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8-02 12:00:58

腹腔镜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术)23例和观察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2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相关指标及术后1 d与3 d的疼痛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相关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术后1 d与3 d的疼痛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股沟疝; 效果

腹股沟疝在小儿中较为常见,且以男性患儿更为多见,临床对其治疗多以手术为主,效果较佳,但是随着患者对手术微创需求的提升,小切口术式的应用效果日益受到肯定,但是对其在小儿患者中的综合效果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1]。本文中笔者就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术)23例和观察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23例。对照组23例患儿中,男20例,女3例,年龄0.9~11.5岁,平均(3.2±0.5)岁,病程2.0~19.0个月,平均病程(10.6±2.1)个月,左侧6例,右侧15例,双侧2例。观察组23例患儿中,男20例,女3例,年龄1.0~11.7岁,平均(3.3±0.4)岁,病程2.0~18.5个月,平均病程(10.5±2.2)个月,左侧7例,右侧14例,双侧2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病病程及部位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23例患儿按照常规的步骤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麻醉后做4.0~5.0 cm左右的切口,分离各层组织,并游离疝囊,然后根据内口的大小决定采用结扎或横断的方式处理,并以合适的补片置于内环口处,进行固定缝合等处理。观察组23例患儿则以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麻醉后将患儿置于头低脚高位,然后以三孔法进行手术,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再以腹腔镜辅助下进行病灶探查,以带线针及操作钳进行常规的内环口周围组织及内环口结扎处理,最后消除气腹及进行后勤处理。然后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相关指标及术后1 d与3 d的疼痛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 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VRS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取其中的0~4级5级评分法进行评估,即0级为无疼痛感,1级为存在轻度疼痛感,2级为存在中度疼痛感,3级为重度疼痛感,4级为存在极重度疼痛感及剧烈疼痛感[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而术后康复相关指标中的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1 d与3 d的疼痛评估结果比较 观察组术后1 d与3 d的VRS评估结果中3级及4级的疼痛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常见病之一,且以男性小儿更为常见,对其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而对于本病的治疗手术方式较多,因此在手术方式的选取方面应引起重视。既要做到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又要保证术后的尽早康复,而要做到尽快有效康复,则尽量降低手术性创伤是必要前提[3-4]。鉴于小儿患者机体总体状态相对较差,因此尽量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及降低手术性不良影响是必要前提[5]。以往临床中多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其效果较佳,但是提升的空间仍较大,其中手术创口方面的改善空间尤其大[6-8]。

本文中笔者就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进行观察,发现其较常规的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势更为突出,具体体现在术中出血量的控制及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缩短方面。另外其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更低,并且患者术后1 d与3 d的疼痛程度也相对轻微,说明其对于患者的手术性创伤更小的同时,对患儿的恢复速度也更快,同时可影响到患儿康复速度的并发症也得到更大幅度的降低,因此效果即相对较佳。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康复也更快。

参考文献

[1]欧小勇,王家文,韩丽娜.下腹部小切口经腹疝修补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对比研究[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4):55-57.

[2]朱恩普.3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下腹小横切口手术治疗体会[J].云南医药,2012,33(5):497-499.

[3]梁明,徐茂奇,王世满,等.经下腹皮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9):1108-1109.

[4]宋世谦.小切口手术治疗96例儿童腹股沟疝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7):45-46.

[5]张辉敏,李萍,陈善昌.常规切口、小切口与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8):775-776.

[6]余强.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8):200-201.

[7]杜俊鹏,张书峰.腹腔镜与微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对比性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6):20-21.

[8]杜永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0例体会[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2):26.

(收稿日期:2013-04-08) (本文编辑:欧丽)

上一篇:PFNA和InterTan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 下一篇: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健康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