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研究

时间:2022-08-03 01:53:38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研究

摘要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喷雾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达49.78%,且小麦产量最高,达8 596.80 kg/hm2,建议生产上对水900 kg/hm2施用。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产量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24-01

近年来,赤霉病发生较为普遍,年份间病情差异较大,赤霉病在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均有发生[1],但其危害以穗部症状最为突出,发病后的小麦籽粒极为干瘪并伴有霉层,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与质量,其毒性对人畜危害也较大[2]。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最有效的方法为药剂防治[3]。为了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理想药剂,特进行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效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聊城农科院高新技术示范园进行,0~20 cm土层含有机质1.44%、碱解氮96.85 mg/kg、有效磷31.3 mg/kg、速效钾115.2 mg/kg。试验地平整,地力肥沃,排灌设施完善。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济麦22;供试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A)、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B)、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C),以喷等量清水作对照(CK)。各处理均对水900 kg/hm2喷雾。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8 m2(8 m×6 m)。

1.4 试验方法

2013年小麦扬花期间,曾遭遇连续2 d以上的连阴天气,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分别于5月9、16日喷雾,先喷CK,然后再喷其他处理。

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150个穗,以感病穗面积占整个穗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记录各级病穗数和总穗数。分级标准:0级:全穗无病;1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以下;3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1/2;5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2~3/4;7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3/4以上。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由表1可以看出,2013年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CK的病穗率为4.8%,各处理中以处理A病穗率最小,为1.9%;病情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K>处理C>处理B>处理A;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A>处理B>处理C。

2.2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于小麦生长后期气温偏低,积温不足,导致2013年小麦千粒重、容重明显偏低,产量有所下降。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间千粒重有所差别,但差别不大,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A(38.91 g)>处理C(37.88 g)>处理B(37.04 g)>CK(35.71 g);不同药剂处理的小区容重差异较为明显,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A(785 g/L)>处理B(781 g/L)>处理C(776 g/L)>CK(767 g/L);产量方面,以处理A最高,为8 596.80 kg/hm2,这说明赤霉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较为严重。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喷雾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达49.78%,且小麦产量最高,达8 596.80 kg/hm2,建议生产上对水900 kg/hm2均匀喷雾。

目前聊城地区小麦生产中,推广的防治药剂为广谱性杀菌药剂多菌灵,导致2012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较为严重,部分区域病穗发病率达到了14%,这说明该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一般[1-5]。但从药剂试验的设计出发,不同的药剂处理与不同的防治时期,会对最终的防治效果产生很大的不同。近几年,秸秆腐熟剂开始推广,小麦生产中多种病菌都在玉米残留的秸秆中越夏[6],腐熟剂可以加速玉米秸秆的腐熟速度,从而消除病菌的寄存主体,也可以达到一定的防治作用[7]。在最佳的防治时期,采用最佳的防治药剂进行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 张从宇,王敏,陈茂敏.小麦赤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753-754.

[2] 叶华智,余桂容,严吉明,等.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Ⅲ.拮抗芽孢杆菌B4、B6菌株的防病机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3(1):18-22.

[3] 韩青梅,曹丽华,康振生.小麦赤霉病毒素研究进展[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8-21.

[4] 吉沐祥,高定如,吴祥,等.42%咪鲜·甲硫灵WP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示范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10(11):104-106.

[5] 张忠山,何家泌,薛保国,等.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88(2):12-15.

[6] 付佑胜,熊战之,陈香华,等.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6(4):142.

[7] 甘斌杰.我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与建议[J].安徽农业,2004(2):17-18.

上一篇:某水电站有限元计算中材料本构模型的建立 下一篇:3种植物精油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