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01 05:29:58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实验课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深入学习并掌握化学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实验,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要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现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

探究学习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起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开阔思维,让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这样,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并获得学习经验,同时实现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

如在上《酸碱盐》这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食盐和纯碱是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物质,易溶于水且二者都为白色固体,单从外表看很难区分出来。现在请你设计一下方案鉴别它们,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果。

经过实验、查阅资料,学生得出以下六种方案。

方案一: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CaCl2溶液[或BaCl2、Ca(NO3)2、Ba(NO3)2溶液等],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方案二:用口尝两种的白色粉末,有咸味的原样品为食盐,有涩味的原样品为纯碱。方案三:用手分别蘸取上述溶液少许,有滑腻感的原样品为纯碱。方案四: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少量稀醋酸(或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有气泡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方案五: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或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方案六:分别取白色粉末少许置于容器中,过几天后,有潮解现象发生的原样品为食盐,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纯碱。

笔者让学生按设计方案分组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对以上六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始终参与其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而且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经常会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

又如,笔者在讲解“铁生锈的条件”探究实验时,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实验并观察铁的生锈情况。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把铁丝团放入水中,倒入一些植物油,铁丝生锈为什么变慢,而加一些醋生锈为什么会加快?把细铁丝和细铜丝一起放入水中铁生锈为什么会加快?把铁丝放入食盐水和放入碱水中生锈快慢为什么不一样?把铁丝接在直流电源负极上为什么不会生锈?等等,教师要以问题为引子,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适当增加实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化学课堂一般比较单调,这样的课让学生提不起兴趣和学习的欲望,实验课的引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起到了实验探索的作用。例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在这个实验中,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相应的化学反应规律,又可以让学生加强环保意识。对于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造成的污染物,只要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要对学生强调环保思想,让他们从小养成环保意识。

三、恰当改进实验方案,丰富学生实验情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关于催化剂的教学,粤教版教材中仅做了5%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分解放出氧气和加入二氧化锰后放出氧气速度的比较实验,学生很容易产生疑惑:为什么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氧气速度快了,二氧化锰是否会放出氧气?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补做了二氧化锰的受热实验,并把二氧化锰分别换成了硫酸铜溶液、红砖粉,同样改变了反应的速率,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催化剂概念的认识。

总之,化学实验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去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浅探 下一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常态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