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方法浅探

时间:2022-08-02 12:02:00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方法浅探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兴趣的事学生才会把它学好”。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都说明了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究竟怎么培养呢?笔者认为:

一、应注重学习的目的和方法的指导

众所周知,语言是工具,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载道的社会交际工具,它的运用随处可见,但语言的运用是凭借言语进行的,中学语文教材通过典范的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规范的基础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这种能力是语文能力向高层次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更是将来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语文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学好语文寸步难行。语文知识随时可练,到处可学,但要让学生激起语文学习的热情,还需要我们有正确的学法指导。

二、教学活动多样化

(一)强化学科间知识渗透

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同时,其它学科知识也可以为语文教学所运用。例如:初中生社会阅历较浅,在写议论文时常会发出“没有什么论据,如何写出文章?”的感慨。此时,我们大可引导学生把目光转向历史书本。如题目是“宽容是一种美德”,我就引进了李世民的事例,魏征曾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后,却对他量力重用,使魏征感受到“遇此明君,当竭力而为之”,为“贞观之治”的盛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样既复习历史知识,也使作文水平提高,正所谓“文史不分家”是也!再者政治也可为语文所应用,因为每一个学科都应贯串着德育。

(二)强化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毫无疑义的问号。”牛顿从苹果落地的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一生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实践探索,成为世界发明之王。可见,问题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那该如何质疑呢?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如果太难,又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应让同学们做思维体操――跳起来摘果子。人们理解知识过程中,由于习惯于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一种定势思维,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创造性活动。

(三)强化立体式教学

何谓立体式?即把课文抽象的东西具体地通过现代化教学工具、同学们的表演、讲座等方法 加以形象地掌握。

1.多媒体教学。张志公早就呼吁:“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要跟着时代潮流走。”是的,在现代科技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到手段变单调的教学为多彩的教学。多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集成的计算机技术,它在教学中有更高的效益,具有模拟功能,能够对真实现象进行模仿,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从而创设独特的教学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2.表演式教学。初中生正处于发育成长时期,好表现自己,借此良机我们尽可能把课文内容变成一个戏剧,给予学生展示舞台的空间,从而达到掌握课文知识的目的。例如:《狼》这一课,我就先设置了一些道具――骨头、肉担、称子等;再挑选三个人分别当屠户、狼,先布置同学们去预习,而后再让他们在课堂上以讲台桌为积薪表演这一篇短篇小说,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都能较好地掌握“以、之、其”等的含义,又能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3.辩论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通过学生的辩论,能给予学生以难忘的映象。例如《中国石拱桥》一课,我是先让同学们事先预习课文内容,而后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个富翁要建一个风景区,刚建完一半,有个专家给他提出个建议――可在其中建一座石拱桥,形式可以选择赵州桥或卢沟桥两种形式中的一种,然后把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扮演赵州桥,另一队充当卢沟桥,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优点进行辩论,最后由“富商――班级剩余的同学”来定夺,自己再根据他们的阐述加以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样学生兴趣盎然,课堂内充满了欢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增强了。

(四)实践式教学

这种课堂形式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学生在作文时往往笔重千斤,无从下手,这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将学生封闭在课堂里,把学生与沸腾的社会生活隔离开来有很大的关系。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得不停。”

三、注重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学生,感到跟学生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学生交朋友,关心学生的快乐与悲伤,关注学生的心灵。”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应给学生以亲切感,信任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热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我们应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时时都应给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信、可爱,产生一满意、喜爱的情感。唯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上一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改进 下一篇: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