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措施在创伤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1 07:20:20

急救护理措施在创伤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3--01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行业的也随之蓬勃兴起,造成了我国每年交通事故大量发生。而在交通事故中,较常发生的状况则是患者出现创伤性休克[1]。除此之外,自然灾害伤害也容易使患者发生创伤性休克[2]。创伤性休克病人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急、重。如果不采取及时抢救等一系列措施,很快就会危及生命。这需要护士能快速、准确的配合医生,利用娴熟的技术和急救知识,争分夺秒抢救病人。一旦患者发生创伤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带来威胁。因此,必须在患者发生创伤性休克的一小时内进行黄金抢救,实施急救抢救相关方面的护理。事实也证明,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护理中,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自身急救护理的经验,谈谈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的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选取我院急诊中心收治的100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在10-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4±3.5)岁。在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以青壮年居多,并且交通事故导致的创伤性休克患者较多。100例患者来我院急诊中心的情况是:全身多发骨折40例、胸腹部外伤22例、颅脑损伤20例、肝脾破裂18例。

1.2 护理方法

1.2.1 人员构成 我院急诊中心的护理人员多是以有多年护理经验的工作人员构成,对创伤性休克急诊抢救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应对多种紧急情况,能熟练操作多种抢救设备。

1.2.2 急诊护理方法 对我院急诊中心进行抢救的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首先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基本情况,并做好护理评估诊断,判断患者出现创伤性休克的原因;随后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检查,看患者是否呼吸道畅通、意识是否清醒、脉搏是否存在、有无大出血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此类情况,应及时做好采血、交叉配血、备皮、药物试验等术前准备工作,立即通知麻醉科做好相应准备,并准备血液制品,准备为患者进行输血。再后,连接心电监护设备,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处在休克代偿期,应通过的方式增加患者心脏的回血量,如果出现血压急剧下降,且不能控制,则必须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手术方式。最后,如果患者出现出血情况,应对患者出血情况进行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根据患者出血部位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如静脉出血,应采取敷料加压包扎,压迫止血;腹腔出血,则需要保护性包扎等。准确记录输液量,急救措施,各种治疗,各种药物名称和剂量,并随时观察有无反应,同时护士在抢救中应迅速插入留置导尿管,观察颜色,记录尿量。

1.2.3 注意事项 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药品的使用,要先观察记录创伤性休克患者对所使用药品的反应情况,如果发生过敏等反应,必须寻找相应的替代药品。第二,注意保暖。

有一些创伤性休克患者由于出血量大或者是休克时身体温度较低,会导致休克患者血液微循环不畅通,影响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第三,注意对患者的尿量监测。急救护理人员要记录好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尿量,如果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检查,避免发生肾功能障碍。

2.结果

在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3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是:1例患者在来院途中腹腔脏器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是在转入ICU病房之后,因患者脑死亡,家属放弃治疗的死亡。总抢救成功率为97%。

3.体会

3.1 规范操作 在成功抢救的97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急救护理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了规范操作,这大大增加了患者抢救成功的几率,能够保证创伤性休克患者得到全面及时的诊断及救治,从而为患者在接下来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因为急救护理在抢救过程中,由于时间紧,操作反复,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抢救操作程序,必然会引起抢救患者过程的慌乱,从而使患者被抢救成功的几率减少[3]。因此,规范操作也可以说是急救护理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

3.2 熟练的业务能力 为了保证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性,我院急诊中心也配备了大量业务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而且,这些护理人员工作时间较长,经验丰富,在上岗之前,也经过了专业的护理,从而保证了能够应对多种危险情况,在100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中,有5例患者在急救护理完成后,出现了血压骤降、出血量增大的情况,在急救护理人员娴熟的急救操作下,最后使患者的血压稳定、出血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患者的病情的稳定。

3.3 日常管理的重要性 在进行急救护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较多,所用到的药品也较多,如果没有在日常管理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也不能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护理。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创伤性休克患者发生休克的原因较多,因而在急诊中心所准备的药品也必然会很多,这就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对药品的管理,不能因为缺少相应的抢救药品导致创伤性休克患者发生意外[4]。

3.4 重视心理护理 在急救护理中,一些创伤性休克病人会产生恐惧、慌乱、害怕等心理,特别是一些发生交通事故的患者,在出院之后,会因为受到的伤害而产生自闭、逃避等心理,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对其心理护理,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女性患者,因为肢体的伤残、面容的毁,使得这些女性患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在进行护理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5]。

综上所述,了解了创伤性休克病人的病情特点,知道了抢救休克病人的措施和时间的重要性,而速度的快慢又来源于护士掌握急救医学知识程度、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日常管理,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能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宏娣.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2(14):1926-1927.

[2]刘鑫,许灵.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的体会[J].医药前沿,2014,11(2):280-281.

[3]刘争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461-461.

[4]姜凤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0(7):160-161.

[5]刘春华.失血性和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0(8):212-213.

上一篇:浅谈中医治疗痔病的研究 下一篇: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