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与风俗习惯的英汉习语对比研究

时间:2022-08-01 12:11:23

基于历史与风俗习惯的英汉习语对比研究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而发展变化。语言作为人际交流的载体,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存在着障碍。举例说明基于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在英汉习语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指出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须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只有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翻译,真正达到音、形、意三方面的翻译境界。

关键词: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英汉习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45-02

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同时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发展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而发展变化。语言的产生是不同地域的人群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自然产生和演化的结果,而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习语,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固定表达,是任何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固定表达方式,因此更能反映不同地域两种语言的文化异同[1~2]。

翻译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一种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狭义的字面翻译;另一个是把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3]。简单地说,翻译即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所以特殊的文化内涵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翻译[4]。

两种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由于中英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造成了两种语言的差异,同时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不同风俗习惯也强烈地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在交际过程中,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两种人能否沟通,不仅取决于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的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历史与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差异的讨论,以研究其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从翻译的准确性和内涵对所处文化进行分析,探讨民族历史和文化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大量事例说明了不同历史与文化习惯对翻译的影响,以期通过此研究为英汉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基于历史的英汉习语对比

翻译既能体现译本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性定位的过程,也能再现原文在新文化中得到认可的过程。只有在新的语境中有意识地为译本确定一个适当的历史性地位,才有可能使译本带给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读者相似的阅读和审美效果。

1.历史语境。翻译时“如果不和文本作者的历史性联系起来,文本就难以理解和解释;如果不和解释者本人的历史性联系起来,文本的理解也就失去了意义和目的”[5] 。在翻译方面,仅懂得单词、句子原意是不够的。只有对语义等后面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真正达到音、形、意三方面的翻译境界。而翻译时一旦忽略了语义的历史事实因素,翻译出来的东西会使人不知所云,至少会让人产生不必要的错觉[6]。如日本人在南京建立的一座旅店,英文叫Grand Hotel。如果译为“大旅馆”,也不算错,但没有与其历史相联系,没有任何感觉,南京地处江南,既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而现今译为“古南都”,则结合了音、形、意三方面,是最佳的选择。

2.历史制度。因为历史的原因,在汉语里变成了贬义词。但很多译者看到“bureaucracy”想当然翻译为“”。其实,“bureaucracy” 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之一。这个词主要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从而实施任人唯贤的治国之道。西方直到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后才打破了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度,开始任人唯贤的人事制度。所以在西方这个词属于中性词,没有任何贬义。

3.历史事件。词义的历史变化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尤其是一些经历了特定历史事件后产生的新义的词,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反复推敲上下文,把握其中具体语境的含义。例如:You are not Robinson Crusoe,you are not alone,so don’t be so damned selfish.(又不是流落孤岛,与世隔绝的鲁滨逊,不要事事只为自己打算。)这里的鲁滨逊成了流落孤岛,与世隔绝的代表,译文顺其所指,通过补充说明,译出原文的风格。

另外,从基于历史事件的英汉成语中也可以发现,二者是有区别的。如汉语成语:“焚书坑儒”,“围魏救赵”,“完璧归赵”,“三顾茅庐”,“名落孙山”,“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过五关斩六将”等。英语成语:mask one’s batteries“掩盖敌意”,stick to one’s gun“坚持立场”,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cook one’s goose“自毁前程”等。在诸如上述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在了解了词语的来龙去脉和本土文化,才能更加准确地将其翻译,否则,即使翻译成其他语言,也会使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成语多为四字结构,偶有三字或多字组成,且动宾式或连谓式较多,大多用对偶形式,而英语中的短语都用动宾结构,并且这些来自于历史事实的短语都与人称有关,也就是说英语中或者说西方文化中更注重个人的功绩奉献,所以在动词和宾语之间都有表人的one’s。这也就是说我们在翻译汉语词汇时尽量运用人称指代,而英语翻译成汉语则更多用主动动词。

4.历史典故。基于历史典故的英汉谚语也是不相同的。如汉语词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三顾茅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英语词语: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有了好的开头,才有好的结果”等。因此就谚语来看,两种语言截然不同,汉语采用四字结构的对偶形式或押韵形式,字数很多或单独成句的情况较为少见,而汉语典故绝大多数为名词性词组,因而常在句中充当一个句子成分。英语典故除上述汉语典故的句法功能外,常可单独成句,往往都是独立完整的句子。

二、源于风俗习惯的英汉对比

1.生存环境。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因此,成语或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斩草除根”、“顺藤摸瓜”、“骨瘦如柴”、“草木皆兵”。再者,比喻花钱浪费,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喜欢航海,英语中出现大量有关航海的习语,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而在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如: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still water run deep“静水流深”、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我们把“be left high and dry”翻译成“陷入困境”,把“all at sea”翻译成为“不知所措”等等。

中国农谚大多用四字成语,对仗工整,而英语中航海成语大多采用介词短语,词义也较浅显。因此,对于此类词语的翻译,译者应该充分了解习语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地的自然、生活环境,以求翻译更加准确。

2.风俗习惯。英汉风俗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是东西方国家对于狗这种动物的态度[7]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大多数情况下,在汉语习语中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常被作为宠物养起来,但其贬义形象却一直留存在汉文化中。而西方人把狗当做心爱的东西,对狗有着哀怜的情感。因为,狗既被他们视为人类的宠物、朋友或伴侣,同时也作狩猎之用,所以,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没有贬义。如luckydog“幸运儿”、topdog“最重要的人物”,而且常用狗来比喻人的行为。如The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另外在中国,亲属称谓词,诸如“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伯伯;叔叔;姨夫;姑父;大伯;舅舅”、“姨姨;姑姑”等十分具体且繁杂,这些都是因看重亲属关系的态度以及宗法制度和观念在汉族社会长久存在的客观现实。而这一套称谓,真正与英语对应的只有六个,即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儿子―son、女儿―daughter、丈夫―husband和妻子―wife,其余的则都不对应,如:哥哥;弟弟―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伯伯;叔叔;舅舅―uncle、姨姨;姑姑―aunt。

因此,对于此类词语的翻译,译者应该充分认识风俗习惯在习语翻译中所处的地位,否则,经翻译后,词意可能会大相径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3.。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英汉语言受的影响也较大。中国是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佛教对中国人的影响留传深远,人们相信有“佛主”保佑的一生。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鬼使神差”、“大慈大悲”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皇大帝”、佛教的“阎王”,有“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西方国家均不存在。西方人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与此相关的习语也相继出现,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d be with you“上帝与你同在”、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咒语。

结语

一种语言的形象语言,往往最为生动最有特色的部分,而最常见的形象语言就是成语,谚语,俗语或习语。由于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像英语和汉语这样源远流长,表现力丰富的语言往往是利用形象来取得生动的效果。但英汉民族所处的地域不同,英汉语言的表现形式、词化程度及语义蕴涵度也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在翻译中,准确地翻译概念有时比翻译句子更难。所以,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研究时,要追求“音、形、意”三方面的“信、达、雅”,必须深入了解词义的历史背景和风俗特点,只有充分研究两种语言的风俗文化和历史因素以及词语的特定环境,才能使译语忠于原义,被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伟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1):104-105.

[2]龙江华.文化比较及习语翻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69-72.

[3]邹白茹.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9-80.

[4]高玉兰.历史语境与翻译选词[J].山东外语教学,1999,(3):52-55.

[5]张今.文学翻译理论[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王来喜,曹立群.简论历史和文化因素在翻译英汉概念时的重要性[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1):60-64.

[7]李海川.浅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51-52.[责任编辑 郭伟]

上一篇:“六五”普法过程中培育中国现代社会法治观念... 下一篇:《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