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中培养学生问题发现能力的现状研究

时间:2022-08-02 06:44:09

高中生物学中培养学生问题发现能力的现状研究

摘 要: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是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但是,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土地上,新课程理念吹来的风似乎给这片大地带来的影响残缺不全,学校或教师对学生问题发现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依旧停留在被动的处境。

关键词:生物学;问题发现;现状

生物学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观察、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寻求创新,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泱泱大国的教育改革,其任务即在于此。但是,在我国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逼迫下,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和追求创新成了一个听得见、摸不着的教育梦。如何誓下狠心,奋不顾身追逐梦想,在新课程改革层出不穷的时期,笔者通过调查分析,首先明晰如今高中生物学中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现状,以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一、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以学生为主,调查对象主要来自温州的永嘉高级中学(学校一)、永嘉第十一中学(学校二),两所学校生源层次有所差异。每所学校随机选取高三年级两个班。调查工具包括学生问卷、学生访谈和教师访谈。调查时,调查者在课余时间到学生教室里进行发卷调查,并陈述清楚自己的身份和相关事项,对被试者的疑问及时解答,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200张,收回有效问卷193张。问卷结束后,在样本学校随机选取访谈对象,共对10名学生进行提纲式访谈。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

问题意识是指主体在进行认识活动时,通过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深刻洞察、怀疑、批判等多种方式,产生认知冲突,经过深入思考后仍困惑不解时,出现了一种具有强烈的探索情境的真实问题或想做出发现式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不断地积极思维,直至问题解决。在此次调查中,针对生物问题意识的几个调查项目,两所学校的学生表现出的问题意识并不强烈,比如,分别只有37.5%和39.6%的学生会在生物课堂上联想到一些有关生物学的问题,在对自然界生命现象好奇心的调查中,两所学校分别只有81.2%和66.7%的学生表示对自然界生命现象十分好奇。一个人的高中阶段,应该是对大自然和社会都充满好奇和向往的时代,但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与学习成绩无直接关系的事物产生了疏远与无视,对大自然的好奇及探索自然的欲望并未表现出来。

2.不同学校学生问题发现能力差异

问题发现能力不仅仅停留于个人对事物的好奇或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它同时也包括对问题的表达、探究、评价等。因此,学生的问题发现能力,同时也包括学生对认知冲突的表达、探索和解决过程。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即使其本身都有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但是,他们对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过程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学校一中有27.1%的学生平时会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而学校二中则只有14.6%。在生物学课堂上有问题想不明白时,学校一有72.9%的学生会在课上或课下去问老师,而学校二只有47.9%的学生会选择去问老师,甚至有16.7%的学生只是把问题的答案记住。由于不同学校,其生源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有较大差异。同时,由于教育目标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不同学校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也差异较大,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即造成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思维品质等的重视程度产生较大差异。

3.问题发现能力培养只浮于表面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创新思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但是,我们发现,由于应试教育的压迫,学校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只是停留在口头的鼓励甚至无暇顾及,培养方式过于单一,两所学校分别有14.6%和29.2%的学生甚至没有被学校或老师鼓励提出问题。年轻老师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全身心投入正常教学已经身心疲惫,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随之失去积极的教学心态。而有一定教龄的老师则由于传统教学经验的束缚,所能做到的也只是蜻蜓点水。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课堂提问障碍可以分为思想认识障碍、权威崇拜障碍、信息摄取障碍、提问技能障碍等。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负担成为主要障碍。要提高学生的问题发现能力,必须克服这些障碍,教育的职责并不仅仅在于只考虑学生短短的两三年,更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全的思维品质和人格品质。

即使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学习成绩的差异,只是表现了学生的一个方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的学校,都应该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探究兴趣,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挖掘和发展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

教学方法上,除了鼓励之外,老师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做出示范、改变评价方式等多种方式来开发学生的问题发现能力。培养学生问题发现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这不是应试教育的附属品,而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房寿高,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上海教育科研,2006(1):24.

[2]李淑梅.学生课堂提问的障碍分析及培养对策.生物学教学,2009,34(8):42-43.

[3]陈丽君.问题发现思维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39-244.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上一篇:原布料裁新衣 下一篇: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