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

时间:2022-08-03 03:03:14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

摘 要: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理念,通过研究学习方式的教与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异常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易于合作,听、说、读、写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79-01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目前,探究性学习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那么,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不再搞知识灌输,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学民主,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教师不再居高临下,而是和学生讨论。我认为农村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语文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认知,增长智能,提高素质。

1、发扬民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民主平等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减轻学习上的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认真地探索和研究。作为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之中,形成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潜能,认同学生的经验,建立无“威胁”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改变传统教学中不敢说的习惯,做到敢说,爱说,并且引导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不断地探究问题,使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得到培养,鼓励学生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问题,并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特点

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方法及认知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再加上农村条件落后,遗传方面等诸多原因,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教学不能无视差异,也不能消除差异,进行探究学习时,不能重点放在尖子生上,应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后进生往往自卑感,想说而不敢说,同时由于基础差,感到吃力,被动,处在一种只能应付的低级状态,如果教师只是批评,指责,更会影响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条件提出不同的要求,要允许学生的回答不一致,力争使不同层次在课堂上都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还要坚持共性与个性一起抓,即注意共性的全面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的发展,特别是重视创造个性的培养。农村学生有许多良好的个性表现:有不怕困难,能吃苦耐劳,诚实,独立性较强,坚持性也强,但是这些品质往往被顽皮、内向、古怪等超常规的现象所掩盖,因而有时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因此教师应充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意学生个体素质的培养,不能只是表扬那些顺从、听话的孩子,而应经常关心、鼓励那些敢于提问,经常有新观念,有坚持性的学生,使其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先质疑,后释疑的过程,巧妙地质疑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以对知识的探求,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思考,多实践,形成良好的质疑氛围。

1、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从教学的矛盾来看,学生是学的内因,教师是教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能否学好语文,其内因是关键。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智不强者智不达”。只有激发兴趣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要激发兴趣,必须强化激励机制,通过教师真诚的表扬、暗示、鼓励、组织竞争等,使学生燃起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杜威说:“方法的问题最后可以归结为儿童的能力和兴趣发展的顺序问题。提供教材处理的法则就是包含在儿童自己本性之中的法则。”学生的探究兴趣如何,有耐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启迪思维,也有耐于教师指导的方法,教师指导的方法要得体、得当、得法。

2、设置问题环节,鼓励各抒己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也就是先质疑,后释疑。质疑与释疑是紧密联系的,学生思维随着质疑――释疑――再质疑――再释疑,由不平衡到平衡,到新的不平衡,创新潜能不断挖掘,发挥,从而课堂的沉闷现象就消失了,课堂就会活跃起来。在教学中还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质疑,不使质疑流于琐碎,不满足于思维的瞬间活跃,把学生的“疑”充分地透出来,让“疑”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以“疑”作为课堂的主线,作为环环相连的纽扣,让“疑”推动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巧妙设悬,导疑,把“疑”引向更深的层次,让学生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

三、关注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参与实践

社会是一本书,是一个大课堂,它为儿童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1、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

美国一所中学有那么一句话:听到的,忘记了,看到的,记住了,亲自做的,理解了。这句就说明语文教学活动不应把学生局限在书本里,而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学习语文,通过动手动口的亲身体验,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对学习语文规律取得不断的认识,使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互动合作,人人进步

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观点后,要组织学生通过谈话或讨论的方式,跟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发现自己观点的不足之处,吸取他人观点的优点,同时介绍自己的优点,促进共同进步,再则,答案的获取方法并非只有一条,通过合作,学生还可以探究出不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上一篇:让每日一评推动班级舆论建设小议 下一篇:为什么发达国家NGO也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