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小伙与伦敦老人相濡以沫13年

时间:2022-08-02 11:59:58

中原小伙与伦敦老人相濡以沫13年

有人将汉斯和宋扬的故事拍成视频放到网上,无数人被这段动人的跨国真情所感动。

有网友说,看着这些画面我哭了好几次,宋扬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儿。

也有人说,汉斯是“全世界最幸福的老外”,英国BBC则称宋扬为“中国真正的绅士”。

他与异国老人一见如故

1999年,19岁的郑州男孩宋扬高中毕业后赴英国留学。在到达伦敦的第三天,因不熟悉路,宋扬坐错了地铁,正坐在长椅上休息时,一个老人提着很多东西摇摇晃晃走了过来,随后坐在了宋扬身旁。他们开始随便聊天,对中国一无所知的老人感到大开眼界,很热情地邀宋扬到家里作客。

见老人提的东西很重,宋扬决定送他回家。老人叫汉斯,住在伦敦西区泰晤士河畔,河对岸是皇家植物园。宋扬以为汉斯会有一个大家庭,去了之后才发现,汉斯孤身一人,居住在一个40平米的廉租房里,因不会打理生活,平时只吃些超市的生冷食物。

经过交谈宋扬得知,汉斯1933年生于瑞士,3岁丧母。由于继母对他不好,40年前他就离开家乡,先后去过北非、美国、埃及、以色列等国,做过汽车销售和电气修理工,最后定居英国。汉斯终身未婚,早已退休的他,一只耳朵失聪,腿脚也不是很灵便,但老人喜欢自由的生活,执意不去政府安排的养老院。

在这个小公寓里,昏暗的灯光映照着墙上的老照片,充满了怀旧气息。“看,这张是我和你一样年轻时照的,也是刚到伦敦。”“看,这张是和安娜公主照的!” 老人像孩子一样兴奋,一边向宋扬介绍,一边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此后,宋扬常常来帮老人烧饭和打扫卫生。几天后,他接到汉斯真诚而恳切的电话:“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搬到我这里住,免费的,我们可以互相照顾。”

当时,宋扬和其他留学生在郊区合租房子,每天往返学校要花很长时间。汉斯的家离学校很近,面对英国高昂的物价,能有一个免费的地方住,对初到伦敦的宋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为了回报老人,宋扬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闲暇时就陪老人聊天散步。宋扬年轻力壮,动手能力强,不几天工夫,便把汉斯家收拾了一遍。他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科学地安排每天的饮食,几乎天天做深海鱼给汉斯补身体。老人最喜欢吃宋扬做的中国菜,每每为他奇妙的烹饪技术竖起大拇指。

宋扬的母亲是医生,所以他对医疗保健很在行。汉斯的腿容易抽筋,他每日早晚都给老人做按摩,并联系当地医院,定期陪老人去体检。

因为宋扬,汉斯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孤独和寂寞,代之以温馨与快乐。在汉斯的朋友和邻居眼中,宋扬是一个能干、朴实的中国小伙。

2001年的一天,宋扬被公交车撞到,碰坏了好几颗牙,嘴也骨折了,举目无亲的他只有打电话给汉斯。老人马上跑到医院联系医生并报案,陪宋扬度过了那个艰难的晚上。之后汉斯又帮宋扬跟巴士公司打官司,整个诉讼持续了3年多,宋扬最终得到了赔偿。

为了勤工俭学,宋扬周末在小区给人擦车,年近古稀的汉斯提着水桶跑前跑后,而共同挣来的小费却都留给了宋扬。

他们的住处离西斯罗机场不远,国内的亲友初到英国留学或出差时,都提前给宋扬打电话,希望他接一下机。宋扬和老人到机场把客人接回家,休息一天,中转一下,如果有时宋扬正在上课或打工,汉斯就自己举个中文小牌子到机场把客人接回家。

其实很多客人宋扬并不熟悉,但老人对他们都很热情,从来没有不耐烦。外面的旅店很贵,汉斯就留客人住在家里,还请他们吃饭。有时这个一室一厅的房子住不下,宋扬就和老人打地铺,把床留给客人睡。

相隔万水千山的牵挂

2002年6月,宋扬用打工积攒的钱带汉斯来中国玩。在郑州,汉斯受到了宋扬全家的盛情款待,不但品尝到了正宗的中原美食,更感受到了东方家庭生活的魅力:家庭如此之大,亲情如此浓厚,这在英国是不可想象的。宋扬亲友们“倾其所有”的热情款待,是一生在孤独中生活的汉斯从来没有享受过的,为此,汉斯感动得“哭了好几回”。

汉斯游览了北京,还在宋扬搀扶下登上了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实现了他多年的心愿。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2007年夏天,宋扬从伦敦大学拿到了MBA学位,而当时正值家乡郑州举行公务员选拔。汉斯知道自己不能再依赖宋扬了,便说:“宋,你总要有自己的事业,还要结婚成家,我老了,不能耽误你,不用担心我。”汉斯说这些话时,眼晴中有无助也有眷恋。宋扬心里一阵酸楚,他知道老人对自己的依赖和依恋,于是告诉汉斯:“我不会不管你的!”

宋扬很不放心,临回国时专门找了一个40岁的巴基斯坦男子,让他免费住宿并帮忙照顾汉斯。后来才知道,这个男子显然只把汉斯家当旅馆,经常凌晨1点还不回来。

回到郑州,宋扬果然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并很快被任命为一所市属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的校长助理,事业有了令人羡慕的起点。

汉斯已经把宋扬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情感和生活上都严重依赖这个朴实的中国小伙,一下适应不了没有宋扬照顾的生活。宋扬回国后的前九个月,汉斯天天打电话,因为时差,他打电话的时候老是凌晨3点多,宋扬正在睡觉。有时宋扬出差,汉斯会把电话追过去。

一天,正在贵阳出差的宋扬接到汉斯一个邻居打来的电话,说已经晚上八九点钟了,汉斯还没回家。宋扬急坏了,马上打电话请在英国的同学和朋友寻找汉斯。宋扬找来纸笔,画出汉斯常去的地方,用传真发过去,并一直拿着电话遥控找人,3小时后,人们终于找到了醉倒在路边的汉斯。

2008年6月的一天,汉斯忽然在电话里说:“宋,我腿好疼,你什么时候能来看我?”宋扬既无奈又揪心,8月,他办完手续马上飞赴伦敦,推开汉斯家门的那一幕,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70多岁的老人胡子拉碴,大夏天穿着厚西装,头发很长,被罩散发出一股酸臭味。更糟糕的是,汉斯的股骨头坏死已经非常严重,只能坐轮椅了。

原来,宋扬回国后,孤独的汉斯因无处寄托情感开始酗酒,原本身体就很虚弱的他患上了股骨头坏死,而医院的免费手术又迟迟排不上。另外,即使做了手术,谁来照顾他?

8年的朝夕相处,在宋扬与汉斯间建立起了亲人般的感情,宋扬不忍心看到老人一个人孤单地生活,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汉斯接到中国来治病。

这个想法引来了家人的重重顾虑,母亲说:“髋关节置换本身就是个大手术,他又是个外国人,不可预知的东西太多。”

宋扬也知道家人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他仍然坚持要把汉斯接到中国来做手术。因为在英国那么多年患难与共,在他遭遇困境而孤单无助的时候,都是汉斯无私地帮助了自己,汉斯如此孤苦无依,自己岂能作壁上观?

2008年11月,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汉斯来到了中国。在机场,宋扬拥抱着消瘦的汉斯,两个人都哭了。那一刻,宋扬在心里就对老人有了一个承诺:“一定要照顾好汉斯,让他安享晚年!”

2009年元月,汉斯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医疗费6万多元全是宋扬负担的。由于手术后大出血,经过24小时惊心动魄的抢救,汉斯才苏醒过来。两个月后,老人康复出院,宋扬全家特意准备了一桌中国美食庆祝。在汉斯住院的这段日子里,他充分感受到了这个中国家庭对自己的悉心照顾,这是孤独大半生的汉斯从来没有享受过的。

此后,汉斯宁愿舍弃英国公费医疗的优厚待遇,也不愿意离开郑州,而宋扬一家早已把老人视作自己的亲人。为了老人生活方便,宋扬贷款买了带电梯的楼房,并把最宽敞采光最好的一间给他住。

2009年10月,宋扬和护士曲丽媛结婚。此前,宋扬连相亲时都带着汉斯。在宋扬心里,汉斯既是自己“最铁的哥们”,也是“最值得信赖的人”,更是长辈。

宋扬动情地说:“我谈恋爱和结婚前,就告诉女朋友,爱我就要接受汉斯,接受这位外国老人时常介入我们的生活。我知道这样的要求可能很高,但这是命运带给我的一份责任。我的女友欣然接受了这一点,并最终嫁给了我,我非常感激她!”

“全世界最幸福的老外”

汉斯到哪儿都跟着宋扬夫妇,逛街、吃饭、旅游,总是他们3个人在一起。宋扬说,他们从恋爱到结婚,老人一直和他们形影不离,“他离不开我,就跟孩子离不开大人一样。我们两口看电视时,他老是凑到我身边,只要我在家他就往我身边凑。”

2010年刚过完春节,汉斯又病倒了。这次,他得的是急性骨髓炎,从颈部以下不能动弹,严重的时候只有两只眼睛还能动。宋扬一家人全力抢救,又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汉斯奇迹般地恢复了。

宋扬存有一段视频:在一次家宴中,一名萨克斯手吹了一段《友谊地久天长》,汉斯听得老泪纵横。在宋扬家得到如亲人般的照顾和关怀,他觉得自己无法离开中国了。

以前在英国,汉斯很少听到关于中国的新闻,即使有,大多也是灾难、贫穷等负面报道。然而,在郑州的所见所闻让他颇不平,他多次表示:“今后谁要是再说中国不好,我就要和他‘斗争’。”同时,原来那些对CHINA抱有种种看法的邻居们,看了汉斯很多在郑州的照片后,对老人现在的生活环境羡慕异常,都纷纷计划来中国游览。

汉斯与过去已经判若两人,从2008年起,他就坚持在小区里义务教孩子们学英语,每天都会定时在小区的广场上等候小朋友。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和这位外国老爷爷用英语交流对话,听他讲故事。

汉斯变得讲究起来,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把小梳子,时常梳理一下自己已经稀疏花白的头发。不过他更喜欢宋扬帮他梳头,也许,这样能让他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吧。

宋扬的儿子降生后,汉斯似乎比任何人都高兴,整天抱着婴儿逗。怀中的婴儿或许还不明白,为何这样一位白皮肤蓝眼珠的外国老爷爷,会对自己如此地喜爱?

2012年春天,中央电视台《文明中国》摄制组专程来郑州,拍摄宋扬和汉斯的纪录片,其中有些很经典的镜头:昔日一度难以行走的汉斯,现在可以蹦蹦跳跳;在宋家,最明亮宽敞的房间属于汉斯;全家福上,汉斯总是坐在最中间,一点也不突兀;两条小狗经常在老人身边跑来跑去,那是专门为他养的。

记者在汉斯住的大房间里看到,大屏幕液晶电视很是气派,宋扬为汉斯准备了近千部英文电影。他还买来很多英文画刊,汉斯看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就夹上纸片,等宋扬回来一起分享。

宋扬拉开汉斯的一个抽屉,里面是老人的美容用品。“汉斯很爱美,这是去皱霜。他总想年轻一点,想让脸上的皱纹少点。”宋扬笑着说。

“汉斯有一颗童心,你看他的床上、床头都摆着小玩具,都是他让我买来,他自己布置的。”

老人很注重环保,认真得像个孩子。阳台后面是个漂亮的花园,其中有个水池。汉斯平时喜欢站在阳台上观赏,每当他看到有孩子往水池里扔东西,他就告诉宋扬:“宋,有人往水池里扔脏东西,你去帮忙捡出来吧。”

迄今,宋扬与汉斯已经一起生活了13年。“我对汉斯的感情,跟自己的爹妈不相上下。”他们在最孤独无助的时候相识,多年来相依为命,变成了真真正正的一家人。

汉斯动情地用英语对记者说,他最喜欢的国家就是中国,他用“聪明友好”表达对宋扬的喜爱之情。

汉斯还说,他觉得郑州建设得很漂亮,他曾去过十几个欧洲国家,但他觉得郑东新区比瑞士还漂亮。

“Do you want to go back?”记者让宋扬当翻译问汉斯“想不想回去”,“no,This is my home!”汉斯摇摇头坚定地说:“不,这里就是我的家!”

“宋扬和你是什么关系?爷爷和孙子?”汉斯听后马上笑了,他上前搂住宋扬的脖子说:不,不,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他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一个人!

8月中旬,有人将汉斯和宋扬的故事拍成视频放到网上,无数人被这段动人的跨国真情所感动。有网友说,看着这些画面我哭了好几次,宋扬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儿。也有人充满羡慕,说汉斯是“全世界最幸福的老外”,英国BBC则称宋扬为“中国真正的绅士”。

上一篇:我教孩子“玩菜” 下一篇:陪读妈妈,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