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时间:2022-08-02 06:22:39

浅谈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中图分类号:P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多变,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危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且有日益加重的趋势,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10亿元人民币,因地质坏境的恶化而引发或加重的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算。现将地质灾害按照不同表现方式划分为以下三类,以引起人们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㈠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划分为;

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4、矿山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海岸等灾害,如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冷土冻融、沙土液化;

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下漏失、泉水干凅、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

㈡按地形地貌、气候、岩性和人为活动的不同划分为;

1、平原丘陵地区沉降与塌陷为主灾害区;位于山海关以南,太行山、武当山、大娄关一线以东、包括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的广大地区。

2、山地斜坡变形破坏为主的地质灾害区;主要包括中国中部、青藏高原南部、东北部分地区,高程1000-2000m.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降雨地域和时空分布不均匀,岩性复杂多样,地震活动强烈,区内由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3、内陆高原、盆地、干旱、半干旱风沙为主的地质灾害区;位于西北及华北北部,山系一般1000-3000m,盆地一般500m以下,降水量差大(50-800mm),河套平原地区土地盐泽化,新疆、宁夏、内蒙煤田地质灾害,天山、昆仑山主要雪崩、滑坡、滑塌等。该地区主要以自然营力为主,迭加人类活动形成的地质灾害。

4、青藏高原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冻融为主地质灾害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5000m以上,属我国的海拔冻土区,大小兴安岭北段列属的纬度冻区。

㈢按不同地区主要的坏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划分为;

1、高原冻土区;主要以冻胀、冻融为主的冻土坏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

2、一般地区(含丘陵);主要是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污染、地方病等坏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

3、溶岩区;主要是石漠化、旱涝灾害、岩溶塌陷、区域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水库渗透、水质污染和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坏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与干旱缺水有关的坏境地质问题等。

4、黄土区;主要是黄土湿陷与潜蚀、水土流失(土镶侵蚀)、土地沙漠化与盐渍化、崩塌、滑坡、泥石流、地方病等坏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及与干旱缺水有关的坏境地质问题等。

5、沙漠草原区;主要是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土镶侵蚀)、地方病等坏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及与干旱缺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等。

6、平原区;主要是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土镶潜育化、土地沼泽化、土地污染、地面沉降、地裂缝、地下水天然水质不良与污染、地方病等坏境地质问题与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及与水患有关的坏境地质问题等。

7、海洋带;主要是海岸侵蚀与淤积、海平面变化、海水入侵、海口港池淤积和水下滑坡等坏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

上一篇:谈谈地方图书馆如何走出去 下一篇:试论我国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