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公诉方式等机制的改革完善

时间:2022-08-02 06:44:56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公诉方式等机制的改革完善

[关键词]未成年人;案件;改革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如何处罚,不仅关系到少年犯的前途,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其意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法学理论界一直把审判机关的活动作为研究的重点,探讨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缓刑的条件,怎样从轻或减轻处罚,却很少触及检察机关如何适用不权。

根据刑诉法的规定,不有三种情形:绝对不(无罪不)、存疑不(证据不足不)、相对不(轻罪不)。所谓相对不,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的决定。”笔者认为,对部分犯罪的未成年人适用相对不,具有较好的社会效果。在本文中,笔者拟就未成年人犯罪相对不谈谈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适用相对不力度的必要性

1.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体现出从轻的特点,是世界法制社会发展必然趋势。我国坚持并在世界上首先明确倡导了综合治理犯罪问题和整个社会治安问题的方针,针对由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所制约和影响而产生的加剧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我国更是强调应当采取综合治理的对策。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无疑是整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宏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工程。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中,正确适当的刑事治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要认真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处罚,甚至未成年人的年龄差别也应体现在处罚轻重上。世界上有的国家也有这方面的规定,例如,1974年联邦德国青少年刑法中规定,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少年)犯罪,最高刑为10年监禁,而已满十八岁不满二十一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最高刑为15年监禁。再如,1956年泰国刑法第七十五条和七十六条规定,已满十四岁不满二十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都减轻处罚,但对已满十四岁不满十七岁者要比已满十七岁不满二十岁者减轻的幅度大。我国处理未成年人犯罪一贯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根据刑罚与罪责相适应的原则和刑罚目的的要求,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上贯彻了从宽对待的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又具体化为两条重要的处理原则:一是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不适用死刑的原则;二是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从宽处罚的原则。

2.更有利于改造和教育犯罪的未成年人,而且也充分体现诉讼经济的原则。笔者认为,将未成人犯轻罪的案件交付法院审判的做法,不能充分体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主义的原则,相反,还会带来些负面的影响。主要有:(1)不利于少年犯的教育改造。未成年人的责任能力不完备,可塑性较强,如果将其投入监禁机关,就会使他们脱离社会,不能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正常教育,他们会觉得被社会遗弃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破罐破摔”、仇视社会的情绪。况且,如果教育措施不得力,还会“交叉感染”,本身的恶习尚未得到矫正,又学到其他少年的不良习性。(2)不利于少年犯的日后发展。虽然,法院在未成年人案件的开庭程序中,有一特殊的教育程序,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但是,作为未成年人来讲,在审判过程中的精神压力是巨大的,尤其是一旦法院对其定罪,即使是免刑、缓刑,对其及其家庭将会带来很长时间的消极影响。(3)造成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把一些属于刑诉法规定,本可以由检察机关审结的案件到审判机关,无疑会增加许多工作量,就不能体现司法效率原则。

3.我国现在法律制度足以保证相对不的健康适用。相对不其本质,就是对本已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但检察机关为了求得刑事追诉的最佳目的和最佳合理性,仍然可以根据法律赋予的一定自由裁量权,而决定不。但从司法实践一些情况看,目前相对不的适用率极低,许多省市控制在4%、5%左右,相当多的检察院实际适用率连1%都不到,甚至有的检察院根本就没有适用过。应当说是检察人员执法理念存在一些偏差,造成一些案件应当适用相对不而没有适用。由于相对不不仅具有诉讼程序的效力,而且从实体上讲,它是一种无罪的处理决定,检察机关的办案人员往往担心适用相对不可能会放纵罪犯,所以宁愿将案件到法院,也不愿作相对不的处理决定,以确保对犯罪分子惩罚的“万无一失”。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传统的强烈追究惩罚犯罪,而忽视人权保障的指导思想的遗留,是与当今世界各国注重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历史潮流相违背的。此外,在司法实践中,上级检察机关为了防止滥用相对不,人为地设置相对不的适用率,并且在刑事诉讼法之外,各地方各自规定了严格的适用程序和适用条件。如在程序上,除了提交本院检察委员会讨论之外,还需向上一级检察院进行汇报等等;如在适用的条件上,规定了共同犯罪的同案犯罪嫌疑人不得不;被害人不同意的不得不等等。因此,一个可以,也可以不的案件,如果作出相对不决定,办案人员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而且相对不案件多了,甚至往往容易被人误认为“有徇私枉法嫌疑”。于是有些办案人员为了减少麻烦、图省事,对某些应当适用相对不的案件往往也不愿适用。

其实,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刑法的规定足以保证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相对不程序的健康运行的,具体表现为:1.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的,应当将不决定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不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作出不决定的人民检察院进行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2.被害人不服不决定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3.被不人如果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作出的不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复查决定,通知被不的人,同时抄送公安机关。这些规定足以制约人民检察院正确履行不权。

二、未成年人犯罪相对不的适用

未成年人犯罪相对不的适用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适用的条件

1.法定条件:我国刑法总则和分则规定的十余处可以或者应当“免除处罚的”法定情节中,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涉及的有:(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5)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6)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7)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8)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9)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10)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1)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酌定条件: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相对不的酌定条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主观条件。关键是分析其主观恶性程度,其犯罪的动机、犯罪的手段、时间、环境条件、对象和损害结果;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主犯、从犯、胁从犯、自首、立功;平时一贯表现,有无前科劣迹,是否是聋哑人、盲人,以及犯罪后认罪态度,能否主动坦白、如实交代罪行,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并具有痛改前非的决心。(2)客观条件,主要指社会家庭条件。未成年人回归社会,能否被社会接纳,这是个社会问题,要求各基层组织能妥善安排其就业,如果是在校生,能否让其继续学习;作为监护人应有一定物质基础,自身具有一定文化层次,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有帮孩子重塑自我的决心。

(二)操作步骤

1.确立暂缓期。根据刑诉法规定,刑事案件在审查环节的办案期限为一个月,必要时还可以延长半个月。另外,检察机关认为需要退回补充侦查的,以二次为限。因此,是否可以与公安机关协调,在法律允许的期限内,确立暂缓期限。在这期间,检察机关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犯罪嫌疑人的情况,社会对此案的反响,有被害人的案件还应倾听被害人的意见。在期限届满时,根据上述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并作出是否不决定。

2.建立不听证制度。这就是指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决定之前,召开听证会的形式,公开听取犯罪嫌疑人和辩护律师、被害人和律师、公安机关以及关注该案的群众旁听。建立该制度,不仅保障了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能充分体现司法的民主性,又有利于平息纷争,减少当事人不服上访,减少公安机关提请复议,还有利于检察机关科学和民主决策,有利于增强检察机关公正司法的透明度。

3.健全一系列帮教措施。检察机关作出不决定之后,应与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密切联系,成立一个帮教小组,签订一份帮教协议,依靠社会力量对其进行帮教。此外,还要与其家长建立一张联系卡,定期让其写一份思想汇报,检察机关还要定期对其进行回访、考察,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

上一篇:关于自侦案件质量侦查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在加强作风建设中打造检察队伍形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