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档案文化的别样风采为地方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贡献

时间:2022-08-02 08:00:25

展示档案文化的别样风采为地方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贡献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今年,全国档案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匹配的档案强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文化的重要母资源。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岳阳档案部门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展示档案文化的别样风采,做大做强档案为地方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服务这篇大文章,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以解放思想为武器,实现认识上的新飞跃

档案工作是一项古老而常新的事业。1987年颁行的《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职能这一重大转变和定位带来档案馆工作深刻的变革。之后,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进一步明确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要成为当地党和国家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当前,更好地发挥档案部门在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独特作用,要进一步深化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1. 档案馆有丰厚的档案文化资源。岳阳市是一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千万年来,先辈们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大量记录岳阳历史发展的珍贵档案资料。现岳阳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共收藏保管各类档案资料近千万卷(册),11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共收藏保管档案资料120多万卷(册),其中,市档案馆现有档案资料13万卷(册),在这些档案资料中,解放后岳阳地、市直机关形成的档案是馆藏档案的主体。其它如民国档案、府县志档案、名人档案、清代房产契约档案、照片档案、族谱档案、书画艺术档案、巴陵戏剧档案等特色档案资源也很丰富。还有各类书画名家书画艺术档案、岳阳楼历代大修工程、龙窖山瑶族遗址、张谷英古建筑群及平江的舞龙、汨罗长乐故事会、洞庭湖文化、龙舟竞渡等风俗民情文化档案。文字、图表、声相照片、实物等为公众构筑了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空间,是岳阳十分宝贵的地方文化财富。

2. 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作用。档案馆所藏档案具有独特的原始记录性,它与博物馆所收藏的历史实物不同,档案是以具体内容反映其形成者特定历史活动的信息载体,具有较强的记录性特征;同时,档案又与图书馆所收藏的图书、情报资料等其他文献形式不同,主要是一定的档案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形成的原始文件,而非事后追记、编写或收集来的间接资料,具有很强的原始性。因此,档案馆的历史传承作用相对于博物馆、图书馆来说尤为独特。因而,档案馆利用档案开展教育活动具有独特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它与专业教育不同,具有社会化教育、辅教育、休闲性教育、业余知识性教育等特点。它不是专业性的学校,没有严格的学习时间,但可以起到学校教育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作用;它不是专业娱乐场所,但可以使公众跨过时空距离,在学习知识中得以休闲,感受愉悦。同时,利用档案,可为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提供真实的历史素材。著名学者梁启超称历史研究的史料“十之八九来自档案”。当代许多历史学家称档案是“不掺水份的史料”。吸引更多的史学研究者、文艺创作者走进档案馆,研究利用档案,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是档案馆重要的职责,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3. 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可供借鉴的鲜活经验。近年来,岳阳市档案馆立足档案文化资源的挖掘、展示、传播,成效明显。利用档案,先后举办了《岳阳历史名人·当代英模档案展览》、《岳阳城肖像档案展览》、《中国人民岳阳籍将军展》等8个专题展览;联合拍摄了“血染的风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专题片,故事湖南“1954年冰灾纪实”4集,联合制作了《历史在这里留存》专题访谈片;在岳阳电视台、岳阳晚报、岳阳广播电台举办了“岳阳历史上的今天”专栏,精心选编了1840年至2000年岳阳辖区内发生的重大史事,一日一事,连载连播一年;编著出版了《岳阳市档案馆指南》、《岳阳自然灾害史》、《岳阳史记名人》、《岳阳发展简史》、《岳阳历史上的今天》、《洞庭湖200年档案》等多部专著,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其中:《洞庭湖200年档案》获国家档案局第六次档案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岳阳史记名人》获湖南省档案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

另一方面,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湖南省档案局(馆)、上海市、沈阳市、深圳市等档案局(馆)充分挖掘档案文化资源,发挥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学习借鉴的好经验。如沈阳市新档案馆于2006年7月正式向社会开放,开馆仅半年,就接待利用者5400多人次,向社会推出“沈阳的记忆”固定主题展和“中国档案珍品展”、“沈阳市十万家庭档案珍藏展”、“沈阳世园会专题展”等5大展览,接待参观群众1.8万人次,昔日不太热闹的档案馆,因文化的魅力而变得门庭若市,富有生机与活力。

实际的工作成效和全国各地成功的经验,充分证明档案部门是国家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中一支可以大有作为的生力军,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更有信心和动力。

二、以档案新馆建设为契机,实现载体建设新跨越

档案馆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主体。今年,岳阳市委、市政府将市、县档案新馆建设列入“四三六”重点工程强力推进。平江、湘阴等3个县(市)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华容县档案新馆年内可投入使用。作为全市档案馆龙头的市档案新馆,已征地20.8亩,选址在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北角,计划投资3980万元,总建筑面积15800平方米,年内可正式动工兴建。为把岳阳市档案新馆建成岳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市档案局高度重视,精心设计,按照国家综合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的总要求,突出档案文化的挖掘、展示、传播,使文化成为新馆建设的灵魂和特色。主要是:

1.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环境注意与市奥体中心及周围环境相匹配、相协调,总体风格、大厅、公共服务区、办公区都让文化点缀其间,走进档案馆让人感到仿佛走进了一座文化的宫殿。

上一篇:多带一点爱 下一篇:资源共享 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