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效益评价

时间:2022-08-03 12:09:33

论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效益评价

[摘要]针对目前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并充分发挥其效益,信息资源建设效益评价以及提高信息资源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等,提出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建设;效益评价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167―02

随着社会高度信息化,信息资源载体形态呈多元化,形成了纸质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并存发展的局面。建设具有特色的数据信息资源是现代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创新标志,也是对馆藏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的手段。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根据学校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特色以及学校的信息保障的具体分工,建设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和网络虚拟资源建设,整合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积极主动开展信息资源的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效益,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1、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学图书馆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使工作人员湮没于大量的、反复的服务性、事务性和维护性的劳动之中,绝大多数图书馆图书分编工作没有统一标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普遍偏低;学生到馆率普遍较低,书刊得不到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不到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藏书质量没有特色,常常为了评估验收,进行突击应付,没有按教学内容系统地选购图书。根据江苏省中学图书馆等级评定条例规定来衡量,70%以上的学校都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图书馆面积小、馆藏压力大;②图书购置量少,馆藏结构不合理。馆藏图书复本过多,内容陈旧过时,实用性差,破旧严重无法流通;新增购的图书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内容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及学生课外阅读需要。③经费困难是困扰中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要难题,设备和人力资源方面较落后,发展滞后。④现有馆藏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效益普遍较低。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短期内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笔者认为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科学化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馆藏信息资源并提高利用效益,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2、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效益评价指标

中学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中仍处在热衷于资源的拥有阶段,还未建立资源利用和经费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图书经费是有限的,当我们把资金用于购买某种数字资源后,就必须放弃购买另一种资源的可能性。因此,要尽可能对有限的资源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对于他们的评价,要重点反映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投资的效用。目前常用的统计方法有点击率统计、下载量统计等,但都有不完善之处。点击率只能反映该数据库有多少次被浏览,不能反映读者有没有利用,下载量能反映读者的利用情况,因此,要把信息资源构成、价格、专业范围、核心期刊收录情况、读者面、点击率、下载量等多种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科学的调查和统计以及相关指标,来评价信息资源建设的效益。

信息资源建设效益是由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之间的比率来反映的,都可以用公式R=∑R/∑A来描述。其中:

R――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效益指标系数;

∑B――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产出效益,它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B=b1+b2+b3

b1=经济效益,b2=社会效益,b3=节约时间、劳务、能源等当量

∑A――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成本。

∑A=a1+a2+a3

a1=购买价格,a2=使用维护和能源消耗费用,a3=劳务费用

设备配置的合理参照系数r应大于或等于1,即收回成本或保持适当的利润率。

假定信息资源每单位时间被利用一次,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都用一个效益单位w表示。

例如,以一座面积10000平方米、藏书100万册、阅览座位1000个、周开放60小时、年开放40周的图书馆为例,如果它建筑投入2000万元,经常性维护费用每年100万元,年劳务工资100万元,图书流通率50%,则:

投入成本A=建筑成本+使用维护和能源消耗费用+劳务费用

=2000+50×25(25为该馆的使用年限)+100

=3350万(w)

年产出效益B=年图书流通册次+阅览时效+劳动效益

=100万×50%+60×40×1000+100万

=390万(w)

R=B/A=390/3350×100%=11.64%

收回成本需近12年。如果欲10年收回成本,则年产出效益应在3900万w。这样一来,就必须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一方面减少劳动成本,如精减人员,降低成本消耗等;另一方面加强管理,提高图书流通量和阅览时效,开辟服务渠道,增加服务范围,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益。

因此,无论是图书馆的硬件资源或软件资源,在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行量化的分析和评价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这对我们最终实现图书馆资源的科学配置、合理使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信息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使用价值游离于价值之外,与其价值并无直接的关联关系,甚至完全脱离价值。以某种文献资源为例,它的价值就是撰写这本文献的作者所付出的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最后体现在文献的知识版权上,表现为文献的价格。但其使用价值则是一个开放的计算体系,它的使用对象、目的和效果都对其使用价值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我们在评价图书馆系统的效益时,既要对其价值进行评价,也要对其使用价值和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必须将二者统一起来。

3、提高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效益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知识信息除了从书刊资料中获取外,更多地从网络等其他媒体中获得。许多书刊出了电子版、网络版,许多大型数据库设计了界面友好的人机对话系统,网络技术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亦应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转变观念,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并提高其利用效益。

(1)做好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宣传和推介,创新读者服务工作。首先图书管理员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运用创造性思维,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把信息在用户最需要的时候在第一时间传递过去,创造出信息的最大价值。其次服务语言要具备科学性、规范性,并有一定的艺术要求,即文明、优美、准确、简练、得体,充满情感色彩,富有幽默感。最后要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精神,要坚持学生至上和学生为本的原则,满足其文献流通、参与咨询、网上信息导航等需求。中学生没有利用图书馆的经

验,缺乏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因此,中学图书馆可以通过新教师的岗前培训、新生的入学教育、校园网专栏、学校校刊校报、图书馆宣传栏等多种途径,进行深入的图书馆知识和信息资源检索方面的宣传,让读者真正了解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以及如何快速获取信息资源。

(2)加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建设,满足师生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已经形成纸质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共存、相互补充的格局。建设能够满足校园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硬件资源建设是先决条件,主要包括:①电子阅览室。主要是指提供专门的设备用于信息资源浏览,有时特指专门电子图书浏览器的资源,例如Ebook、CNKI、维普、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光盘、超星数据等。电子阅览室在四种模式中都可能存在,已经联网的多媒体教室也具有电子阅览室的功能。②综合阅览室。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融合通信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图像技术、多媒体标准化和计算机技术,是数字、文字、声音、图像一体化的阅览室。提供已经接入Internet的设备,以便使用者能够利用超链接获取书本中难以查询的信息资源。③电子备课室。它集中了教师备课用的各种信息设备,教师既可以进行信息浏览,又可以进行电脑备课、课件制作等。

软件资源已经成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图书馆承担着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资源并提供给用户使用的职责,可在校园网络上建立资源导航网站,链接专业网站、搜索引擎、数据库服务中心、数字图书馆等,进行网上资源的导航组织、建立虚拟网上资源系统。以CD―ROM、VCD、DVD等为介质的电子出版物,包括光盘文献、音像制品、教学软件、电子书刊等,具有存储量大、体积小、检索方式多、检索速度快等特点,加强软件资源建设能满足读者了解文献信息真实、全面、便捷的要求。

(3)整合信息资源合理组织各类信息资源,加强信息资源的有机联系,为读者检索各类信息资源提供统一的平台,让读者在同一种检索平台下检索到尽可能全面、有效的信息,尽量简化读者下载、使用资源的操作方法,并为读者自主搭建个性化图书馆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EB/OL],(2002-02-21)http://law.省略/pages/chinalawinfo/4/3/21321b6695398a322eb9aal2338963ad-0.hunk.

[2]张四新,论图书馆系统的生态交流[J],图书馆,2004(5).

[3]李朝民,对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5).

[4]刘玉峰,论个性化服务中的信息资源整合[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2).

[作者简介]卞迎春(1964-),女,大学学历,江苏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图书馆馆员。

上一篇: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研究 下一篇: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的双语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