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筛选文本阅读资料的原则

时间:2022-08-03 07:19:31

浅谈筛选文本阅读资料的原则

当前,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注重知识的拓展,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有助于文本阅读的资料的选择和运用。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和了解,在这个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无所作为。有一部分语文教师时至今日还是漠视相关资料对于文本阅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文本讲文本,凭经验教学,奉行“经验至上”,最多借助于课本提供的注释和《教师用书》,结果导致在自主筛选资料、帮助文本阅读方面无所作为。

第二,偏离重点。有些教师在查找资料时,比较重视对作者的介绍,包括生平事迹、文学主张、主要成就、后世评价等方面的资料,也比较注重作品的影响,但对有助于理解文本、全面把握文本实质的资料往往忽视,选择的质和量都不够,致使文本阅读浮于表象。

第三,盲无目的。部分教师很重视辅助资料的选择,也懂得它的重要性,但在具体选择的过程中,目的不很明确,实行“拿来主义”,选择的资料对文本阅读帮助不大,或者是该提供帮助的没有提供,不需要的又提供了,其结果是费力而无功。

第四,自命清高。还有少数教师自认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便曲高和寡,不与同事、同学交流,没有合作精神和配合意识,缺乏必要的知识补给。这样,时间一长必将形成不良思想倾向,影响其教学实绩,影响学生对文本和语文的客观理解。

针对当前存在的有关问题,我们认为围绕文本可供选择的资料广泛而丰富,如果不加分辨,盲目地拿来,一是费神费时;二是杂乱无章、毫无头绪;三是资料中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让人无所适从。这样的话不仅达不到帮助阅读和理解文本的目的,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使师生一头雾水,很多问题不得其解。

因此,在筛选帮助文本阅读的资料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价值取向原则。即注重资料对阅读者精神领域的影响,注意所选取资料的价值取向。

我们探讨的是语文教育活动中有助于文本阅读的资料的筛选,因此它的受众范围是特指,即是学生。这是我们必须严肃认真考虑和对待的一个问题。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对此有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在筛选资料时应该尽可能地把上述方面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如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中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等,从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而对那些不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资料,甚至对学生的成长有危害的资料要坚决舍弃。

(二)循序渐进原则。即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辨别能力、接受能力和语文基础知识深浅程度来选择相关资料。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智发展都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幼稚向成熟逐渐进步的,在这个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他们的知觉、思维、理想、信念、性格和辨别能力、接受能力等都有所区别,即使在同一时期,也有某些方面发展得好、某些方面发展得不够好的区别。我们在选择资料时应该尊重科学,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实际,做到由低级向高级步步推进。如七年级语文侧重“口语交际”训练,我们就可以通过上课问答、设置情景对话、课堂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为八、九年级的阅读、写作打好基础。避免脱离实际一味求全、求多、求深。那种不看对象、不顾实情的做法,于文本的阅读、于学生的发展不仅毫无意义,说不定还会引起学生的厌恶和恐惧。

(三)多元性原则。即要根据文本内容的需要,注意跨学科、多学科筛选资料,注意古今中外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观点。

语文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文本内容非常丰富,包含十分广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军事谋略、心理变化……无所不涉及,且其呈现方式灵活多变,各有不同。我们在筛选帮助理解和掌握文本知识的资料时,就要看其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从文本内容涉及的相关学科、古今不同时期、中外不同地域等资料中选取部分资料提供给学生,帮助他们阅读、理解文本内容,以使学生尽可能地领会文本的实质。

(四)课内外结合原则。就是在筛选资料过程中把课文中的资料与从其他渠道选择的资料结合应用。当前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多阅读资料,其中不少是配合文本阅读提供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许多语文资源,如选择与教材有关、与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有关、与社会生活有关、与本土文化和自然生态有关、与电视网络等视听媒体有关的资料。将教学环境由单一的“教材+老师+学生”的封闭型环境转变为立体化的开放型环境,这样就尽可能地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帮助学生阅读好文本,真正实现“语文是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硕集初级中学)

上一篇:如何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