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篇:退二进三 环企共赢

时间:2022-08-02 04:20:14

环境保护篇:退二进三 环企共赢

2006年,重庆主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天,比2000年开展空气质量日报以来增加100天,重庆摘掉了“雾都”和“全国10大重污染城市”的帽子。直辖10年来,重庆市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投资达500多亿元,100余家企业在“退二进三”的环保搬迁中“洗心革面”迎来发展的第二春。重庆的天蓝了,水绿了,主城区及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得到双向优化。重庆直辖10年的环保历程,就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之路。

2004年12月,和平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原重庆制药厂)从渝中区搬进铜梁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只有17亩地的破烂厂房到现在的70多亩1.2万平方米的花园式厂房;从每天烧煤6吨、排放污水20余吨到煤改气、建成日处理能力达150吨污水的处理池,厂区绿化率达40%以上。35年的老厂搬笑了,厂区的天也更蓝了。

要改写灰色的天,医治好这块重庆人心中的隐痛,一项艰苦而漫长的环境整治工程开始了。

2000年初,重庆启动了“清洁能源工程”;2002年,“五管齐下”净空工程启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市关闭了中心城区4大污染源,揭开了工业企业“退二进三”、“退城进园”的序幕。牵一发动全身, 主城区近百家企业开始了希望的涅。

有40年历史的重庆水泥厂整体搬离长江畔,重庆市政沥青厂搬离渝中区解决了长期污染扰民问题,有40余年历史的重庆发电厂4台50MW火电机组于2001年整体关闭,仅此一项主城区每年减排二氧化硫7万吨。重庆电池总厂、重庆西南制药二厂、重庆龙章铜版纸公司、重庆天原化工厂……一大批企业在这场环保大清扫中改头换面。

2002年,主城623家采(碎)石场关闭,2003年关闭了中心城区7户水泥企业。2004年、2006年,市政府先后启动了第一批29户和第二批53户污染及安全隐患企业的搬迁。

直辖10年来,重庆市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投资达到500多亿元。

主城空气质量大幅度改善。1996年,主城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7.08,属重度污染,2006年为2.93,10年来首次低于3.0;1996年主城区酸雨频率近70%,2006年主城区酸雨频率为51.9%,比直辖前下降约20个百分点;1996年主城空气中二氧化硫达0.321m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4.4倍,2006年为0.074 mg/m3,比1996年下降76.9%;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Ⅱ级天数的比例,从2000年的51.1%上升到2006年的78.6%,达到287天;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也提高了43.8个百分点,达93.7%。

天变蓝了,水变绿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博弈、局部与全局的博弈、“政绩”与民生的博弈、资本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从对抗状态走向了生态与经济的共生共荣和谐发展。企业以退为进,抓住了重生的契机,同时腾出了城市进一步发展、繁荣、环保的空间。城市以退为进,在放弃了一部分区域GDP的同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潘复生:亲历“精彩” 下一篇:陈德国:变退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