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对英语写作的负迁移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8-03 01:52:45

汉语对英语写作的负迁移及应对策略

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能较为明显的感受到学习障碍,这种障碍比较大程度是源自于我们的母语汉语。本文以高职高专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着力研究英语写作上的汉语负迁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促进英语的学习。母语汉语负迁移英语写作 一、在进行英语学习时,我们通常把英语分为听,说,读,写四部分,写作放在最后,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前面三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而经过笔者的考察与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出现和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障碍。这些问题和障碍不少是由于我们的母语汉语所带来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母语负迁移。在中,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称之为正迁移,相反,汉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各种障碍,消极作用称之为负迁移。在英语的学习中,汉语对英语的迁移现象随处可见,影响也极为广泛且深刻。本文以高职高专学生为对象,就汉语母语对英语写作产生的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汉语与英语的构词法不同

汉语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在进行构词时通常都有规律可行。如在表示食物时,“肉”是作为整个肉类的总称。而涉及到具体的某种类时,通常在前面加上某种类即可。如“猪肉”,“牛肉”,“羊肉”,然而,对应的英文却并不这样表达。猪肉的英文是“pork”而非“pig meat”,牛肉叫“beef”而不是“cow meat”羊肉则称之为“mutton”。除此之外,英语还有单复数,可数与不可数之分。复数名词也有加-s,-es或y变i再加-es之分,种类较多。而在汉语中,此种现象并不存在,在进行遣词造句时中文并不受影响,换成英文,则会导致错误百出。如汉语“我有很多朋友”学生常会写成“I have many friend.”Friend在这里显然是复数,需要在词尾加上“s”。但中文我们并不对此做要求。一个单词可以直接表示单复数形式。

(二)汉语与英语的语法表达差别巨大

汉语中对于谓语动词时态的表达,通常可以用个别词汇来集中体现。并不存在数的关系。如进行时态用“正在”一词,如“我们正在吃早餐”。过去时态用“了”,如“我们吃了早餐”。将来时态用“将要,马上”等词来表示。如“我们马上要吃早餐了”。标志性极为明显,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换做英文,进行时动词变化规则是“be的某种形式+doing”,be还有“am,is,are,was,were”这五种形式需要进行选择。具体选择哪种,不仅要看主语的人称和数,还要看事情发生的时间,在使用起来无疑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中国学生在写作时,通常只考虑到动词加上ing的形式,以和中文的进行对应。往往忽略数和时态的变化。

某些单词或结构还存在着固定的语法搭配。例句:

1.I suggest have a rest。

2.There have many sheeps beside the river.

例句1中 suggest +doing是固定结构,此种表达显然错误,正确的是Isuggest having a rest。而例句2中,在表示事物上的“有”时英文采用“there be”句型,中文不管是人还是事物都只用一个词“有”来表示。因此就出现了there have的错误。同时,sheeps单复数同行,并不需要在词尾加上“s”,而中国学生此时又会出现语法混乱在词尾加上“s”。正确的语句应是:There are many sheep beside the river.

(三)汉英文化习惯差异

两种语言使用的时间和使用的国度均有所不同,所造成的文化差异自然是非常大的。从语态来看,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但从文化使用习惯来看,英语往往倾向于使用被动语态来表达,而汉语则用主动语态来表达。汉语:解决此问题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通常中国学生是翻译为:Solving the problem needs joint efforts of the two parties.初看并无语法错误,是直接根据我们的汉语习惯来翻译的。但是从英语习惯的角度来看,更为准确的写作方式是:The joint efforts are needed from the two parties.

在进行整体写作时,中国学生的习惯是进行大幅度铺垫然后逐渐显现主题,而外国人写作则喜欢直接切入主题,力求主题突出,简洁明了。这与我们所处的国度,使用的两种不同的语言导致的文化差异也是密切相关的。

二、解决汉语负迁移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提出的几点汉语负迁移问题的探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改进:

(一)巩固学生的英语语法,及时提出英汉语法的异同

语法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基础。在进行语法教学时,除了能授予学生英语的语法外,对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语法上的异同,如构词,固定搭配,时态等要进行积极的分析和举证,并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实操训练以加深印象,让学生能尽量地克服母语带来的写作障碍。

(二)大力提倡英语的朗读和阅读训练

英语的四大版块“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进行适度的英语朗读和阅读训练,能让学生了解大量的英语使用习惯,形成英语的思维定性。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先把写作背景资料整合成中文文章,再把中文文章翻译成英文这一过程。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英语写作的准确度。

(三)导入英语范文,发挥模仿的积极作用

在日常的学习和教学中,好的文章可以作为范文,让大家共同学习,既可以模仿其写作的框架格式,也可以模仿其中的特色句子。通过模仿,能够比较直接的达到摆脱汉语写作方式的目的,同时多模仿使用地道的英语句子和表达方式,最大程度发挥模仿的积极作用。

(四)课堂多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和历史

任何语言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背景。了解一门语言的历史有助于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更好地运用该语言。可以多听英文广播,阅读原版英语文章或书籍,观看英文电影,直观的进行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降低汉语带来的负迁移。

三、结语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在我们进行英语的学习时必然会带来负迁移。这种迁移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本文分析了负迁移的原因,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正确对待汉语负迁移。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中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负迁移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寻求更好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 Michael Swan. The Influence Of The Mother Tongue On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Us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评述[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5]侯宁海.英语正误辨析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日语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