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中“弱势群体”的心理探析及转化策略

时间:2022-08-01 05:12:01

浅谈班级中“弱势群体”的心理探析及转化策略

【摘要】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总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纪律、行为习惯方面差于其他学生,我称之为“弱势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在一些老师看来是一个累赘,在教育时候,要么大骂一顿,要么听之任之,其实,他们也有感情、有自尊、有求知欲,在他们内心处,也想成才,本文对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并粗浅谈谈帮助他们转化的一些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弱势群体 心理分析 转化 策略

一、“弱势群体”的类型

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遵守纪律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有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是“弱势群体”中最弱的个体,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教师关注的重点。

2.从智力角度看。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应的确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即使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不好,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

3.从心理行为看。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感到有困难,越想考好就越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临时抱佛脚”、拼夜车赶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难有起色。

二、“弱势群体”的心理

1.恨。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提高不大。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2.混。这种学生虽处于弱势群体中,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星,追求个人的生活享受,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且寻得“欢乐”“开心”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混日子就行了。

3.悔。这部分学生,他们对以往由于自身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某方面“弱”的状况后悔,为目前与人家差距而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向导”而发愁。这部分人在弱势群体中绝不占少数。

4.毁。这种心理的学生是极少数。他们往往是因为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恼怒,或受到误解而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于是就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这种人人数甚少,但危害极大,若不注意防范,妥善处理,往往造成极严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三、转化“弱势群体”的策略

1.诚。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不能高高在上,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与你交朋友,谈知心话,必须坚持以诚待人,以诚取信,肖涛同学上课爱做小动作,不合群,性格怪异,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一个人在桌子底下玩,作业经常不能完成,个别任课老师在办公室里都声称不管他了,我不急于叫他的父母来校,而是找他的小学同学了解情况,大致了解了他的性格,兴趣爱好,得知他喜欢打乒乓球,于是我在体育课,活动课找他打乒乓球,在打球时,先表扬他的球打得好,再与学习联系起来,告诉他学习与打乒乓球一样,要下苦功才能学好,而且跟他约定,先不告诉他父母亲,等他进步了,再向他的父母亲报喜。于是他心上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以后的上课明显认真多了,作业也基本能按时完成。我也守信用,没有向他的父母亲“告状”。现在,各方面他都有较大的进步。

2.严。所谓严师出高徒,对于几个自暴自弃的学生,在跟他们交朋友的同时,我逐步提出要求,一次比一次严格。郑利明同学脑子活,反应快,胆子大。由于上课屡次犯错误,有位科任老师怒其不争,在一次他犯错误后严厉批评了他,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他干脆放弃了,彻底变“坏”,上网,交女朋友。我掌握他怕父母的特点,叫他去寝室把东西整理好,跟我去他家,威胁他说要开除他了,他见我动真格了,反过来求我给他一次机会,说以后一定改,我开始不理他,只是催促他快去整理,在他第三次求我“开恩”,而且掉眼泪了,我才松了口,与他约法三章,让他集中精神学习,并逐步改掉坏习惯,从那一次受“惊吓”后,他很快把成绩赶上去。

3.宽。对学生在思想、安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严格,但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又要宽以待人,即使是犯了错误的学生,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给他改过的机会,不能“上纲上线”,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有一些缺点,犯点错误,都是正常的。在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我一般不处分学生,而是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则从宽,以免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上笼上阴影,造成终生的遗憾。参考文献:

[1]万玮.班主任兵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9(06).

[2]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1).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宜山小学)

上一篇: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措... 下一篇:新课程下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