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时间:2022-08-01 10:29:00

精神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1自我管理的基本理论

1.1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对人类实际行为的控制与改变的相关性研究,以社会认知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社会认知理论可以很好地描述了个人身心、社会环境以及健康情况等各种关系。自我决定理论主要描述外在形式的控制、奖励与结构内化而且可以整合到自我管理系统之中,促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病患者行为相应的自我动机会有所提升。与社会认知理论比较,自我决定理论在更多方面下解决的是为何病患者行为会产生相应变化,然而无法很好地解决如何使得这种变化相应的发生问题,对于这一点认识,社会认知理论需要进行更加细致化的制度分析。自我效能理论属于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构成环节,其可以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之中分离出来,一般定义为人们对自身执行与坚持某一种特殊行为同时能够达到预期结果能力对应的主观分析判断,即为个体对自身执行某一种特殊行为同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状况。合理有效的自我管理,不但能够促使病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病情状况,有利于保持满意的生活质量水平,同时能够对其行为与情绪方面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2]。1.2自我管理的可行性:在自我管理的具体过程当中,病患者应该应用各方面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行为对策对自己的主观思想、情绪、实际行为以及身处的环境等进行有效调节从而达到预定目标,其中主要包含自我控制、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提升、自我惩罚与自我激励等方面的自我管理对策,各方面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行为策略的运用在一方面主要依靠病患者的心理发展状况,在另一方面主要受到教育与个人经验的实质性影响,这表明自我管理能力是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的,具有可塑性的特点。自我管理行为对于病患者的重要意义在于疾病管理技能在一定程度是能够学习的,病患者本身需要明确其具体的行为方向,然而对健康的动机与信心可以直接影响到个人能否会获得成功[3]。

2精神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2.1自我管理的目标:精神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防治结合、优化病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负面消极情绪,降低焦虑以及抑郁的非正常心理,通过辨别疾病的早期阶段病症,有利于提升病患者的治疗依赖性,降低病患者病情反复、就诊、住院等发生次数,达到社区康复的目的。2.2 自我管理的方式:精神病患者会伴随着病情发生一定程度的迁延,在工作、学习、婚姻以及社会活动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的挫折以及打击,通常情况下很少能够充分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十分容易被社会人群所歧视,缺乏足够的家庭温暖从而极易感觉到孤独以及无助,对社会生活容易失去信心,自我评论与自我价值的定位相对比较低,从而导致自身潜能的影响,所以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比较欠缺。

3结束语

精神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属于一个相对新颖的研究领域,可以有效地促进疾病的恢复程度,有利于帮助病患者很好地回归社会,从而减少社会经济负担。然而自我管理教育的实际效果主要会受到病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病程长短状况、社会支持力度、病情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需要通过各方面培训、学习提升本身的业务执行能力,清楚认识自我管理的相关方法,确定最好的机会开展相应的自我管理教育,尽量扩充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自我管理教育的实施效果。

作者:吴能丽 单位:永康巿第三人民医院

上一篇:内科情景模拟法的实践 下一篇:农村小学三级课程实施现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