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高血压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时间:2022-08-01 06:40:18

浅谈社区高血压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摘要:从诱发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出发,对目前社区高血压病的日常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实践进行综述,使高血压病得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干预;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89-0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快以及社会的老龄化等社会因素,高血压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显示,引发高血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近年来高血压病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高血压应从高血压的诱发因素着手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近年来有关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做一概括,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

1 诱发因素分析

经过对本社区76例高血压患者诱发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不良饮食习惯29例,占38.2%;缺乏疾病知识17例,占22.4%;精神紧张、易激动9例,占11.9%;抑郁、孤独性格9例,占11.9%;其他相关因素12例,占15.8%。

1.1 不良的饮食习惯。经对29例有不良饮食习惯患者的询问,发现其生活都有不同程度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吸烟、饮酒的嗜好,部分患者食盐量高。

1.2 缺乏高血压疾病知识。因患者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加之发病初期不重视,服药几天血压降下来就停药,血压高了才吃药,这样多次反复,就容易成为2级高血压了。

1.3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有的高血压患者认为高血压病最后会导致脑出血、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给家人带来负担,有时会情绪激动,血压波动大;个别患者脾气暴躁,遇事不冷静,易激动促使血压升高。

1.4 抑郁孤独情绪。有些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因病情反复,治疗过程漫长,从而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造成血压波动大、不稳定,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护理干预方法

高血压病的诱发因素有很多种,高血压的治疗也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因此,针对性的日常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2.1 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超重、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因此膳食指导就成为社区护理干预中的主要措施之一。社区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人习惯编排个人每日饮食表,采取循序渐进逐日分解的方式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含粗纤维的食物,限制饮酒,少饮咖啡、浓茶等刺激饮料。对个别难以控制的患者,必须让其家属及朋友参与劝导,共同纠正其不良饮食习惯。

2.2 指导正确治疗。高血压病经确诊后一般需要终身治疗,如果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必然造成高血压控制率低。因此,对那些缺乏高血压疾病知识,不能坚持长期治疗的患者,必须反复强化护理干预。社区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用药依从性的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遵医服药对治疗高血压、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性,从而坚持长期服药,使血压下降并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

2.3 重视心理干预。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发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社区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个性特征采用心理疏导、认知疗法、行为治疗等形式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增强自控能力,使其保持平和心态,从而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2.4 适量运动锻炼。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体力活动不但可以控制超重、肥胖、增强体质,还可以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情绪,降低血压。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体状况,社区医护人员应协助制定适合不同个体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达到科学锻炼的目的。研究证实,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效的运动处方。

3 健康教育指导

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干预的基本形式。众所周知,高血压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社区医护人员应认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帮助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1 开展门诊教育。主要根据前来就诊的病人的年龄,文化层次开展面对面地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如高血压的主要症状、危险因素、主要并发症及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坚持服药和监测血压的重要性,使病人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主动配合治疗;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督促病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3.2 发放宣传材料。除在社区医院内张贴宣传海报、出黑板报、放映宣传教育片等手段进行高血压相关的各种宣传教育外,还可以通过家庭访视、入户调查、定期为居民进行常规血压测量等方式,对社区一般人群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普及及宣传教育,让更多的居民认识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

3.3 举办健康讲座。如果条件允许,请上级医院专家教授来社区给前来就诊的高压患者及其家属作专题知识讲座。主要向病人宣传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危险因素的防范、高血压病的用药指导、合理膳食和运动对血压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和指导,以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的防治能力,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每种措施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社区医护人员应根据社区人群需求,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制定干预计划,多管齐下,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使高血压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孙宁玲.《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2008版)》.;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06月

[2] 汪涓,陈桂芳,苏雯,等.《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的影响》.《护理研究》,2007年第34期

[3] 桂小红.《高血压病人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当代医学》,2010年第1期

上一篇:医院供应室管理与控制院内感染体会 下一篇:消毒供应中心器械集中清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