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技巧

时间:2022-08-01 04:44:05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技巧

【摘要]高中生由于受到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压力较大,而数学课程作为中学教学的核心科目,有着不容不忽视的地位。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了高中数学课堂中互动教学的有效措施,旨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互动合作交流

高中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由于难度和复杂程度较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互动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的环节实现亦师亦友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促进教学的正常开展。

一、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中明确强调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是实现高中数学课堂互动的关键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大多数学课堂都采用教师单纯讲授而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严重缺乏师生间的互动环节,制约了教学效果。

1.1培养角色转变意识

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积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而自身作为引导者的正确观念。师生作为学习的共同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创造更多的沟通渠道。同时,教师应转变固有的心态,适当地应用换位思考,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根据其具体的需求来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尊重学生的想法,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1.2适当的情感交流

教学不单单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情感体验。情感互动是师生互动的本质,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师生间的互动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享彼此间的思想,交流情感,了解学生的想法。数学科目要求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具备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数学教师应注重从生活和学习多方面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进行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情感协作互动,以达到触发学生灵感,培养创造力的最终目的,实现共享、共进、共识的教学课堂[1]。

二、教与问的有机结合

疑问教学法能够在新课讲授前,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保留着错误的教学理念,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目前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的课堂都是教师的独角戏。数学注重理性思维的碰撞,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懂得科学地设置问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在不等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一号方案第一次提价q%,第二次提价p%;二号方案第一次提价p%,第二次提价q%;三号方案两次提价均为(p%+q%)/2,哪种方案最划算,这样的对比分析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导到不等式的比较中,启发其发现基本不等式的定理。

三、创造课堂互动的情境

课堂情境的创造有利于互动教学的正常开展,是教师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学生的学习需要合适的教学环境作为支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将其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

3.1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客观事实,抽象公式及具体对象的表现形式,更是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活动。为了更好地营造数学互动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使其发现数学知识于生活中无处不在,长而久之,学生会渐渐了解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生活情境的建立能够帮助学生直观的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了解,高中各类函数知识是数学线性代数中的重点,教师在进行函数的讲解时,可以将其运用于生活案例中,使学生通过相关的计算得到最终的结论,进而更加深刻的了解函数定义域,值域以及极值的相关概念。

3.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也是营造良好教学情境的重要途径。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是实现课堂互动的前提。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才能得以真正掌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如在进行数学模拟试卷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按小组分配任务,明确小组职责,让学生分别讲解题目中的知识点及解题思路,激励学生开动脑筋,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探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挖掘问题的实质。当然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立体展示几何图形,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图形的特点。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师生角色互换的小活动,让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达到良好的巩固知识点的效果[2]。

总结:数学学习往往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学语言的感悟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学生遵循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律,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寻找最适宜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孙芳.加强师生互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语数外学习,2013年(第1期):30DeleteEdit

[2]田小飞.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36期):49-50

上一篇:浅议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下一篇:聋校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