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网自动化技术

时间:2022-08-01 02:41:39

浅谈配网自动化技术

摘 要我国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在配网自动化技术下可以优化配网方式,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提高供电质量,根据用电负荷合理调控电压水平,有效提高设备使用情况,并在电力网络发生故障时可以迅速实现快速定位、迅速查找、及时修复,以达到缩短停电时间的目标,以此来保障居民用电以及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即给企业生产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用电企业和个人提高了高质量的服务,提高满意度。但是我国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也还是存在着一个需要改进的问题。文章在研究了我国配网自动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网自动化改良方案。

【关键词】电力 配网 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 改良方案

1 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动化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我国电力配网也逐渐引入了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自动化技术下可以优化配网方式,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提高供电质量,根据用电负荷合理调控电压水平,有效提高设备使用情况,并在电力网络发生故障时可以迅速实现快速定位、迅速查找、及时修复,以达到缩短停电时间的目标,以此来保障居民用电以及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即给企业生产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用电企业和个人提高了高质量的服务,提高满意度。

但是我国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也还是存在着一个需要改进的问题。第一,定位功能较弱。当前,电企对于线路的定位需求强烈。第二,针对性差。现有系统大多不能具有针对性的在分析配网架构特点基础上合理进行应用类型配置。另外,在馈线自动化设计方面,电网故障隔离速度较高的目标下,针对性差。第三,规模效应差。系统的规模效益较低,有很大提高与改良空间。第四,持久性强。系统和设备在长时间运行条件下,可靠性降低。

根据以上分析,配网自动化有着重要的优势地位的同时,也需要不断进行改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建设实用新型自动化配网系统。

2 配网自动化改良思路

(1)配网实时监控。为了提高配网运行以行管理中的可靠性,必须实现配网实时监控。

(2)提高综合效益。在配网自动化设计中以实用性为原则,监控范围需根据需要不断扩大。

(3)提高扩展性。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发展前景、未来技术,在设计中要留在接口,为后续技术扩展打下基础。

(4)个性化功能强。改良后系统一定要考虑到各地区电网的特点,能够因地制宜的进行设置,以实施自动化控制。

3 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设计方案实例

3.1 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设计

配网自动化系统结设计如图所示,包括最高层的主站层,主站层以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为核心,通过光纤与远程工作站进行沟通;中间层是通信层,包括配电子站、专用通信网络、公共无线通信网;底层为终端层,即设备层。见图1。

3.2 主站模式

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集中采集处理深圳城区范围内配电网运行信息,采集终端的数据统一集中到市局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的中心数据库中。下属各区局客户端在管辖权限范围内可以远程访问和使用,实现各个区局配电网的运行、维护、监控和管理。

3.3 配网终端

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不需对配网一次网架结构进行大规模改造。对配网自动化的要求是:以遥信为主,实现城区电缆网故障指示器的信号回传,缩短故障排查时间;以遥测为辅,监测重要公用变压器的负荷。配电终端的功能至少包括:支持接入各种类型的故障指示器;开关状态、电流、电压量采集,馈线运行状态监视;故障检测及故障判别功能,故障信息主动上报主站;支持多种通信方式,提供DL/T634.5101 -2002,DL/T 634.5104 -2002,DNP3.0 等多种通信协议;失电或通信中断后数据长期保存,支持历史数据补充上传。

3.4 通信模式

配网通信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配电网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通信系统的好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动化系统的优劣。由于配网通信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且现场条件复杂多变,没有一种通信方式能够满足配网自动化通信的全部要求,因此配网自动化宜采用综合的、混合的通信方式。考虑到配网通信对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特殊要求,随着通信手段的不断更新,目前可供选择的通信方式有多种。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可简单地分为有线方式(包括架空明线或电缆、电力线载波、光纤等)和无线方式(包括CDMA,GPRS,EDGE 等)。

4 小结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改良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要充分地与智能网络设备相结合,增加更多智能化控制功能,以期达到更好的配网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欣,付晓泉.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

[2]龙田广.基于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复电策略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4-12.

[3]赵晓慧,梁标,李海波,鲁宗相.城市配网自动化可靠性评估与成本效益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5-03.

[4]赵航宇,赵洪山.配网自动化技术对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J].陕西电力,2015-01.

[5]李登香洲区配网自动化规划与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2014-11.

[6]牛瑞,王静.陈小军基于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1.

[7]吴东菁配网自动化故障定位技术探讨[J].广东科技,2014-12.

[8]肖潇.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0.

上一篇:基于CDIO的高校数据库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下一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