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有一种沧桑叫国色天香

时间:2022-08-01 01:36:16

古都的繁华与沧桑,更多的只能存在于历史,存在于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需要巨大想像力来修复的都城遗址。所以,当本地人侃谈厚重的“皇城根下”的历史,恐因地上的实物证据太少而觉得多少有点底气不足。

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粱、后唐、后晋,要记住曾在洛阳建都的这些朝代,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走在“十三朝古都”,却没找到期望那样的比比皆是的古韵,甚至也没看到城墙、宫殿等古都的影子。古都的繁华与沧桑,更多的只能存在于历史,存在于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需要巨大想像力来修复的都城遗址。所以,当本地人侃谈厚重的“皇城根下”的历史,恐因地上的实物证据太少而觉得多少有点底气不足。

战火烧不去的千古风流

显赫的地位并未留下显赫的文化遗存。历来兵家必争的地理位置,让洛阳在朝代的更迭中在劫难逃。汉代的古朴典雅被董卓一把火烧掉了,唐代的雍容华贵被安禄山一把火烧了,北宋的安逸闲散被契丹的一把火烧掉了……

以至于民间有洛阳谐音“落阳”,建都不吉利的说法。但若是读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诗,便能感受到。沧桑有时是不需要物证的。特别是落日笼罩下的洛阳,不需要古色古香的氛围,也仿佛能看到火光烧痛了历史的天空。

庄严浪漫的众妙之门

来到龙门,未睹石窟真容,会先感慨千年前的建造者们挑了块风水宝地。龙阙峡谷两山之间缓缓流淌着悠悠伊水,像一曲咿呀船歌,在为两岸峭壁上的石窟与造像的千年寂寞而伴奏……

徜徉在精美的佛像之间,没有预期的激动,反而哑然失语。这是龙门石窟的艺术震撼力带来的。石刻艺术让时光凝固了!走过一个个洞窟,仿佛翻阅着一幕幕的历史,大大小小的洞窟都是历史的定格。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我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反映出我国历史态势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说,龙门石窟是世俗的,让人感觉到前人的生活离自己是如此之近,近得就如药方洞里那些仍在使用的中医药方一样。

离开龙门石窟,已是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给冰凉的石头镀上了层暖色调。刹那间,幻觉那暖是从石刻造像沉寂千年的体内泛出的血色。其实,龙门石窟不会寂寞,再过几百年。它依然会以同样宁静平和的表情,安详地看着芸芸众生,寂寞的唯有观者,离开龙门时夕阳下的背影拉长得有点揪心。

牡丹尤为天下奇

春到洛阳看牡丹。这个理由便足以招来许多扛着“长枪短炮”的“好摄”之徒。不过高铁的开通,让洛阳春天的牡丹花事更加热闹了。尤其是盛花期间,去往洛阳的乘客占整条郑西高铁线路乘客总数的60%左右。可以说,这时的郑西高铁几乎成了赏花专线。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的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洛阳牡丹甲天下,得益于洛阳的地气。洛阳牡丹一挪外地就退化,而外地的牡丹一移到洛阳栽培,则由凡品变成了神品。大概是托起了十三朝古都的山川形胜,才能孕得出洛阳牡丹天下君临而总领群芳的尊贵与大气。

每年清明和谷雨前后,古都便被牡丹装点得花团锦簇。成千上万亩的牡丹花争相斗妍,花潮涌动,七彩斑斓。花海中人头攒动,各大名园里全是赏花人。流连花丛中,亦仙亦幻,缠绵悱恻。

历史的沧桑也仿佛绽放成了国色天香

上一篇:歌为心声唱运河 下一篇:八面玲珑墨尔本