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南民间工艺走进艺术院校

时间:2022-08-01 08:01:03

浅谈云南民间工艺走进艺术院校

【摘 要】文章介绍了云南民间工艺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其问题的方法即在艺术院校开设民间工艺课程,同时还阐述了民间工艺资源引进课堂的策略,艺术院校开设民间工艺教学承载着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民间工艺教学具有时代意义。

【关键词】云南民间工艺资源 引进课堂 引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065-02

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成长的过程中创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文化极为灿烂。表现为木雕、石雕、扎染、陶瓷、玉雕、制银、斑铜、乌铜走银、斑锡等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他们世代相传,这样的遗产万分珍贵。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产品浸入了他们的生活,严重冲击了民族民间工艺的生存空间,趁这些珍宝现在还存在,趁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所认识,我们应该去做一些抢救性的保护工作……为子孙后代留点什么。想想它们都是出自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劳动者之手;它们是出自从来没进过学堂的民间艺人之手。而这些工艺品却又是那样的精美,那样经得起任何审美法则和尺度的挑剔,我们都会心存感动……而今不断受到现代信息的冲击,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云南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不断呼吁保护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传统。云南省的现代教育如何妥善保护和传承云南省民间工艺文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云南省民间工艺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地域偏远、交通不便使云南省的民间工艺文化保存得相对完整,一些民间工艺仍保存着古朴原始的自然生态与和谐风貌,民间工艺资源遗存相对完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云南省民间工艺的生存环境面临诸多问题:

第一,传承关系。许多民间艺人的年龄在60岁以上,而年轻人中对传统民间工艺感兴趣的越来越少,后继乏人使本地的一些民间工艺品种产生了传承危机。

第二,民间工艺在很多人心中丧失了地位。当我们提到“民间工艺”时常常会听到“太土了,难登大雅之堂”之类的话语。其实只要是真正了解欣赏民间工艺的人,都能感受到它质朴而强烈的艺术魅力。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蕴涵民族性的艺术创作更具感染力。不了解、不欣赏、不喜欢,甚至不屑,形成审美观上的一种偏见,这是民间工艺在现代人意识上的一种较普遍的反映,这种意识严重地影响了民间工艺的生存与发展。

第三,民间工艺的教育缺失。目前在中小学的课程安排中,与民间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而涉及本地民间工艺文化的课程更少。许多学生在整个中小学学习过程中,就没有通过课堂接触过民间工艺文化,甚至有的高校亦未涉及当地民间工艺的教学。

另外,对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有限、重视程度不够等,都是造成云南省民间工艺衰败甚至消失的重要因素。如不重视和抓紧抢救保护,脆弱的文化生态环境会在现代工业文明中迅速地消失。保护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要从艺术教育入手,要使民族民间工艺得以生存、传承和发展,必须使民间工艺进入高等艺术院校。

二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民间工艺资源进课堂的实施策略

1.学校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校通过短期培训、边学边教或选派热爱民间工艺专业、事业心强的骨干教师进行专门进修。鼓励教师承担民间工艺研究的课题,专心钻研备课,承担基本的教学任务。另外,聘请当地民间艺人到学校兼课、举办讲座或做技艺表演。早在上世纪初,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曾邀请民间艺人为师生授课,把民间工艺引进课堂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加强本院学生的和其他院系的民间工艺教学

设计专业学习民间工艺课程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内容可分为:云南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概论、云南民间工艺作品赏析、民间工艺品的设计制作等。如木雕工艺、石雕工艺、紫陶工艺、玉雕工艺、银器工艺、斑铜工艺、乌铜走银工艺、锡工艺、扎染工艺等都可进入课堂教学。对民间工艺有浓厚兴趣的专业学生还可以进行选学,内容为:云南省民间工艺采风考察、民间工艺创作设计。

3.加快云南省民间工艺教材的编写研究并完善教学设备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先后组织编写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和云南省特色民间工艺系列教材15本,具有地方特色、高质量的教材。学院鼓励教师认真编写课堂讲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和锤炼。民间工艺教学既是理论课、欣赏课,又是技能课,学院可安排大量的实践环节,如田野考察、手工制作等。

4.举办民间工艺讲座,提高学生兴趣

举办民间工艺讲座,不定期的邀请不同工艺一流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前来校园办讲座,以座谈、现场表演及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民间工艺精湛的技艺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大开眼界对家乡民族文化有更广泛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们对家乡民间工艺的热爱之情。

5.建立民间工艺研究所,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成为云南省民间工艺的教育中心和研究中心

学院有足够的专业教室,学院现设陶艺教学实验室、玉雕教学实验室、编织及染织工艺教学实验室、木制工艺及金属工艺教学实验室等,配置性能质量较高的教学设备和专用工具。民间工艺研究所由专业教师组成,并吸收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参加,聘为客座教授,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实施民间工艺教学工作;搜集、整理民间工艺资料,进行民间工艺的理论研究;借鉴民间工艺的造型观念和表现形式,开发设计现代民间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6.建立民间工艺陈列室,展示优秀民间工艺作品

一方面为教学提供了观摩欣赏作品的场所,让学生有机会经常接受民间工艺的熏陶;另一方面补充了本地博物馆的收藏。陈列室除收藏陈列社会上有价值的民间工艺品及有关资料外,还收藏陈列师生仿制或创作设计的作品,便于学生参观学习。

7.建立民间工艺的校外实训,并重视田野调查

民间工艺资源进课堂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学院还让学生走出去,与当地民间艺人交流,虚心请教,深入民间体会当地民俗活动与民间工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进行调查研究。学院先后在校外建立了:建水紫陶实训基地、丽江毛纺织品实训基地等。

将云南省民间工艺资源引入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中来,可以说是一项双赢的决策: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因学院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学院艺术教育因为有民间工艺的加入增加了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有了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民间工艺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给学院现代艺术教育提供借鉴与启示;同时,充分利用民间工艺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民间工艺与情感、民间工艺与社会、民间工艺与文化、民间工艺与生活的关系,给现代民间工艺教育带来发展的新契机。

参考文献

[1]陈劲松等.云南特色民间工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

[2]史宝莉.开设中国民间美术课的思考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4)

[3]王文章.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9

上一篇: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有效特征分析 下一篇:林木鼠害及其他食叶类害虫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