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急救自救知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

时间:2022-08-01 03:00:42

普及急救自救知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

0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3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所发表的文告中就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在家中、路上或工作场所可能遇到的危险认识不足,未能形成公众舆论。但是,一个新的流行病学模式正在出现,意外事故和肉体伤害行为常常对受害者个人及其家庭造成灾害性后果。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造成的损伤、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和个人集体的暴力行为,受伤需治疗的人数为上述的100~15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形成永久性残疾。

近几年来,我国突发事件不断增多,“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疫、瘦肉精、苏丹红、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以及矿难、空难、车祸等,尤其是2009年4月以来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考验着我国的应急能力。

——在汶川大地震时,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个别伤员被生拉硬扯地从废墟下救出,救援人员不用脊柱板、硬质担架而用褥子、床单就对其进行转移。地震后由于房屋倒塌,脊椎难免会受到损伤,但不是脊椎受到损伤就一定会发生截瘫,反而是因为这种“拉扯式的救援”,或者是获救后搬运方法不当,如施救人员用床单这样的柔软织物护送伤员,会导致其脊椎损伤加重,造成伤员截瘫。这些救援方法会对幸存者造成二次损伤。

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群体伤害时,即使是医务人员也因专业教育薄弱和应急器材装备不足,而发生不该发生的状况。因此,越是在突发事件下,越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救援。

——在近几年的北京马拉松赛及一些大型运动会上,曾突发参赛选手晕倒事件,我们看到的是持有救护证书的国外友人出手相助——做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而众多的国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最好的反应只是拨打急救电话。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深反思:一是预防理念、急救知识普遍缺乏。社会往往认为,救人是医生的事情,以为自己能做的就是及时向急救中心求救。二是的确我国未设立规范的救护员培训制度,国人缺乏急救知识培训,没有救护资格,不敢、不会伸出援助之手。

在美国,餐馆、民航等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必须持有心肺复苏技能(CPR)证书,一旦顾客、旅客出现状况,能保证其在第一现场就能得到有效救治。美国人之所以能在“9·11”事件中处乱不惊,与其日常获得的救援理念、知识、技能和救援训练、演习等关系密切。

美国人非常强调“第一目击者”的概念。我国急救专家李宗浩教授曾在美国休斯敦的一家餐馆里遇到一位客人突然倒下,现场“第一目击者”——服务员马上拨通911,救护车在4分钟后赶到。在这4分钟里,服务员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的基础急救,这为随后的抢救奠定了成功基础。

李宗浩教授指出,急救最基本、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救命,而救命最重要的技术就是心肺复苏。以心源性猝死为代表,最及时、最有效的抢救,可以概括为四个“早”,即早期通路(拨打急救电话)、早期心肺复苏(“第一目击者”施救)、早期心脏除颤(专业急救人员施救,或由“第一目击者”在有条件的现场施救,进行体外自动心脏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专业急救人员应用救护车等专业急救装备施救)。

在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的当前,一方面要增强公众的急救意识,把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特别是心肺复苏技能,向社区、向社会普及,让“第一目击者”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抢救。另一方面应积极构建我国的城市急救网络,包括给救护车以规范、基本的装备,寻找好的机制让其接到求助电话后也能在4~7分钟抵达现场。必须尽早建立、健全各级急救医疗组织并形成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急”和“救”的功能,才能使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院外急救需要一大批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人员从事该项工作,他们主要从事基本的生命急救技术如维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伤口包扎止血、骨折固定、搬运后送等。这些急救人员从哪里来,如何进行培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外比较重视急救人员的培训教学工作,从事急救工作的急救技术人员、急救医士、警察、消防队员和驾驶员等都要经过急救培训,重点培训基本生命急救技术和高级生命急救技术,培训后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并经国家考试合格后发给资格证书,才能从事急救医疗工作。但我国这方面工作还比较落后,有些还未开展。

1普及急救自救知识的重大意义

院外急救是指在家庭、机关、学校、工厂、城乡居民中所发生的意外灾害事故和突发危重伤病员的抢救工作,即伤病员尚未到医院外的抢治,又称院外急救或临场急救,它是重要的第一线救死扶伤工作。院外急救的成败往往是一个地区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各国政府对医学急救,包括院外急救十分关注,从指挥、组织、人员和装备等方面,都形成较完善的有机结构。

自有人类以来,院外急救工作在不断同病伤做斗争中就有了雏形,同时在人类不断繁衍中延续了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救医学逐步形成一门崭新而独立的学科,目前正处于发展和成熟阶段。从广义来讲,急救医学包括平时、战时、各种灾害、传染病等,同时还包括医院外和医院内的急救。前者是急救的基础,后者又是急救的继续。医院急救成功率高低又是一个现代医院重要的一面镜了。院外急救需要有坚强的网络,由用医学科学武装起来的医护人员和热心、受过专门培训的院外救护员组成,并做到及时、正确地处理伤病员。它能大大减少伤病员的痛苦,把垂危的伤病员抢救过来,把致残率降到最低限度,同时还能大大缩短治愈时间。这一事实不论是在平时的还是战时的院外急救中,都已得到证实。

加强院外急救理念及实际操作功能,重视医院后继的抢救,改善伤病员的转送,充实急救设备,并使医护人员尽量接近伤病员,缩短伤后到抢治的时间,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做好院外急救工作,既能抢救宝贵的生命,又能节约大量资金,还能鼓舞人们的士气,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因此,院外急救工作的成败常常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医疗预防水平。

总之,院外急救在急救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院外急救的有效与否对伤病员的生与死和预后起重要作用。院外急救代表着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应急处理能力,是现代急救医疗体系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急救医疗体系建立和发展的主要目的。这既是一个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2我国院外急救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2.1政策法规、机构设置方面

(1)目前,国家、各级政府和军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虽然都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但相互不配套、不衔接,对救援力量缺乏统一调度。各地尚未建立完整的医疗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当地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总体应急预案、医疗急救机构和救治机构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等。

(2)医疗应急机制不够健全,医疗救治与卫生应急机构不够协调。急救机构设置不统一(医疗急救中心和紧急救援中心),职能不能完全发挥。许多地级城市尚未建立急救中心,医疗救援机构和救治机构的基础设施落后,经费缺少,装备不足,技术力量不强,队伍人才短缺,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体系仍不完整。

(3)救援技术措施不够科学规范。因灾难事故的性质不同,发生的伤害伤情不尽相同,医学救援中各项技术措施的选择和应用也不尽相同。在抽组救援人员、配备救援装备、选择救援方案等方面普遍存在误区和盲区,降低了救援效果。东西部医疗应急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标准不统一,城乡不均等,信息系统不够灵敏,指挥决策能力不强,应急反应不迅速,资源配备不足,能力储备较低,医疗应急能力极待提高。

2.2急救人员培训方面

目前,我国院外急救人员培训工作还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统一的院外急救专业教材。我国现阶段无急诊医学院,只是少数医学院校中有急诊医学教研室,可能还无急诊医学系,急诊医学仅作为选修课或作为内科学中的一个分枝内容教育,院外急救只能是分枝的分枝,现有的急诊医学教材中有关院外急救内容大多很简略,没有统一的院外急救专业医疗教材,这使院外急救培训无标准可依据,各地的培训内容差别较大。

(2)缺乏系统、严格操作训练。现有的有关院外急救医师培训班往往着重理论教育,较少操作,从现有的各种培训班课程表中还未发现操作的时间超过3天,一些培训基地缺少模具,即使是操作也是很多人一组操作,每个人操作的机会太少,以至于不少随车医师不能很好掌握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CLS)等标准操作技术,其他急救技术如除颤、气管插管、外伤包扎等也不熟练和不规范。

(3)驾驶员、警察、导游等只有简单的上岗培训。绝大多数院外急救驾驶员、警察、导游只经过上岗培训,有的甚至连上岗培训也没有,只是知道一些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最简单的急救知识,未接受系统急救医学培训,仅仅相当于市民急救普及教育的知识,所以这些人员在急救中很难参与医疗,更难与医师紧密合作。

(4)没有定期复训考试制度。从事院外急救的医师基本上来自医学院校的医疗系毕业生或来自内科、外科,只要有执业医师资格就能从事院外急救,而对其是否具有对院外急救的基本技能并无要求,年复一年,他们的技术有否与时俱进也无要求;对驾驶员和担架员更无医疗急救技能方面要求。制度上造成有的急救人员知识、技能不能及时更新。

(5)公民普遍缺乏院外急救自救知识,目前,不少学校及部队、公务员等已有相关的培训读本,但教师不专业、传授知识点不到位。市民、工人、农民则缺乏必要的知识传播。

3普及院外急救自救知识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来规范公众应急自救教育

提高灾害预防能力是所有国家都须常抓不懈的工作,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是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减少全社会灾害的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来规范公众应急自救教育。从政府层面上进行相应应急法律法规规范建设,使应急自救互救教育培训制度化、规范化,使公众应急自救教育成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局面,保障公众应急自救教育全面、稳妥、规范、有序地推广。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9件专项应急预案确立了政府是主角,已经先行一步,承担了预案实施的主体责任,从体制、机制、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同时政府是公众应急自救教育的主导者,应该制定相应规划,对公众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相关应急自救教育和演练。

3.2 加强应急救治专业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和身体条件好,技术过硬,应急能力强的医疗急救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应对和控制各种重大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时,才能达到反应迅速、处置高效,救治有序的医疗应急救援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应急救治专业队伍,负责日常、重大事故和一般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以及承担本辖区的疫病、当地各种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恐怖事件类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应急救治任务。

3.3 加强医疗应急救治信息系统建设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建立一个快速,有效、准确、灵敏的医疗应急救治信息系统,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高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医疗应急救治信息系统建设应以急救中心的紧急医疗救援指挥系统为核心,以医疗救治医院为网络,与疾病控制中心信息系统共享信息资源,共同组成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紧急救援中心可按照应急预案,迅速调度医疗急救资源,了解事件,评估和汇集现场信息,及时报告,接受指令,指挥员可通过该系统监控救援过程,分析救援能力,与公安等急救部门沟通信息协调联动,保证医疗急救资源在最短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急能力和水平。

3.4 重点的特殊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演练

对于特殊岗位人员如公安、消防、医务人员及特殊场所保卫人员应进行全方位应急自救互救常识的培训,而且要经常反复演练,主要内容应包括:传染病与突发性疾病的预防与急救、中毒的预防与急救、火灾预防与火场逃生、抵御暴力侵害、交通安全、家用电及电梯事故、危险化学品、放射源、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预防与急救等安全防护以及维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伤口包扎止血、骨折固定、搬运后送等。要毫不放松地抓好高危行业和领域生产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安全操作和第一时间处理突发事故的技能。

国外比较重视急救人员的培训教学工作,从事急救工作的急救技术人员、急救医士、警察、消防队员和驾驶员等都要经过急救培训,重点培训基本生命急救技术和高级生命急救技术,培训后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并经国家考试合格后发给资格证书,才能从事急救医疗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及各级红十字会也不间断地举办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对各类人群(如大学生、警察、驾驶员、导游等)进行现场救护技能培训,并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书。福建省红十字会就组织有关急救专家编写了《现场救护》一书(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作为现场救护技能培训的教材,不定期开展特殊人群的救护技能培训,并利用红十字日、拯灾活动等机会向公众普及现场救护技能。这些都是院外急救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

3.5 加强公众应急自救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危机意识及防灾减灾应急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生命意识教育、应急避险教育在很多国家是公民的必修课,目前中国多数人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极为薄弱,所以期待安全教育能成常态,在全民中推广、普及应急避险措施。宣传、教育等部门应通过图书、报刊、广播、网络、电视、社区宣传栏等媒介,利用编印通俗读本、摄制影像资料、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有关知识宣传。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普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百姓的自救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能力和自救能力。通过广泛宣传,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同时,把应急演练与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应急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各有关单位要精心组织,制定具体的宣传活动方案,采取有效形式,确保宣传效果。通过宣传,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全民培训学校应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宣传基地。 让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进入学校、企业、农村、公共场所,定期开展一些防灾演练,变书本防灾知识为实际抗灾能力。

3.6 成立专业的培训教师教练队伍

公众应急自救教育方法应提倡知识讲授和实践演练相结合,可创办公众应急自救教育培训学校,培养大批专业的培训教师和教练队伍,保证教师知识全面,经验丰富,能深入讲解,课程生动,以确保教育效果。

4结语

福建是一个多灾的省份,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同时也处在潜在地震带上。福建省赴川医疗卫生救援队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直观地感受到了地震对国家建设、人民生命损害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深刻认识到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建立一整套更加完善、有效的防灾应急预警、防控机制和预案,做到未雨绸缪。

在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的当前,尤其要增强公众的急救意识,把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特别是心肺复苏技能,向社区、向社会普及。积极构建我国的城镇急救网络,尽早建立、健全各级急救医疗组织并形成网络,以规范、基本的装备和合格的救援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急”和“救”的功能,使突发事件的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参考文献:

[1] 李得溪,张俊晶,谭福勇.我国院前急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5).

[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EB/OL].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省略.

[3] 福建省急救中心,福建省红十字会编.现场救护[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郑霄阳,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常志卫,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编审。

上一篇:论体育健身服务对提高大众健康素养的影响 下一篇:用易经思维找到癌症有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