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8-03 03:52:50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明确要求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领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多方面的培养下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本文对我国高中数学的传统教学做了深入分析,同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有效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分类号】G633.6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性质已经逐渐开始改变。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都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每个学生全都制定相同的教学方案,确立相同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方式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导致学生成绩千差万别,对数学课的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们必须要确定好教育核心,加大学生实践课的开展,同时做好后续课程的教学服务,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 .教育观念的问题

总有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认真教、不停的说,就是一个好老师,学生也能取得好成绩。完全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环境下,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感。在这样的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只会是“高分低能”的学生,无论是对教育还是学生本身来说都没有一点好处。

2 .教学方式的问题

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都习惯按照“黑板加粉笔”式的强制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也叫作“满堂灌”,这类教学模式一直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以讲授为主,很少使用多媒体软件等其他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只能让学生记住一些机械的、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难以真正掌握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约束性。与此同时,高中数学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恐惧之心,这也使得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变得更大。

二、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

1 .要求老师要拥有朋友般的理解,长者般的智慧,同时成为学习中的引导者;要求学生要思维活跃、学习态度端正、积极热情向上;要求课程编排设计要具有创新精神,同时保证一定的社会人文价值。

2 .要求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帮助学生良好的掌握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热情。抵制陈旧顽固的应试教育。

3 .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不断强化自身意识、个人思想、水平基础以及自身的综合能力。学会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技能。

三、新课程标准下加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对策

1 .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如今的课堂教学教师已经不再是课堂上的唯一主角,学生才是认知和发展的重心,所以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示出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学习习惯,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提供大量的主探究和交流的机会,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不仅要明白如何教学,同时也要同懂得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具有针对性的材料,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体系,在必要时候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改变以往传统的“教条式”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改变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同时根据学生的不断变化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

2 .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对全部学生的数学水平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便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低的状况,学校和教师要区分学生的类型,分层指导学生学习高数,并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展示数学美,把数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对数学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学生能正确认识数学的价值,懂得数学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从而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这种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大程度改善数学知识的枯燥无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把握好教材中的新增加热

新课改的实施也对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作了一系列的改动,增加了一部分新的教学内容。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对这部分新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认真学习。例如在讲解导数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去讲解公式和概念,也可以通过研究增长率、切线斜率、加速度等知识点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的深刻的体会到导数的实际应用以及真正内涵。

4 .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多进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上,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将信心教育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对于每个同学都要照顾到位,不能出现偏心、歧视现象。在课下,以朋友的角度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状态,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要多进行开导和鼓励,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环境下,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改革,有效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丁梅梓.试谈新课程高中数学“情感体验”式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0(03):132-137 .

【2】孔少影.构建理想课堂 实施生物有效教学[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05):102-105 .

【3】潘卫宏.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中学),2009(03):143-150 .

【4】秦磊.生物课堂有效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策略分析[J] .中学生物教学,.2008(07):175-179 .

【5】张灼妍,邓云洲.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教育导刊,2010(02):130-135 .

作者简介:覃翠意,1968年8月,女 ,籍贯:广西河池,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上一篇:培养中学生养成教育的亟待性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