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学生巧问

时间:2022-08-03 12:07:46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学生巧问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12-01

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是中学语文教师深感头疼的版块之一,文言文教学可以说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文言文的语言远离现在这个时代,学生感到陌生,读不懂,甚至认为是第二门外语。其次是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的文言文很少,学生不爱读。为了应付考试,学生除了看看教材中的文言文,背背指定的篇目外,涉猎课外的就很少了。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比较陈旧,多年来,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串讲法,这种教法好处是能做到“字字清楚,句句落实”,似乎解决了学生读不懂文言文的问题,但正因为有了教师详细的讲解,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就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不会主动去思考。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强调字词句的同时,肢解了文章的整体,学生体会不到文言文中的内涵,这又无形中更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恶感。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学记》曰:“学贵在知疑问,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改变现状的最好对策是教师摒弃教学中独占课堂,串讲到底的做法,有意识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静思揣摩,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无疑是目前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要学生提问,首先要教学生如何提问。问题提得巧妙,容易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可从哪些角度教学生提问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

一、通过题目来提问

文言文的题目是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能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可谓是文章的眼睛。读每一篇文言文时,都应仔细揣摩题目,抓住题目进行有价值和有针对性的质疑。如《种树郭橐驼传》一文,这篇文言文的题目与一般的传记比较,有其特殊性。一般传记都是“某某人传”, 而这篇传的题目在人名前面还加上了“种树”两个字来体现人物职业,这显然有作者的深意。一学生在读完此文后,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给人作传一般都是“某某人传”,为什么给郭橐驼作传还要在前面加上“种树”两个字,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用意?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讨论,结合以前学的人物传记,学生发现传记,通常记录名人、传人的生平事迹。而本文是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并且只是介绍了他的一种技艺。这时,学生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柳宗元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传”?这一问大大调动了学生一探究竟的学习热情,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发现《种树郭橐驼传》形式上是“传记”,实际上是一篇“寓言”。传主“郭橐驼”这个人物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叫“张橐驼”“李橐驼”也无所谓。重要的是他的“种树经”,作者是想借“种树经”来表达“养人术”的政治主张,建议统治者引以为戒,整顿吏治。揣摩文章题目,通过对文章题目质疑,有助于学生快速通过文章的眼睛洞察到文章的整体与主旨。

二、感知整体来提问

在高中教材中有的文言文篇幅较长,如《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孔雀东南飞》等,这些篇幅长的文章,如果采用串讲的方法,四五节课也不一定能搞定,而且老师一人讲,文章弄得支离破碎,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如能用一两个问题来统领全文,既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能活跃学生思维,鼓励他们深入文中自己去探寻答案。如《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颇有特色,如果一句句去翻译,凄美的爱情故事只怕是让学生感到莫名的烦躁和乏味。但用一个问题即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此文的兴趣,甚至会置身其间,深深为焦刘的爱情惋惜。在上这篇课文时,我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此文,然后要求学生简要复述此文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在整体把握内容后,有学生概括:这篇文章讲述了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一个爱情悲剧,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是什么力量将哪些美好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去寻找答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仿佛要拨开眼前的重重迷雾,去探寻文中美好的事物以及破坏这美好事物的恶势力,琅琅的读书声以及接着的热烈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是如此的有趣。

三、抓住细节来提问

每篇文言文中都有些不引人注意的细小处,但这些细节可能是作者的情感变化,可能是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也可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等等。抓住这些细节,作品中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如分析《游褒禅山记》一文的主旨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一般都认为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最重要的观点是对“志”、“力”、“物”三者的关系谈自己的看法。但文章还提到了“不可不深思而慎取”这个观点。这是两个互不相关的观点吗?课堂上原本七嘴八舌的学生突然无语,陷入沉思中,这时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引导学生去关注细节。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第三段在强调“志”、“力”、“物”时,事实上两次提到“至”所需的另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 “不随以止”、“而又不随以怠”。这两个“不随”看似不经意地提到,可绝不是赘言。“不随”是不跟随,不跟从。 “深思而慎取”就是不盲从,不轻信,是“不随”的一种表现。王安石因为“不随”,才有意考证“华山”的命名,却因为“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故而感慨不已。细细分析学生恍然大悟,发现这两个看似分离的观点实则是完全统一。这样自感自悟,通过一番思索以后学习的文言文,觉得特别有意思,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文言文不再是冰冷的文字。

四、利用比较来提问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在事物之间同中求异,可以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上《种树郭橐驼传》时,可重点指导学生比较“郭橐驼的种树经”和“他植者的种树法”来领会文章的寓意。首先引导学生将“他植者”的种植方法和郭橐驼的“种树经”进行对比阅读,找出两者的共性,学生发现不论是“郭橐驼”还是“他植者”, 都想把树种好。但为什么结果却截然相反呢?学生对这两者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植树的方法不同,“郭橐驼”是“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置也若弃”,“他植者”则是“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方法来自哪里呢?方法来自思想。一个人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取决了他对这件事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思想。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既然如此,那么必定有些思想是正确的,有些思想是错误的。这决定了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再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呢?学生这时脱口而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做事情要“理智”地把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得最漂亮的事情肯定是“情感、欲望”与“理智、规律”和谐统一。如果只以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出发做事,有时难免会好心办坏事,或欲速则不达,就像“他植者”种树那样。一番比较下来,学生体味到柳宗元写此文,就是在谈办事要按规律,顺利的把握了文章主旨。

教育学家波利亚说得好:“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告诉学生几招巧问的方法,让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主性学习早日实现,文言文就不再是雾里的花,水中的月,而是值得亲近的朋友。

上一篇:小议小学语文考试复习 下一篇:浅谈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