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时间:2022-08-03 10:04:42

浅谈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农

>>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 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漫谈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对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 浅谈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 试论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 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 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的方法 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策略 提高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途径之我见 提高农村中学听力教学质量的策略 提高农村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浅谈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浅谈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仍不能令人满意,因而一直成为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如何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而又非常迫切的研究课题。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存在两种不良倾向和三种弊端:

一是八股式教学。为单纯应付考试,教师规定许多条条框框,只准这样写,不准那样写,理由是按照固定格式写,不会丢分,最少可以及格。学生作文一般都是三段式,记叙文开篇点题,叙述经过,结尾扣题;议论文提出论点,举例论证,归纳点题。有人称之“新三股”;

二是放羊式教学。老师将题目往黑板上一写,学生就根据题目自由写作。而作文题多是节日见闻、难忘的人和事,一篇“六一见闻”从小学抄到中学,竟然可以得到七八十分。教师只求数量,一学期完成六七篇,应付学校检查,放任自流,不管质量是否提高;

弊端一教师教不得法,学生粗制滥造,这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一般来说,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拟好文题,如教记叙文单元,就拟一个《记我最尊敬的一个人》或《记一件难忘的事》之类,教完说明文单元就拟《我们的教室》或《小花猫》之类;教完议论文单元就拟《谈理想》等等,然后便“照本宣科”地念几段写作知识,提几点要求,就让学生动笔写。待交上来后,教师加上几句“万能”评语,一次作文就算结束。这就是当前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流程。在这里,教师的指导、批改和讲评,每一步都是蜻蜒点水,浮光掠影,而学生每次多半是“残次品”,粗制滥造,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水平怎能提高呢?

弊端二.教师疲于达标,学生重量轻质,当前学校给教师的各项工作都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进行了相应的量化,把达标与否与津贴多少挂钩。语文教师一般以每学期指导学生完成6~8篇大作文,并要详细批改为达标。语文教师一般都教两个教学班,每班按60人计算,一次作文就有120篇,一年下来就是1000多篇,再加上小作文、语文基础训练、课堂作业,为了达标,语文教师不得不疲于奔命,因而造成学生作文的重量轻质的严重局面;

弊端三教师文与课脱节,学生顾此失彼,语文中阅读讲解课文不能很好地与学生作文实际相结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但在农村中学,大多数语文教师并没能很好地发挥这个例子”的作用。他们讲解课文只达到“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的程度上,而对“文章是怎样写”,“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怎样联系学生的习作”等问题根本不顾。以至每教完一篇课文,直接受益的是学会了几个字、词,而对学生的写作不起丝毫作用,因而造成学生顾了课文而忘了作文,无法很好地结合起来;

这里有一个写作观念问题,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是认为写文章必须按照严格的固定模式进行,起承转合,非常讲究;一是认为写文章根本没有什么方法可言,随心所欲,自成体统。我赞成“文章有法,文无定法”这句话。写文章是有规律可循,有法则可依的,完全“无法”之说,有害无利。写文章要符合文章的规律,作文教学要有符合其规律的科学方法。但是,又“无定法”,意思是必须摒除“八股文”。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文章内容的实际出发,拓宽思路,激活想象力,提倡个性,鼓励创新,真情实感,写出新意。

作文教学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中学作文教学的科学方法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作文的方法,一是教师指导的方法。两方面又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中学生作文的主要任务是顺利地把作文写出来,而且尽可能地写好;作文教学就是解决好学生写出和写好的问题。

我想,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室》《参观菊展》等有关的作文,都必须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就象达芬奇画蛋,多角度的仔细观察;就象摄影师拍照,选好取景的方位;就象缝纫师做衣服,遵循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内容,而且有条理 。

注意养成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文学来源于生活,对学生来说,主要有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光有生活,而没有体验,往往写不出鲜活生动的文章来。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学会做人,有目的有意思地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扑捉写作素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写作宝藏。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思路,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作文首先要理顺思路,思路顺了,写起来才得心应手。但是,思路不是死板的,而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比如,学生文章开头都直扣题目,味如嚼蜡。教师如果告诉学生议论文开头还有直入法、反入法、设疑法、引入法等等,并教会学生使用,这样学生的作文也就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了。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据说,一家长请了几个先生教孩子作文,都不见起色,最后一个先生辞别时,要孩子把院子外边的一棵老槐树搬进院子里面来。孩子围着老槐树转了几圈,回来跟先生说:“老槐头顶蓝天,脚踏大地,象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孩儿无能为力,搬不进来!”先生拍案大喜,说:“学生开窍了,以后写文章就是如此这般。”这孩子果成大器。这里,无非是提倡想象,善于联想。

注意写作手法以及修饰手法的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的灵活运用,可以增加文章的色彩。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等的灵活运用,可以增强语句的色彩。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好多采用前后对比的手法,来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故乡》中少年润土和中年润土的对比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运用这些手法和不用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截然不同,前者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后者平淡抽象,没有吸引力。特别是要善于描写和联想,极力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个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语言逐步从儿童走向成人,容易变成学生腔、大人腔或者文白夹杂,甚至说大话、空话、假话,语言晦涩,出现一写病句,这些都要引起重视。

最后要强调几句的是,教师要认真进行作文备课,加强作文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能放任自流或者单纯的完成数量任务。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作文训练题,要求把阅读和作文紧密结合起来,借鉴名人名家的作品,进行指导性训练。教师上作文课不能把题目一出就不管不问了。整个中学阶段要有个长远规划,一学期要有短期计划,每一节课都有训练目标,定期要检验训练效果。比如,初一可以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入手,老师提供写作线索和素材,学生进行发挥性作文。比如,老师讲《小猫钓鱼》《小猴小山》的故事梗概,学生构思成篇;老师设置小品场景,学生观察成篇等等,学生既感兴趣,又觉得有内容可写,而且可以自由想象,往往能写出又长又生动具体的文章来。学生对写作有兴趣了,又写得比较顺手了,再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写作指导,要求写好写精,学生容易接受,也乐于完成,提高效果比较明显。学生见到自己作文成绩的提高,作文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关于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如何教法,以求逐步实现教学的科学化,以求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等等,还有很多值得探讨,本文只是笔者几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权当引玉之砖。

上一篇:如何使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下一篇:让学生真正主动阅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