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培养研究

[摘要]分享是亲社会的一种表现,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分享更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享意识与分享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中班幼儿分享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分享行为培养途径。

[关键词]分享;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分享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10-0029-04

[作者简介]丁霞(1977-),女,重庆万州人,重庆邮电大学幼儿园副园长、幼教高级、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在读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

分享是亲社会的一种表现,是指自己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分享行为作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一个方面,对幼儿的个性、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分享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提出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创始人马斯洛也提出注重友谊和爱心。由于分享行为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各民族文化都赋予其很高的道德价值。然而,近几年来,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独生子女”问题等,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在实践中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他们比较缺乏分享意识。由此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本文针对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试图探讨中班幼儿分享行为与性别有无差异、幼儿在利他分享和利己分享方面的区别、物质分享与精神分享有何不同、对他人分享行为的信任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途径。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在幼儿园两个中班里随机选取70名幼儿,其中男孩40名,女孩30名,平均年龄4.1岁;采取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自然情景下)、谈话法进行。

(二)研究过程

1.参照李德显等人设计的《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调查问卷》,自编《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调查问卷》,共设计7个问题,分别是:Q1.如果你有2颗糖,你会分给别人一颗吗?Q2.如果有个小朋友正在玩飞碟,你也很喜欢,你会拿来玩吗?Q3.老师分水果,你没分到,其余小朋友会分给你吗?Q4.如果班里有个小朋友在哭,你愿意去听她说说为什么哭吗?Q5.你的好朋友被老师表扬了很开心,她会主动来告诉你这件事吗?Q6.如果你被老师批评了很伤心,你愿意告诉你的好朋友吗?Q7.红红玩积木,豆豆也想玩,红红会让她玩吗?这7个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观测不同性别的幼儿在分享意识上的差别;第二,观测幼儿在物质分享(Q1~Q3)和精神分享(Q4~Q6)方面的区别;第三,观测幼儿的利他分享(Q1和Q3)和利己分享(Q2)的不同;第四,分析幼儿对他人分享行为的信任感。所有问题都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选择“是”与“否”进行。

2.同时观察所调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分享行为及表现,并进行谈话。

(三)数据分析

对调查的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用卡方检验不同因素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对观察和谈话的结果主要采用简单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1.不同性别幼儿分享意识分析

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男女幼儿在对设计的7个问题回答中,“是”与“否”的比率相差不大,卡方检验的双侧概率均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男女幼儿在分享意识的发展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幼儿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分享分析

Q1~Q3是物质方面的分享问题,Q4~Q6属性精神方面的分享问题,在统计分析中,对几个问题回答人数取其平均值,其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

分析:设计的七个问题中,Q1~Q3属于物质方面的分享,幼儿回答“是”的比率为50.95%,回答否的比率为49.05%,相差不大,几乎各占一半,说明幼儿在物质方面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不是很高。Q4~Q6属于精神方面的分享,幼儿回答“是”的比率为31.43%,回答“否”的比率为68.57%,差距较大,说明幼儿在精神分享方面很缺乏。通过卡方检验,P

3.对他人分享行为信任感分析

选择Q1与Q7对比分析,研究幼儿对他人分享行为的信任感情况,具体统计如表3所示。

分析:对Q1,81.43%的幼儿作了肯定回答,18.57%的幼儿作了否定回答,说明幼儿作为当事人产生利他较高。Q7是幼儿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去猜测别人利他性分享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回答“是”的比率为65.71%,回答“否”的比率为34.29%,这两个比率都低于问题1的回答。同时,通过卡方检验,P

4.幼儿在利己和利他分享方面的分析

在利他分享方面选择Q1和Q3,选择Q2作为利己分享问题,对回答问题的情况统计和分析如表4。

分析:Q1属于利他方面的主动行为,Q3属于利他方面的被动行为,从调查情况来看,59.29%的幼儿作了肯定回答,40.71%的幼儿作了否定回答,说明多数幼儿能把自己的物品拿出来与他人共享,由此可以反映出幼儿的利他发生的概率较高。Q2属于利己方面的主动行为,回答“是”的比率为35.71%,回答“否”的比率为64.29%,反映出幼儿的利己行为不高。通过卡方检验,P

(二)谈话法、观察法的结果与分析

研究中随机抽问了中班26名幼儿,“如果有两个梨子,一大一小,你会拿哪一个?”所有的幼儿都回答说他会拿小的那个,具体问到为什么时,75%的幼儿说是应该的,25%的幼儿说是老师或大人教的。说明幼儿已经能根据一定的道德判断来做事,知道应该如何对待这种事情。

但事情到底会如何呢?

经过连续5天幼儿吃水果的观察,发现幼儿在自取水果时92%的幼儿都会挑选大的一块,只有几位不爱吃的幼儿拿了小的。难道孩子们不懂得相互谦让,没有分享的意识?

幼儿说的和做的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幼儿虽已有了分享与谦让的意识,但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中,要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还需要进行大力培养。

四、结论

(一)中班幼儿在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二)幼儿的分享行为偏重于物质分享,缺乏在精神方面的分享。

(三)儿童对他人的分享行为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态度,并为自己会比他人更慷慨。

(四)孩子们说的和做的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

五、幼儿分享意识及分享行为的培养途径

(一)抓住契机,适时引导,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所体现的语言和行为很真实,成人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别人,得到帮助的孩子应表达自己的感谢,让给予帮助的幼儿体会到帮助别人与分享谦让的快乐。教师和家长在提示孩子的良好行为时,只能夸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他们的品性和人格。如不要说:“你把书给他看了,真是个好孩子。”孩子可能的推论是:“我不给他书看就是坏孩子了。”可以说:“你把书给他看了,瞧他笑得多开心啊!”孩子可能的推论是:

“我给别人带来了快乐。”通过随机教育,幼儿在反复的行为练习中巩固分享与谦让的行为,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幼儿的情感与知相结合,为了丰富幼儿的知识,我们可以教孩子学习儿歌“李小多分果果”、给他们讲故事“孔融让梨”等。让幼儿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儿歌或故事中的人物学习。通过情感体验,让幼儿感受进行分享与谦让行为的快乐。

角色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分享和谦让的行为。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愿进行游戏,以角色的身份要求自己完成游戏。例如在“我们一起玩”的游戏中,可以向孩子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有“客人”来“娃娃家”做客时,“宝宝”“爸爸”和“妈妈”应当怎样分配这些饼干和玩具?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启发他们学习分享和谦让,说出“把玩具车送给客人玩,把小饼干留给自己”。幼儿在用语言表达的同时,其分享与谦让的行为也随之产生。

(二)注重对幼儿精神分享的培养

教师在主题环境创设中,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共同布置。如“美丽的春天”,师幼可一起通过“画画、剪剪、贴贴”等形式,在活动与制作中激发孩子的分享愿望,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使每个孩子体验合作友好的氛围和成功的快乐。

当孩子过生日时,教师可将“生日会”办成一个“分享会”,除了让蛋糕、糖果等食品成为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外,还可让孩子说一些祝福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同伴之间的关心和祝福;设立“分享日”: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周中设立一个专门的分享日,幼儿可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等从家里带来与好朋友一起分享,让他们讲一讲玩具的玩法或自己对图书中感兴趣的画面;创设“分享角”:就是在教室中开辟出一个小小的角落,教师可根据主题随时更换分享内容,如图书分享、宠物分享、玩具分享等。在自选游戏时,幼儿可以随时到这个区角来与小伙伴共同分享物品,谈谈自己对物品的感知和理解。通过这些形式,使幼儿体验平等分享、共同分享、轮流分享、先宾后主的分享等带来的乐趣。

(三)对他人信任感方面的培养

成人(特别是教师和父母)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及情感态度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成人要做有心人,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孩子听;当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可以有意识地走过去对他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一些?”或者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在分发物品时,成人要有意识地将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待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便会自觉产生分享动机,模仿成人发出类似行为。因此,成人必须经常检查自身的言行,为幼儿作出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要在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如当幼儿有某种物质分享行为时,老师要作出积极评价和鼓励,以此激发其他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四)针对孩子言行不一致方面的策略

教师应全面探索幼儿分享行为发展规律,考虑共性、兼顾个性,培养幼儿真正的分享行为。

如有的孩子表现得非常小气,不愿与别人分享。很可能是他拥有的东西太少了,或者他太喜欢这个东西了,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及时分析孩子不肯分享的原因,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做到分享。可以先让孩子拥有,满足他占有的需要,然后再来要求他分享;有的孩子只和少数特定的人分享。由于对事情的识程度有限,幼儿为了满足眼前的需要,无法同时和多个小朋友或成人进行分享。我们应了解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从孩子喜爱程度一般的物品做起进行分享,逐步培养其分享行为;有的孩子不肯分享。也许是怕别人弄坏他的玩具,因此,我们在鼓励孩子分享的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如果别人想玩你的玩具,你就说:可以,不过你要小心使用,别弄坏了!”这些分享小技巧的使用,更有利于幼儿愉快的与人分享。

总之,分享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有利其健全人格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并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及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努力探讨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社会创造财富。

上一篇:现代儿童实验绘画体现主体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以生态式教育思想探析幼儿园区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